一种无人平台消防系统国际通岸接头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473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消防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平台消防系统国际通岸接头对接装置,包括箱体、控制系统、发射系统及消防水龙带,控制系统包括氮气瓶及电磁铁,发射系统包括抛绳器及抛射球,抛绳器后部设进气口,前部设发射筒,抛绳器顶部安装发射按钮,氮气瓶与抛绳器进气口之间通过氮气管线连通,氮气管线上安装电磁阀,电磁铁的铁芯与抛绳器发射按钮之间通过连杆铰接,抛射球放于发射筒内,且抛射球与消防水龙带一端设引绳,消防水龙带另一端穿出箱体,发射按钮、电磁阀及电磁铁均与CPU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能够实现远程控制,使船舶远距离对接国际通岸接头,实现无人平台灭火。平台灭火。平台灭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平台消防系统国际通岸接头对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平台消防系统国际通岸接头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人平台现有井口区水喷淋消防系统由消防水管线、消防炮和喷头等构成,缺少相应的水压供给系统,当发生火灾后必须由船舶人员登临平台连接国际通岸接头进行外部供水才能进行灭火,该种灭火方式只能人员手动操作,且需要船舶靠泊支持,操作时间较长,对登临人员生命及靠泊船舶构成很大威胁,甚至导致人员生命及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够实现远程控制,使船舶远距离对接国际通岸接头,实现无人平台安全、快速灭火的一种无人平台消防系统国际通岸接头对接装置。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无人平台消防系统国际通岸接头对接装置,其包括箱体、控制系统、发射系统及消防水龙带,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氮气瓶及电磁铁,所述发射系统包括抛绳器及抛射球,所述抛绳器设于箱体内,抛绳器后部设有进气口,前部设有与进气口连通的发射筒,发射筒前端伸出箱体且铰装有顶盖,抛绳器顶部安装有发射按钮,所述氮气瓶与抛绳器进气口之间通过氮气管线连通,所述氮气管线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铁安装于箱体内,电磁铁的铁芯与抛绳器的发射按钮之间通过连杆铰接,所述抛射球放置于发射筒内,消防水龙带放置于箱体内,且抛射球与消防水龙带一端的快速接头之间设有引绳,消防水龙带另一端穿出箱体且安装有国际通岸接头,所述发射按钮、电磁阀及电磁铁均与中央控制室的CPU连通。
[0006] 进一步,氮气管线上安装有第一压力变送器及第二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及第二压力变送器分别与中央控制室的CPU 连通,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位于氮气瓶出口处,第二压力变送器位于抛绳器进气口处。
[0007]优化的,箱体内固定安装有Z形支架,所述Z形支架顶部铰装有抱卡,所述抛绳器安装在抱卡上,所述消防水龙带放置于Z形支架下方。
[0008]进一步,抛绳器下方安装有盘绳筒,引绳中部盘绕在盘绳筒上。
[0009]优化的,盘绳筒为不锈钢材质且底部设有导绳槽,引绳中部盘绕在导绳槽内。
[0010] 优化的,抛射球为黄色球体,引绳为聚丙烯绳。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人平台消防系统国际通岸接头对接装置,具有如下优点:发生火灾时船舶无需靠泊平台及人员登临,以高压氮气为动力,利用改造后的抛绳器由中央控制室远程遥控,将抛射球发射并带出引绳,发射距离为可达90米以上,通过引绳将消防水龙带从箱体内拉出,直至与船舶消防系统对接进行灭火,有效保障人员生命及船舶安
全。此装置适用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海洋石油采油平台以及船舶的国际通岸接头,使用操作简便快速,实用性强稳固可靠。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部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氮气瓶,2. 第一压力变送器,3. 电磁阀,4. 电磁铁,5. 抛绳器,6. 连杆,7. 顶盖,8. 盘绳筒,9. 引绳,10. 国际通岸接头,11. 消防水龙带,12. 氮气管线,13. 发射按钮,14. 抱卡,15. Z形支架,16. 第二压力变送器,17. 箱体,18. 发射筒,19. 抛射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一种无人平台消防系统国际通岸接头对接装置,其包括箱体17、控制系统、发射系统及消防水龙带11。
[0017]控制系统包括氮气瓶1及电磁铁4,氮气瓶内一般充装压力100kg氮气,瓶阀常开,且安装在安全区域,当发生火灾时为抛射球发射提供动力。
[0018]发射系统包括抛绳器5及抛射球19,所述抛绳器设于箱体内,抛绳器后部设有进气口,前部设有与进气口连通的发射筒18,发射筒前端伸出箱体且铰装有顶盖7,抛绳器顶部安装有发射按钮13,所述氮气瓶与抛绳器进气口之间通过氮气管线12连通,所述氮气管线上安装有电磁阀3,电磁阀为常闭电磁阀,只有当发射按钮被触发后,电磁阀打开,氮气瓶内的氮气进入抛绳器的发射筒内,为抛绳器提供动力,将抛射球从发射筒内高速抛出。氮气管线可以为高压金属软管,可以具有耐磨损、耐高压特性,防止氮气管线破损。
[0019]顶盖为轻薄塑料材质,正常状态下顶盖关闭,可以防止雨水进入到发射筒内,当发射按钮被出发后,氮气的压力会将顶盖顶开,方便抛射球从发射筒内射出。
[0020]电磁铁安装于箱体内,电磁铁的铁芯与抛绳器的发射按钮之间通过连杆6铰接,这里的电磁铁为通电吸拉式电磁铁,当正常状态电磁铁不通电,当电磁铁通电以后就会触发抛绳器上的发射按钮。
[0021]抛射球放置于发射筒内,消防水龙带放置于箱体内,且抛射球与消防水龙带一端的快速接头之间设有引绳9,消防水龙带另一端穿出箱体且安装有国际通岸接头10,当抛射球发射时,就会带出引绳,通过引绳将消防水龙带从箱体内拉出,直至与船舶消防系统对接进行灭火,有效保障人员生命及船舶安全。
[0022]发射按钮、电磁阀及电磁铁均与中央控制室的CPU连通,使电磁铁通电,发射按钮触发、电磁阀打开一系列动作实现远程控制。
[0023]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人平台消防系统国际通岸接头对接装置,当无人平台发生火灾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将电磁铁通电,由于电磁铁的铁芯与抛绳器的发射按钮之间通过连杆铰接,电磁铁通电后,就会通过连杆触发发射按钮,发射按钮就会将信息发送给中央控制室的CPU,中央控制室的CPU 控制电磁阀打开,氮气进入抛绳器的发射筒内将顶盖顶开,抛射球抛出。抛射球发射时,就会带出引绳,通过引绳将消防水龙带从箱体内拉出,直至与船舶消防系统对接进行灭火。
[0024] 进一步,氮气管线上安装有第一压力变送器2及第二压力变送器16,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及第二压力变送器分别与中央控制室的CPU 连通,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位于氮气瓶出口处,第二压力变送器位于抛绳器进气口处。第一压力变送器可以实时监测氮气瓶的压力,低于80kg就会发出报警信号,第二压力变送器监测氮气压力是否到达抛绳器。
[0025]优化的,箱体内固定安装有Z形支架15,所述Z形支架顶部铰装有抱卡14,所述抛绳器安装在抱卡上,所述消防水龙带放置于Z形支架下方。设置一个Z形支架,既方便抛绳器的安装,又节省了空间。Z形支架顶部铰装有抱卡,抛绳器安装在抱卡上,使得抛绳器的发射角度可调,一般抛绳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
°‑
35
°
之间。
[0026]进一步,抛绳器下方安装有盘绳筒8,引绳中部盘绕在盘绳筒上,方便引绳有序设置,防止引绳打结,且在抛射球抛出后,能够使消防水带比较匀速拉出。
[0027]优化的,盘绳筒为不锈钢材质且底部设有导绳槽,引绳中部盘绕在导绳槽内。进一步使引绳有序设置,防止引绳打结。
[0028]优化的,抛射球为黄色球体,引绳为聚丙烯绳,黄色颜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平台消防系统国际通岸接头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控制系统、发射系统及消防水龙带,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氮气瓶及电磁铁,所述发射系统包括抛绳器及抛射球,所述抛绳器设于箱体内,抛绳器后部设有进气口,前部设有与进气口连通的发射筒,发射筒前端伸出箱体且铰装有顶盖,抛绳器顶部安装有发射按钮,所述氮气瓶与抛绳器进气口之间通过氮气管线连通,所述氮气管线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铁安装于箱体内,电磁铁的铁芯与抛绳器的发射按钮之间通过连杆铰接,所述抛射球放置于发射筒内,消防水龙带放置于箱体内,且抛射球与消防水龙带一端的快速接头之间设有引绳,消防水龙带另一端穿出箱体且安装有国际通岸接头,所述发射按钮、电磁阀及电磁铁均与中央控制室的CPU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平台消防系统国际通岸接头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管线上安装有第一压力变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张笑龙杨轶德建军张海兵王振涛孟祥伟王志刚张广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服务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