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放电加工装置及机器学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323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1:50
线放电加工装置(100)具有:线电极(2),其一边在扭转方向旋转、一边在与工作物(7)之间放电,对工作物(7)进行加工;上部引导部(6),其在工作物(7)的上方对线电极(2)进行支撑;下部引导部(11),其在工作物(7)的下方对线电极(2)进行支撑;以及控制装置(14),其基于加工方向与希望保留的工作物(7)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加工程序,在希望保留的工作物相对于加工方向而位于右侧的情况下和位于左侧的情况下,分别通过单独地决定出的值对上部引导部(6)及下部引导部(11)的位置进行校正,由此对线电极(2)相对于工作物(7)的加工面的偏移量及线电极(2)的倾斜度的至少一者进行调整,对加工工作物(7)而得到的加工物的目标形状的尺寸和实际形状的尺寸之间的误差即加工尺寸误差进行补偿。状的尺寸之间的误差即加工尺寸误差进行补偿。状的尺寸之间的误差即加工尺寸误差进行补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线放电加工装置及机器学习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线电极对工作物进行加工的线放电加工装置及机器学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放电加工通过在电极和工作物之间发生的放电的热而将工作物熔融去除。在通过线放电加工对工作物进行加工的情况下,加工后的工作物的加工面即进行加工后的面以在与线电极之间产生的放电间隙而从线电极分离。另外,线电极一边与工作物相对而发生放电,一边从工作物的上表面侧向工作物的下表面方向输送,因此直至输送至工作物的下表面为止被消耗。在线放电加工中考虑这些放电间隙及线电极的消耗量,针对期望的加工面在线电极轨迹设置偏移(例如,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中,一边使设定于线电极轨迹的偏移量发生变化、一边进行加工,由此实现对板厚变化的被加工物(工作物)进行加工时的加工精度的提高。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3-831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线放电加工机中,线电极由于线轴的卷曲性及输送路径中的与辊的摩擦,一边在一定方向旋转一边被输送。该线电极的旋转成为使加工精度劣化的原因。在线电极一边旋转一边被输送的情况下,在工作物的下表面,相对于加工方向在右侧和左侧,线电极侧面的消耗量不同。因此,在工作物下表面,加工后的加工槽中心位置相对于线电极轨迹,产生对应于线电极侧面的消耗量的差异的位移,其结果,加工面位置位移,产生加工误差。
[0005]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等现有的线放电加工中,没有考虑进行加工时的线电极的旋转,因此无法对伴随线电极的旋转而产生的加工误差进行补偿。
[0006]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实现加工精度的提高的线放电加工装置。
[0007]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并达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线放电加工装置具有:线电极,其一边在扭转方向旋转、一边在与工作物之间放电,对工作物进行加工;上部引导部,其在工作物的上方对线电极进行支撑;以及下部引导部,其在工作物的下方对线电极进行支撑。另外,线放电加工装置具有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基于加工方向与希望保留的工作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加工程序,在希望保留的工作物相对于加工方向而位于右侧的情况下和位于左侧的情况下,分别通过单独地决定出的值对上部引导部及下部引导部的位置进行校正,由此对线电极相对于工作物的加工面的偏移量及线电极的倾斜度的至少一者进行调整,对加工工作物而得到的加工物的目标形状的尺寸和实际形状的尺寸之间的误差即加工尺寸误差进行补偿。
[0008]专利技术的效果
[0009]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线放电加工装置具有下述效果,即,能够实现加工精度的提高。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放电加工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0011]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放电加工机的控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0012]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放电加工装置的其他结构例的图。
[0013]图4是在对工作物进行线放电加工时作为加工结果而形成的加工槽的俯瞰图。
[0014]图5是用于对线放电加工装置所要解决的课题进行说明的第1图。
[0015]图6是用于对线放电加工装置所要解决的课题进行说明的第2图。
[0016]图7是用于对线放电加工装置所要解决的课题进行说明的第3图。
[0017]图8是用于对线放电加工装置所要解决的课题进行说明的第4图。
[0018]图9是表示通过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放电加工装置进行的加工动作的概要的图。
[0019]图10是表示通过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放电加工装置进行的校正方法的其他例的图。
[0020]图11是表示在由线放电加工装置进行校正时使用的坐标轴的图。
[0021]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放电加工装置对线放电加工中的加工尺寸误差进行校正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第1流程图。
[0022]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放电加工装置对线放电加工中的加工尺寸误差进行校正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第2流程图。
[0023]图14是表示实现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放电加工装置的图13所示的动作例的各结构要素的连接关系的图。
[0024]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放电加工装置对线放电加工中的加工尺寸误差进行校正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第3流程图。
[0025]图16是表示实现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放电加工装置的图15所示的动作例的各结构要素的连接关系的图。
[0026]图17是表示线放电加工的加工方向和线电极的消耗量之间的关系例的图。
[0027]图18是表示线放电加工的加工方向、线电极的旋转方向及线电极的消耗量之间的关系例的图。
[0028]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线放电加工装置所具有的控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放电加工装置及机器学习装置详细地进行说明。
[0030]实施方式1.
[0031]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线放电加工装置的结构例的图。线放电加工装置100具有:线电极线轴1;线电极2,其从线电极线轴1被拉出;线电极输送辊3,其用于输送线电极2;上部引导部6及下部引导部11,它们在工作物7的加工中对线电极2的位置及倾斜度进行支撑;工作台8,其用于设置工作物7;下部辊13,其对通过加工部16加工后的线电极2进行输送;回收辊9,其产生输送线电极2的驱动力;以及线电极回收箱10,其用于将加工后的线电极2废弃。此外,加工部16由上部引导部6及下部引导部11和支撑于上部引导部6及下部
引导部11的线电极2构成。
[0032]另外,线放电加工装置100具有:板厚检测器4,其对工作物7的板厚进行检测;线电极旋转检测器5,其对线电极2的旋转方向、旋转速度或者旋转角度进行检测;以及线电极消耗量测量器12,其对线电极2的消耗量进行测量。此外,板厚检测器4对上下方向、即线电极2的输送方向的工作物7的板厚进行检测,生成板厚信息。本实施方式中的“线电极2的旋转角度”设为线电极2在对工作物7进行加工的期间旋转的角度,即,线电极2的任意的位置一边从工作物7的上部引导部6侧向下部引导部11侧输送、一边对工作物7进行放电加工的期间旋转的角度。旋转速度的信息设为包含线电极2进行旋转的速度的信息和旋转方向的信息而构成。另外,旋转角度的信息设为包含上述线电极2在对工作物7进行加工的期间旋转的角度的信息和旋转方向的信息而构成。另外,“线电极2的消耗量”设为线电极2在对工作物7进行加工的期间消耗的量,即,线电极2从工作物7的上部引导部6侧向下部引导部11侧输送的期间的线电极2的直径的减少量。
[0033]另外,线放电加工装置100具有:加工尺寸位移推定器15,其基于由板厚检测器4检测出的表示板厚的板厚信息、表示由线电极旋转检测器5检测出的结果的线电极2的旋转信息及由线电极消耗量测量器12测量出的表示消耗量的消耗信息,对加工槽中心位移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线放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线电极,其一边在扭转方向旋转、一边在与工作物之间放电,对所述工作物进行加工;上部引导部,其在所述工作物的上方对所述线电极进行支撑;下部引导部,其在所述工作物的下方对所述线电极进行支撑;以及控制装置,其基于加工方向与希望保留的工作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加工程序,在希望保留的工作物相对于加工方向而位于右侧的情况下和位于左侧的情况下,分别通过单独地决定出的值对所述上部引导部及所述下部引导部的位置进行校正,由此对所述线电极相对于所述工作物的加工面的偏移量及所述线电极的倾斜度的至少一者进行调整,对加工所述工作物而得到的加工物的目标形状的尺寸和实际形状的尺寸之间的误差即加工尺寸误差进行补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放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加工尺寸误差及所述位置关系,对在所述加工程序中记述的针对所述线电极的位置指令进行校正,按照校正后的所述位置指令使所述上部引导部及所述下部引导部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放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加工尺寸误差设为在所述工作物形成的加工槽的中心轨迹和通过所述加工程序表示的所述线电极的中心的轨迹之间的偏差量即加工槽中心位移量。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放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加工尺寸误差设为对所述工作物进行加工而得到的加工物的实际的加工面和通过所述加工程序表示的所述加工物的目标加工面之间的偏差量即加工面位置位移量。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放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按照与输送时的所述线电极的旋转相关的信息即旋转信息及所述工作物的加工中的所述线电极的消耗量而推定出的加工方向与希望保留的工作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加工程序,对所述上部引导部及所述下部引导部的位置进行控制而对所述加工尺寸误差进行补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放电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线电极旋转检测器,其对输送时的所述线电极的旋转方向、旋转速度或者旋转角度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太田信行关本大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