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PD-1抗体联合一线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290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抗P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PD

1抗体联合一线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抗PD

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和标准一线化疗的组合,以及其在制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药物中的用途。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抗PD

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卡铂的组合,或抗PD

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培美曲塞和顺铂/卡铂的组合,以及其在制备治疗晚期NSCLC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肺癌的主要亚型,约占所有病例的85%。NSCLC分为两个主要组织学类型:腺癌和鳞状细胞癌。腺癌组织学类型占所有NSCLC的一半以上,而鳞状细胞组织学类型约占25%。其它NSCLC类型包括大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瘤、肉瘤样癌和低分化癌。
[0003]对NSCLC具有显著预后和/或预测作用的基因变化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重排和GTP酶

Kras(KRAS)基因突变。这些突变率在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中具有差异。例如据报道,10%~40%NSCLC腺癌患者出现EGFR激酶结构域突变,但鳞状细胞NSCLC患者却极少出现该类突变。同样,在大约7%腺癌患者中观测到ALK融合致癌基因(鉴定为肺肿瘤发生的启动子),但在鳞状组织学中十分罕见。另外,KRAS突变在鳞状细胞NSCLC中十分罕见,但在约30%NSCLC腺癌病例中可观测到。
[000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

1)在免疫调节及周边耐受性维持中起重要作用。PD

1主要在激活的T细胞和B细胞中表达,功能是抑制淋巴细胞的激活,这是免疫系统的一种正常的防治免疫过激的外周组织耐受机制。但是,在肿瘤微环境中浸润的活化T细胞高表达PD

1分子,活化白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会诱导肿瘤细胞高表达PD

1的配体PD

L1和PD

L2,导致肿瘤微环境中活化T细胞PD

1通路持续激活,T细胞功能被抑制,无法杀伤肿瘤细胞。治疗型PD

1抗体可以阻断这一通路,部分恢复T细胞的功能,使活化T细胞能够继续杀伤肿瘤细胞。
[0005]目前,免疫疗法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针对PD

1/PD

L1途径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如Pembrolizumab,于2018年8月基于KEYNOTE

189的确证性结果,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联合化疗用于无EGFR或ALK基因突变的转移性非鳞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该研究表明,免疫治疗与化疗联合用药可作为晚期NSCLC患者的有效一线治疗选择。对于晚期NSCLC患者,仍需要更好的替代策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抗PD

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和一线化疗药物组合在制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药物或药盒中的用途。
[000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非小细胞肺癌为未经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000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非小细胞肺癌为鳞状细胞癌或非鳞状细胞癌。
[000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非小细胞肺癌为肿瘤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中PD

L1表达≥1%的非小细胞肺癌;优选为肿瘤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中PD

L1表达≥50%的非小细胞肺癌。
[00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非小细胞肺癌为肿瘤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中PD

L1表达<1%的非小细胞肺癌。
[00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非小细胞肺癌为不伴有EGFR敏感突变和ALK融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00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抗PD

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2和3所示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和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5和6所示的重链互补决定区。
[00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抗PD

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的轻链可变区,和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的重链可变区。
[00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抗PD

1抗体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的轻链,和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的重链。
[001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抗PD

1抗体选自nivolumab、pembrolizumab、toripalimab、Sintilimab、Camrelizumab、Tislelizumab、Cemiplimab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toripalimab。
[001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线化疗药物选自卡铂、顺铂、培美曲塞和白蛋白紫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化疗药物选自卡铂和白蛋白紫杉醇的组合,或培美曲塞与卡铂或顺铂的组合。
[001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非小细胞肺癌为鳞状细胞癌,所述组合为所述抗PD

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卡铂和白蛋白紫杉醇的组合;或所述NSCLC为非鳞状细胞癌,所述组合为所述抗PD

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培美曲塞与卡铂或顺铂的组合。
[001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非小细胞肺癌为鳞状细胞癌,所述组合为toripalimab、卡铂和白蛋白紫杉醇的组合;或所述NSCLC为非鳞状细胞癌,所述组合为toripalimab、培美曲塞与卡铂或顺铂的组合。
[002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非小细胞肺癌为鳞状细胞癌,在诱导期,所述组合为toripalimab、卡铂和白蛋白紫杉醇的组合。
[002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非小细胞肺癌为鳞状细胞癌,在维持期,所述组合为toripalimab单独施用。
[002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非小细胞肺癌为非鳞状细胞癌,在诱导期,所述组合为toripalimab、培美曲塞以及卡铂的组合,或所述组合为toripalimab、培美曲塞以及顺铂的组合。
[002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非小细胞肺癌为非鳞状细胞癌,在维持期,所述组合为toripalimab和培美曲塞。
[002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或药盒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为鳞状细胞癌的患者的治疗,含有一组或多组在诱导期施用的toripalimab、卡铂和白蛋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抗PD

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和一线化疗药物的组合在制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药物或药盒中的用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非小细胞肺癌为未经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非小细胞肺癌为鳞状细胞癌或非鳞状细胞癌。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非小细胞肺癌为肿瘤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中PD

L1表达≥1%的非小细胞肺癌或PD

L1表达<1%的非小细胞肺癌;优选为肿瘤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中PD

L1表达≥50%的非小细胞肺癌。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抗PD

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2和3所示的轻链互补决定区,和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5和6所示的重链互补决定区。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抗PD

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的轻链可变区,和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的重链可变区。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抗PD

1抗体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的轻链,和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的重链。8.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抗PD

1抗体选自nivolumab、pembrolizumab、toripalimab、Sintilimab、Camrelizumab、Tislelizumab、Cemiplimab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toripalimab。9.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一线化疗药物选自卡铂、顺铂、培美曲塞和白蛋白紫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一线化疗药物选自卡铂和白蛋白紫杉醇的组合,或培美曲塞与卡铂或顺铂的组合。11.如权利要求1

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非小细胞肺癌为鳞状细胞癌,所述组合包括所述抗PD

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卡铂和白蛋白紫杉醇的组合一,任选地包括在该组合一施用周期结束后单独施用的所述抗PD

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或所述非小细胞肺癌为非鳞状细胞癌,所述组合包括所述抗PD

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培美曲塞与卡铂或顺铂的组合二,任选地包括在该组合二施用周期结束后施用的所述抗PD

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与培美曲塞的组合三;优选地,所述非小细胞肺癌为鳞状细胞癌,所述组合包括toripalimab、卡铂和白蛋白紫杉醇的组合A,任选地包括在此组合A施用周期结束后单独施用的toripalimab;或所述非小细胞肺癌为非鳞状细胞癌,所述组合包括toripalimab、培美曲塞以及卡铂或顺铂的组合B,任选地包括在该组合B施用周期结束后施用的toripalimab和培美曲塞的组合C。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途,其中,(Ⅰ)所述非小细胞肺癌为鳞状细胞癌,所述组合一或组合A中,所述抗PD

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单次施用剂量为约0.1mg/kg至约10.0mg/kg个体体重,例如约0.1mg/kg,0.3mg/kg,1mg/kg、2mg/kg、3mg/kg、5mg/kg,或10mg/kg个体体重,或选自约120mg至约480mg固定剂量,例如约120mg、240mg、360mg或480mg固定剂量,优选约240mg和约360mg固定剂量;所述白蛋白紫杉醇的单次施用剂量为约60mg/m2至约140mg/m2体表面积,例如约60mg/
m2、80mg/m2、100mg/m2、120mg/m2或140mg/m2体表面积;和所述卡铂的单次施用剂量为约AUC 5至AUC 7,例如约AUC 5、AUC 6或AUC 7;或(Ⅱ)所述非小细胞肺癌为非鳞状细胞癌,所述组合二或组合B中,所述抗PD

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单次施用剂量为约0.1mg/kg至约10.0mg/kg个体体重,例如约0.1mg/kg,0.3mg/kg,1mg/kg、2mg/kg、3mg/kg、5mg/kg,或10mg/kg个体体重,或选自约120mg至约480mg固定剂量,例如约120mg、240mg、360mg或480mg固定剂量,优选约240mg和约360mg固定剂量;所述培美曲塞的单次施用剂量为约200mg/m2至约800mg/m2体表面积,例如约400mg/m2、500mg/m2或600mg/m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盛冯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