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液体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274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液体加热装置,包括金属导管和厚膜加热板,厚膜加热板包括不锈钢基板及设置于不锈钢基板上的电加热膜,金属导管为不锈钢扁管,不锈钢扁管上的扁平面与不锈钢基板贴合并通过钎焊连接。将不锈钢扁管的扁平面直接钎焊在厚膜加热板的不锈钢基板上,保证液体加热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由于液体的流道为不锈钢扁管的内孔,不锈钢扁管与不锈钢基板之间的钎焊焊剂不与水源接触,避免钎焊焊剂污染水源,在厚膜加热板厚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整体厚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液体加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液体的电加热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液体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家电中液体加热一般采用加热盘直接接触加热,但是这种加热方式加热速度慢且噪声大;另外,还采用加热管对流经加热管的液体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加热速度快,但对加热体要求比较高。
[0003]在第二种加热方式中,为对管路进行快速加热,CN210871035U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包括嵌设在所述导热本体部内的水管和加热元件,导热本体为压铸铝,加热元件为电加热管,通过电加热管发热使热量通过压铸铝快速传导至水管上并对水管中的水进行加热,通过加热管对导热体加热,使得加热管、压铸铝和水管装配后的整体结构较大。CN216204292U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包括金属导管、包裹设于金属导管上的铸铝块、设置于铸铝块上的厚膜加热板,所述厚膜加热板包括不锈钢基板、设置于不锈钢基板上的电加热膜,不锈钢基板与铸铝块之间通过钎焊连接,不锈钢基板与铸铝块之间设有钎焊连接部;通过厚膜加热将热量传递给铸铝块,铸铝块将热量传递给金属导管并对金属导管内液体进行加热,由于铸铝块的存在,使得铸铝块、金属导管和厚膜加热板装配后的整体结构较厚,另外,随着铝价格持续升高,导致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液体加热装置,目的在于降低成本、减小液体加热装置的整体厚度。
[0005]一种新型液体加热装置,包括金属导管和厚膜加热板,所述厚膜加热板包括不锈钢基板及设置于不锈钢基板上的电加热膜,所述金属导管为不锈钢扁管,所述不锈钢扁管上的扁平面与所述不锈钢基板贴合并通过钎焊连接。
[000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液体从不锈钢扁管一端的进液口进入不锈钢扁管,液体流经不锈钢基板时,不锈钢基板将热量传递给不锈钢扁管并对液体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液体从不锈钢扁管另一端的出液口排出。
[0007]为提升不锈钢扁管对液体的加热效果,进一步:所述不锈钢扁管的厚度为1.5 mm ~20mm,所述不锈钢扁管的宽度为2 mm ~20mm,所述不锈钢扁管的壁厚为0.1 mm ~2mm。
[0008]为提升不锈钢扁管的对液体的加热速度,进一步:所述不锈钢扁管的单面或双面设置有所述厚膜加热板。
[0009]为提升不锈钢扁管的对液体的加热速度,进一步:所述电加热膜的形状与不锈钢扁管的轨迹相同。
[0010]为使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更紧凑,进一步:所述不锈钢扁管的两端端口均位于所述不锈钢基板的边缘处并从所述不锈钢基板上延伸出,所述不锈钢扁管为从其两端端部至其中部呈双管均匀并列的螺旋结构。
[0011]为防止干烧,进一步:在所述不锈钢基板上固定有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突跳式温控器,所述突跳式温控器的感温探头贴合在所述不锈钢基板的中部。
[0012]进一步:在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金属导电片,所述金属导电片与所述电加热膜上的电极相接触并电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不锈钢扁管的扁平面直接钎焊在厚膜加热板的不锈钢基板上,保证液体加热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由于液体的流道为不锈钢扁管的内孔,不锈钢扁管与不锈钢基板之间的钎焊焊剂不与水源接触,避免钎焊焊剂污染水源,同时在厚膜加热板厚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本技术的整体厚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正面结构的三维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背面结构的三维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不锈钢扁管;11、进液口;12、出液口;2、厚膜加热板;21、电加热膜;22、不锈钢基板;3、突跳式温控器;4、固定板;5、金属导电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实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19]第一实施例:
[0020]一种新型液体加热装置,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金属导管和厚膜加热板2,所述厚膜加热板2包括不锈钢基板22及设置于不锈钢基板22上的电加热膜21,所述金属导管为不锈钢扁管1,所述不锈钢扁管1上的扁平面与所述不锈钢基板22贴合并通过钎焊连接。
[0021]其中,所述不锈钢扁管1的厚度为1.5 mm ~20mm,所述不锈钢扁管1的宽度为2 mm ~20mm,所述不锈钢扁管1的壁厚为0.1 mm ~2mm。所述不锈钢扁管1的单面设置有所述厚膜加热板2。所述电加热膜21的形状与不锈钢扁管1的轨迹相同。所述不锈钢扁管1的两端端口均位于所述不锈钢基板22的边缘处并从所述不锈钢基板22上延伸出,所述不锈钢扁管1为从其两端端部至其中部呈双管均匀并列的螺旋结构。在所述不锈钢基板22上固定有固定板4,在所述固定板4上固定安装有突跳式温控器3,所述突跳式温控器3的感温探头贴合在所述不锈钢基板22的中部;在所述固定板4上固定安装有金属导电片5,所述金属导电片5与所述电加热膜21上的电极相接触并电连接。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液体从不锈钢扁管1一端的进液口11进入不锈钢扁管1,液体流经不锈钢基板22时,不锈钢基板22将热量传递给不锈钢扁管1并对液体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液体从不锈钢扁管1另一端的出液口12排出。
[0023]第二实施例:
[0024]其它技术特征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情况下,结合图3所示,所述不锈钢扁管1的双面均设置有所述厚膜加热板2。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
[0026]相同厚度的液体通道,本技术的直接将液体通道直接钎焊在厚膜加热板上,而现有技术则是通过在液体通道上增加铸铝件,然后通过铸铝件与厚膜加热板钎焊连接;前者的厚度和后者的厚度之间的差值则为铸铝件的厚度,为增加本技术的加热效果,本技术的液体通道采用不锈钢扁管制成,增加液体通道与厚膜加热板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对液体的制热效果。在不锈钢扁管的厚度相同1.5mm及其壁厚相同0.1mm,同时厚膜加热板的功率为2100W情况下,液体从25℃升温至95℃时,不锈钢扁管的宽度为2mm时,需用时7.5s,不锈钢扁管的宽度为5mm时,需用时8.2s,不锈钢扁管的宽度为10mm时,需用时10.3 s,不锈钢扁管的宽度为15mm时,需用时11.8 s,不锈钢扁管的宽度为20mm时,需用时13.4 s;
[0027]在不锈钢扁管的厚度相同10mm及其壁厚相同1mm,同时厚膜加热板的功率为2100W情况下,液体从25℃升温至95℃时,不锈钢扁管的宽度为2mm时,需用时12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液体加热装置,包括金属导管和厚膜加热板,所述厚膜加热板包括不锈钢基板及设置于不锈钢基板上的电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管为不锈钢扁管,所述不锈钢扁管上的扁平面与所述不锈钢基板贴合并通过钎焊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扁管的厚度为1.5 mm ~20mm,所述不锈钢扁管的宽度为2 mm ~20mm,所述不锈钢扁管的壁厚为0.1 mm ~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扁管的单面或双面设置有所述厚膜加热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睿达朱攀飞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杰达精密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