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件胀套精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265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双工件胀套精磨工装,包括主体,及设置在主体上方的副体,及位于主体与副体中央的拉杆,所述主体上方与副体下方分别设置有主胀圈与副胀圈,所述主胀圈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工件的料阶,副胀圈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限制工件的料槽,主胀圈与副胀圈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主拉头与副拉头,且主拉头与副拉头之间连接有连杆,所述拉杆一端贯穿主拉头、副拉头与副体,且拉杆的端部配合连接有锁紧钮,所述主胀圈内部设置有弹簧用于顶升主拉头,副胀圈内部设置有扁簧用于推压副拉头;该工装能够同时对两个工件进行装夹固定,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并便于保证双工件精磨加工时的一致性与稳定性。双工件精磨加工时的一致性与稳定性。双工件精磨加工时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件胀套精磨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工装,具体涉及一种双工件胀套精磨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机械传动部件中一般需要内花键、花键轴、齿轮或齿轮轴进行相互传动配合,且其中往往需要很高的配合精细度,加工的位置偏差或尺寸偏差不仅影响的机械传动部件的安装,且偏差零部件就算安装完成,也容易造成传动能量浪费或传动失衡等问题,不易使用者进行安装使用。
[0003]而目前常规的齿轮等工件的加工方式往往通过单一零部件依次分开单独加工,这种分离式加工方式就极易造成加工尺寸或位置的偏差,一般还需要后续精细步骤加工调整,不仅增加了生产者的劳动强度与劳动时间,其加工效率也十分低下,很难保证产品精度的稳定性,无法持续性大批量进行工件加工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双工件同步装夹固定,便于工件的加工处理,有效提高工件加工后的稳定性、一致性与精确性的双工件胀套精磨工装。
[0005]本技术是一种双工件胀套精磨工装,包括主体,及设置在主体上方的副体,及位于主体与副体中央的拉杆,所述主体上方与副体下方分别设置有主胀圈与副胀圈,所述主胀圈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工件的料阶,副胀圈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限制工件的料槽,主胀圈与副胀圈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主拉头与副拉头,且主拉头与副拉头之间连接有连杆,所述拉杆一端贯穿主拉头与副拉头并与副体相连接,所述主胀圈内部设置有用于顶升主拉头的弹簧,副胀圈内部设置有用于推压副拉头的扁簧。
[0006]作为优选,所述拉杆滑动设置在主体的中央,且拉杆一端贯穿主拉头、副拉头与副体,拉杆的端部连接有用于固定副体的锁紧钮,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动力装置,使得拉杆端部能够通过锁紧钮将副体进行连接,并让主拉头、副拉头连接安装在副体与主体之间,使得动力装置得以通过拉杆驱动副体进行升降,所述动力装置可以为液压缸或电机。
[0007]作为优选,所述拉杆的中央连接有抵板,所述抵板位于主拉头的正下方,拉杆的上方设置有凹槽,且副体的内侧连接有与凹槽相互卡接的凸楞,通过抵板的设置得以将主拉头进行限位支撑,以便于通过拉杆将主拉头进行抬升,而凹槽与凸楞的配合连接则便于将副体连接在拉杆上的位置进行限定,并同时方便使用者通过锁紧钮将副体与拉杆进行连接,所述拉杆端部设置有螺杆,所述锁紧钮与拉杆端部的螺杆之间螺纹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主体的内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抵板之间间隙配合,使得抵板的下降深度能够通过限位槽进行限位,以便于控制拉杆下降的最大行程,并得以让抵板放入到限位槽内用以降低抵板在主锥腔内部的占有率。
[0009]作为优选,所述料槽的两侧设置有与副胀圈相连接的卡圈,所述卡圈为用于限制
工件脱落的胶圈,使得工件能够放置在料槽的内部,并通过卡圈将位于料槽内的工件进行限位,以便于通过卡圈将工件进行初步限位,方便副胀圈后续对工件的紧固加强。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主胀圈的中央设置有主锥腔,所述副胀圈的中央设置有副锥腔,所述弹簧位于主锥腔内部并位于主拉头与主体之间,所述扁簧位于副锥腔内部并位于副拉头与副体之间,所述副拉头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限制扁簧的簧槽,通过扁簧的设置得以将副拉头与主拉头进行下降按压,通过弹簧则得以对主拉头进行抬升,且扁簧的弹性强度大于弹簧的弹性强度,使得拉杆下降时得以依次通过副体、扁簧、副拉头与主拉头全部下将,方便主拉头与主胀圈的配合将主胀圈外侧的工件进行夹持紧固,而在主胀圈将工件紧固限位后,拉杆的继续降低得以让副拉头与副胀圈相互配合,使得副胀圈将位于副胀圈外侧的工件进行夹持紧固。
[0011]作为优选,所述副拉头与主拉头之间设置有隔套,所述副拉头的中央设置有贯穿副拉头与隔套的杆道,且连杆位于杆道中央并与主拉头相连接,所述连杆与副拉头的连接处设置有止锁圈,使得主拉头与副拉头之间通过隔套相互隔离,用以保持主拉头与副拉头之间的间隙,同时通过连杆将主拉头、隔套与副拉头相互连接,而止锁圈的设置则避免了连杆松脱的可能,所述连杆与主拉头之间可以为螺纹连接或卡扣式配合连接,所述止锁圈可以为防松垫或卡块。
[0012]作为优选,所述主胀圈与副胀圈均为锥形胀套,所述主拉头与副拉头均为锥形结构,所述主拉头与副拉头的锥形结构朝向相反,且主胀圈与主拉头之间、副胀圈与副拉头之间分别对应配合,主拉头与主胀圈的锥形结构得以让主拉头的下降控制主胀圈扩张用以紧固工件,而副拉头与副胀圈的锥形结构则让副胀圈的持续下降控制副胀圈扩张用以紧固工件,锥形结构朝向相反的设置便于主胀圈与副胀圈的扩张分别能通过主拉头与副胀圈的下降行程得以实现。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主锥腔内部设置有与主胀圈相互配合的主拉头,副锥腔内部设置有与副胀圈相互配合的副拉头,且拉杆穿过主体、主拉头、副拉头与副体相连接,拉杆的升降得以驱动与拉杆相连的副体及位于副体下方的副拉头与主拉头升降活动,进而使得主拉头与主胀圈的配合将位于料阶上的工件进行装夹,副拉头与副胀圈的配合将位于料槽内的工件进行紧固,以便于该工装能够一次性将位于主胀圈与副胀圈外侧的双工件同时装夹固定,便于生产者对双工件进行同时加工,不仅能够对两个工件同步加工,改变了常规工件依次分布式多次加工所需的拆装步骤,有效提高工件的加工效率,降低生产者的劳动强度与工作时间,同时双工件的同时加工还有效保障了双工件加工过程中的一致性与精确性,有效避免了两种需要相互匹配工件分开加工所可能产生的位置偏差或加工精度误差,有效保障了后续工件安装完成后的机械动力的传动效果;而主锥腔内部设置有弹簧,副锥腔内部设置有扁簧,使得扁簧在形变强度过大时得以通过拉杆驱动副拉头与主拉头同时下降,而拉杆上升时得以通过弹簧将主拉头、副拉头与副体回位,以便于进行工件的再次装夹工件,方便生产者对工件的装夹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工件胀套精磨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双工件胀套精磨工装中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8]如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双工件胀套精磨工装,包括主体2,及设置在主体2上方的副体3,及位于主体2与副体3中央的拉杆1,所述主体2上方与副体3下方分别设置有主胀圈21与副胀圈31,所述主胀圈2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工件8的料阶211,副胀圈3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限制工件8的料槽311,主胀圈21与副胀圈31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件胀套精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及设置在主体上方的副体,及位于主体与副体中央的拉杆,所述主体上方与副体下方分别设置有主胀圈与副胀圈,所述主胀圈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工件的料阶,副胀圈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限制工件的料槽,主胀圈与副胀圈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主拉头与副拉头,且主拉头与副拉头之间连接有连杆,所述拉杆一端贯穿主拉头与副拉头并与副体相连接,所述主胀圈内部设置有用于顶升主拉头的弹簧,副胀圈内部设置有用于推压副拉头的扁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件胀套精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滑动设置在主体的中央,且拉杆一端贯穿主拉头、副拉头与副体,拉杆的端部连接有用于固定副体的锁紧钮,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动力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件胀套精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中央连接有抵板,所述抵板位于主拉头的正下方,拉杆的上方设置有凹槽,且副体的内侧连接有与凹槽相互卡接的凸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工件胀套精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凯顾科心张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精工汽车齿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