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换热器和热泵热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223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泵热水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管换热器和热泵热水系统,所述套管换热器包括:内管和套于所述内管外侧的外管;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有连通的间隙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套管换热器,避免了套管换热器内壁破损,制冷剂与循环水混合后造成生活用水污染的问题,保障了生活用水的安全性,提高了换热效率和传热速度。高了换热效率和传热速度。高了换热效率和传热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管换热器和热泵热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热泵热水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管换热器和热泵热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热泵热水类产品,是利用热泵技术,从室外空气中吸热,通过制冷剂循环在换热器中将热量传递到冷水中,从而将冷水加热后进行使用。
[0003]现行的热泵热水器类产品,为了避免换热器损坏后制冷剂泄漏进入生活用水中,通常采用以下方式:一种方式是采用“制冷剂外盘管”的加热方法,制冷剂管路外盘在热水箱表面的形式,由于热水箱的承压和耐腐蚀要求,其外壁的传热都比较差,并且此方式属于静态加热,加热效率也很差,加热速度很慢。第二种方式是“二次换热”的加热形式,制冷剂在换热器中把载冷剂加热,载冷剂在水箱内盘管中流动,把热水箱中的生活用水加热。此种方法因为经过二次换热,并且内盘管在热水箱中属于静态加热,换热效率低下,加热速度慢。
[0004]因此,如何提高热泵热水系统的用水安全性,提高换热效率,加快传热速度成为行业内急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套管换热器和热泵热水系统,解决上述提出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套管换热器,包括内管和套于所述内管外侧的外管;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有连通的间隙空间。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套管换热器,所述内管的外周面与所述外管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连通的间隙空间。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套管换热器,所述内管的外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第一凸起部,所述外管的内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顶壁相互抵接形成所述间隙空间。
[000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套管换热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沿所述套管换热器的轴线方向分别等间距排布。
[00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套管换热器,所述内管外周面形成有连接所述第一凸起部的第一凹陷部;所述外管内周面形成有连接所述第二凸起部的第二凹陷部;所述间隙空间形成在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之间。
[00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套管换热器,所述间隙空间在所述换热器的两端接口处与大气连通。
[00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套管换热器,所述内管与水管接口相连,通有循环水;所述外管与制冷剂管口相连,通有制冷剂。
[00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热泵热水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套管换热器。
[00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热泵热水系统,还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循环泵和热水箱;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分别连于四通换向阀;所述套管换热器的制冷剂管口连通于所述压缩机,所述套管换热器的水管接口连通于所述循环泵和所述热水箱;所述室内换热器端口连有内机电子膨胀阀,所述室外换热器端口连有外机电子膨胀阀,所述套管换热器的端口连有套管电子膨胀阀。
[00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热泵热水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热泵热水系统实现内机制冷、内机制热、单制热水和热回收制热水的功能;
[0016]所述内机制冷功能:所述四通换向阀DC端、ES端连通,所述套管电子膨胀阀关闭,所述外机电子膨胀阀全开,所述内机电子膨胀阀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
[0017]所述内机制热功能:所述四通换向阀DE端、SC端连通,所述套管电子膨胀阀关闭,所述内机电子膨胀阀全开,所述外机电子膨胀阀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
[0018]所述单制热水功能:所述四通换向阀DE端、SC端连通,所述内机电子膨胀阀关闭,所述套管电子膨胀阀全开,所述内机电子膨胀阀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
[0019]所述热回收制热水功能:所述四通换向阀DC端、ES端连通,所述外机电子膨胀阀关闭,所述套管电子膨胀阀全开,所述外机电子膨胀阀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
[0020]本技术实施例的套管换热器,包括内管上的第一内壁和外管上的第二内壁,双层内壁的结构避免了套管换热器内壁破损,制冷剂与循环水混合后造成生活用水污染的问题。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分别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相邻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的间隙互相连通且通于大气,当内管第一内壁发生破损时,水流入间隙后会从套管接口处流出到套管外面;当外管第二内壁发生破损时,制冷剂会流入间隙后再从套管接口处流到大气中,保障生活用水的安全性。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紧密接触,保证了制冷剂和循环水之间较高的换热效率,提高了传热速度。
[0021]本技术实施例的热泵热水系统,通过控制四通换向阀和电子膨胀,可以实现内机制冷、制热、单制热水和热回收制热水等诸多功能。同时由于采用上述的双层内壁套管换热器,循环加热的方式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能效比,同时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22]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3]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套管换热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热泵热水系统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套管换热器10;
[0027]内管11;第一内壁111;第一凸起部111a;第一凹陷部111b;外管12;第二内壁121;第二凸起部121a;第二凹陷部121b;水管接口13;循环水14;制冷剂管口15;制冷剂16;
[0028]压缩机20;室内换热器30;室外换热器40;热水箱50;循环泵60;四通换向阀70;内机电子膨胀阀80,外机电子膨胀阀90,套管电子膨胀阀1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套管换热器10。如图1所示,套管换热器10包括内管11和套于所述内管11外侧的外管12,内管11和外管12之间形成有连通的间隙空间;内管11的外周面形成第一内壁111,外管12的内周面形成第二内壁121;内管11与水管接口13相连,通有循环水14;外管12与制冷剂管口15相连,通有制冷剂16;连通的间隙空间在套管换热器10的两端接口处与大气连通。
[0031]第一内壁111和第二内壁121的双层内壁的结构,避免了套管换热器10内壁破损,制冷剂16与循环水14混合后造成生活用水污染的问题。当内管11第一内壁111发生破损时,水流入间隙空间后会从套管接口处流出到套管外面;当外管第二内壁121发生破损时,制冷剂16会流入间隙空间后再从套管接口处流到大气中,保障生活用水的安全性。
[0032]内管11在第一内壁111上有螺旋状的第一凸起部111a和与第一凸起部111a相连的第一凹陷部111b,外管在第二内壁121有螺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管换热器,包括:内管和套于所述内管外侧的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有连通的间隙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外周面与所述外管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连通的间隙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套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外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第一凸起部,所述外管的内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顶壁相互抵接形成所述间隙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套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沿所述套管换热器的轴线方向分别等间距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套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外周面形成有连接所述第一凸起部的第一凹陷部;所述外管内周面形成有连接所述第二凸起部的第二凹陷部;所述间隙空间形成在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培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