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装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138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装料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装料装置,包括转盘,所述转盘的上方设有进料装置,所述转盘和所述进料装置可转动地套设于一主轴上,所述转盘的下方设有凸轮盘,所述倒料装置在所述转盘与所述主轴的带动下沿所述凸轮盘的侧壁轨迹运行,控制所述量杯中的物料倒出。通过量杯、倒料装置和凸轮盘的配合,实现了物料自动倒出的功能,无需人工将物料填装进包装袋中,且由于倒料装置于凸轮盘上运动倒料的时间一致,使得每次包装袋装料的量误差范围小,相较于人工装料来说更加的省时省力,装料速度也大大提高,提高了包装效率,通过凸轮盘与倒料装置的配合,减小了倒料过程中的噪音,也减小了凸轮盘与倒料装置的相互磕碰,增加了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装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装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装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装料装置用于将物料填装入包装袋或指定容器中,现有的填料方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以人工填料的方式进行装料,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且容易导致每次填装的量不一样,另一种填装方式是通过装置填装的,但是这种方式还是需要人工控制填装量,需要人为控制量杯的打开和闭合,手动转动量杯装料和放料,这种方式也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还对装置进行控制,自动化程度低,导致了时间成本的增加,填装效率不高,再者,现有装置的打开量杯活门过程中由于部件间的相互磕碰,会产生较大的磕碰噪音,且这种磕碰容易导致零部件的损坏,增加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装料装置,解决现有装置填料过程依赖人为操作填料,自动化程度低,费时费力,且填料量误差大的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装料装置,包括转盘,所述转盘的上方设有进料装置,所述转盘和所述进料装置可转动地套设于一主轴上,所述转盘和所述进料装置间设有量杯,所述转盘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量杯相匹配的倒料装置,所述转盘的下方设有凸轮盘,所述倒料装置在所述转盘与所述主轴的带动下沿所述凸轮盘的侧壁轨迹运行,控制所述量杯中的物料倒出。
[0006]优选的,所述倒料装置包括连接臂、倒料臂、轴承、导轮和倒料柱,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转盘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倒料臂连接,所述倒料臂远离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上设有所述倒料柱,所述倒料柱的顶部与所述量杯的底部连接,所述导轮设于所述倒料臂的底部,且所述导轮的侧壁沿所述凸轮盘的侧壁轨迹运动。
[0007]优选的,所述凸轮盘包括盘体和弧形部,所述盘体设于所述转盘的下方,所述弧形部设于所述盘体上,所述倒料装置转动至所述弧形部时,量杯的底部打开,将物料倒出。
[0008]优选的,所述量杯包括杯体和活门,所述杯体设于所述转盘和所述进料装置之间,所述活门设于所述杯体的底部,且所述活门的底部与所述倒料柱连接,所述倒料柱的运动带动所述活门与所述杯体分离。
[0009]优选的,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主轴的顶部,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主轴转动。
[0010]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于所述凸轮盘的底部。
[0011]优选的,还包括进料漏斗,所述进料漏斗设于所述进料装置的上方。
[0012]优选的,所述量杯和所述倒料装置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0013]本技术的贡献在于:本技术通过量杯、倒料装置和凸轮盘的配合,实现了物料自动倒出的功能,无需人工将物料填装进包装袋中,且由于倒料装置于凸轮盘上运动
倒料的时间一致,使得每次包装袋装料的量误差范围小,相较于人工装料来说更加的省时省力,装料速度也大大提高,提高了包装效率,通过凸轮盘与倒料装置的配合,减小了倒料过程中的噪音,也减小了凸轮盘与倒料装置的相互磕碰,增加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倒料装置和活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凸轮盘的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下料装置与凸轮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量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转盘10、进料装置20、主轴30、量杯40、杯体41、活门42、倒料装置50、连接臂51、倒料臂52、轴承53、导轮54、倒料柱55、凸轮盘60、盘体61、弧形部62、驱动装置70、支撑柱80、进料漏斗9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列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
[0022]如图1

6所示,一种新型装料装置,包括转盘10,所述转盘10的上方设有进料装置20,所述转盘10和所述进料装置20可转动地套设于一主轴30上,所述转盘10和所述进料装置20间设有量杯40,所述转盘10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量杯40相匹配的倒料装置50,所述转盘10的下方设有凸轮盘60,所述倒料装置50在所述转盘10与所述主轴30的带动下沿所述凸轮盘60的侧壁轨迹运行,控制所述量杯40中的物料倒出。
[0023]装料装置,主要用于将物料(物料可以是颗粒物也可以是粉末物,主要是颗粒物)进行填装了倒出至指定容器或包装袋中,本技术的装料装置主要是通过转盘10的转动,带动进料装置20沿凸轮盘60上轨迹运动,从而打开了量杯40底部的活门42,实现将量杯40中物料倒出的目的。
[0024]具体的,首先通过进料漏斗90向转动中的进料装置20加料,当进料漏斗90的底部出料口与进料装置20的进料口相对时,物料从进料漏斗90里倒出并进入进料装置20下方的量杯40中,量杯40的底部设置有一活门42,活门42能相对于杯体41进行分离,从而使得量杯40中的物料倒出量杯40,在转盘10的底部设置了与量杯40配套的倒料装置50,倒料装置50主要包括了连接臂51、倒料臂52、轴承53、导轮54和倒料柱55,在转盘10的转动过程中,整个倒料装置50均会随着转盘10转动,且倒料装置50在转动的过程中会沿着凸轮盘60的侧壁轨迹运动,由于倒料装置50又与量杯40的活门42连接,倒料装置50沿凸轮盘60侧壁运动的过程中能够打开活门42,倒出物料。更进一步的说明,连接臂51设置在转盘10的底部,连接臂51与倒料臂52是通过轴承53连接的,故而倒料臂52能够相对于连接臂51转动,在倒料臂52的底部设置了导轮54,导轮54是沿着凸轮盘60的侧壁运动的,具体的,沿着盘体61和弧形部62的侧壁运动的,当导轮54沿着盘体61侧壁运动时,此时连接臂51另一端的倒料柱55是将活门42顶起的,使得活门42一直与杯体41的底部接触,不会掉落,故而物料此时能够储存于
量杯40中,当导轮54运动至弧形部62时,导轮54运动轨迹发生变化,导轮54开始沿着弧形部62运动,导致导轮54发生了倾斜,从而使得倒料臂52也向下转动,进而使得倒料臂52另一端的倒料柱55带动活门42离开杯体41,与杯体41分离,杯体41的底部没有了遮拦物,物料可以倒出量杯40,落入下方指定的包装袋或其他容器中,完成了装料的过程,整个过程几乎无太大噪音,且由于导轮54是沿着弧形部62运动,在打开量杯40底部的活门42过程中不会发生过多的磕碰,故而没有噪音的产生。
[0025]导轮54在沿着弧形部62运动的过程中,当导轮54运动至弧形部62最深处时,此时活门42打开的程度最大,再沿着弧形部62运动,则导轮54呈现逐步恢复原先状态的趋势,活门42的打开程度逐渐减小,直至导轮54完全离开弧形部62,此时活门42也完全关闭,与杯体41的底部密切接触,物料将暂时无法倒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装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所述转盘的上方设有进料装置,所述转盘和所述进料装置可转动地套设于一主轴上,所述转盘和所述进料装置间设有量杯,所述转盘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量杯相匹配的倒料装置,所述转盘的下方设有凸轮盘,所述倒料装置在所述转盘与所述主轴的带动下沿所述凸轮盘的侧壁轨迹运行,控制所述量杯中的物料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料装置包括连接臂、倒料臂、轴承、导轮和倒料柱,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转盘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倒料臂连接,所述倒料臂远离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上设有所述倒料柱,所述倒料柱的顶部与所述量杯的底部连接,所述导轮设于所述倒料臂的底部,且所述导轮的侧壁沿所述凸轮盘的侧壁轨迹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盘包括盘体和弧形部,所述盘体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清源颜伟杰朱智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晟奇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