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质量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132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焦炭质量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焦炭样品分为两组,检测第一组焦炭样品的反应性以及反应后强度;基于第一组焦炭样品的反应性以及反应后强度均符合要求,检测第二组焦炭样品的灰成分含量分布以及光学组织含量分布;基于第二组焦炭样品的灰成分含量分布,计算第二组焦炭样品的灰分催化指数;基于所述灰分催化指数以及所述光学组织含量分布,判断所述焦炭样品的质量是否合格。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准确评价焦炭质量。明能够准确评价焦炭质量。明能够准确评价焦炭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焦炭质量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焦炭质量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炉大型化与高喷煤比操作的发展,炼铁用焦炭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优质炼焦煤资源稀缺,进而焦炭价格愈发昂贵。同时,当前焦炭质量要求与高炉需求出现偏差,焦炭反应性过低,反应后强度过高,导致部分高炉内焦炭气化困难,还原效果差,风口前焦炭余量大,高炉运行不畅。如何对焦炭进行合理评价使其实现低成本且符合高炉使用要求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准确的焦炭质量评价方法。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焦炭质量评价方法,包括:将焦炭样品分为两组,检测第一组焦炭样品的反应性以及反应后强度;基于第一组焦炭样品的反应性以及反应后强度均符合要求,检测第二组焦炭样品的灰成分含量分布以及光学组织含量分布;基于第二组焦炭样品的灰成分含量分布,计算第二组焦炭样品的灰分催化指数;基于所述灰分催化指数以及所述光学组织含量分布,判断所述焦炭样品的质量是否合格。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第一组焦炭样品的反应性和/或反应后强度不符合要求,确定所述焦炭样品的质量不合格。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反应性要求为:反应性小于等于30%;反应后强度要求为:反应后强度大于等于55%。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第二组焦炭样品的灰成分含量分布,计算第二组焦炭样品的灰分催化指数,包括:计算第二组焦炭样品的催化性矿物含量,其中所述催化性矿物含量为属于催化性矿物的灰成分的含量之和,属于催化性矿物的灰成分包括:Fe2O3、CaO、MgO、K2O、Na2O;计算第二组焦炭样品的非催化性矿物含量,其中所述非催化性矿物含量为属于非催化性矿物的灰成分的含量之和,属于非催化性矿物的灰成分包括:SiO2、Al2O3、TiO2、SO3、P2O5;将所述催化性矿物含量除以所述非催化性矿物含量,获得所述灰分催化指数。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灰分催化指数以及所述光学组织含量分布,判断所述焦炭样品的质量是否合格,包括:基于所述灰分催化指数大于等于0.4,以及所述光学组织含量分布满足第一条件,确定所述焦炭样品的质量合格;所述第一条件为:片状组织的体积含量≤5%,各向同性组织、破片及类丝炭组织以及基础各向异性组织的体积含量之和≤25%,其余组织的体积含量≥60%。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灰分催化指数以及所述光学组织含量分布,判断所述焦炭样品的质量是否合格,包括:基于所述灰分催化指数大于等于0.4,以及所述光学组织含量分布不满足第一条件,确定所述焦炭样品的质量不合格;所述第一条件为:
片状组织的体积含量≤5%,各向同性组织、破片及类丝炭组织以及基础各向异性组织的体积含量之和≤25%,其余组织的体积含量≥60%。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灰分催化指数以及所述光学组织含量分布,判断所述焦炭样品的质量是否合格,包括:基于所述灰分催化指数小于0.4,以及所述光学组织含量分布满足第二条件,确定所述焦炭样品的质量合格;所述第二条件为:片状组织的体积含量≤8%,各向同性组织、破片及类丝炭组织以及基础各向异性组织的体积含量之和≤15%,其余组织的体积含量≥75%。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灰分催化指数以及所述光学组织含量分布,判断所述焦炭样品的质量是否合格,包括:基于所述灰分催化指数小于0.4,以及所述光学组织含量分布不满足第二条件,确定所述焦炭样品的质量不合格;所述第二条件为:片状组织的体积含量≤8%,各向同性组织、破片及类丝炭组织以及基础各向异性组织的体积含量之和≤15%,其余组织的体积含量≥75%。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利用二分法将所述焦炭样品分为两组。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焦炭质量评价方法能够实现良好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焦炭质量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0018]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焦炭质量评价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焦炭质量评价方法包括:
[0019]步骤S1,将焦炭样品分为两组,检测第一组焦炭样品的反应性以及反应后强度;
[0020]步骤S3,基于第一组焦炭样品的反应性(CRI)以及反应后强度(CSR)均符合要求,检测第二组焦炭样品的灰成分含量分布以及光学组织含量分布;
[0021]步骤S4,基于第二组焦炭样品的灰成分含量分布,计算第二组焦炭样品的灰分催化指数;
[0022]步骤S5,基于所述灰分催化指数以及所述光学组织含量分布,判断所述焦炭样品的质量是否合格。
[0023]焦炭光学组织是不同的煤岩显微组分受到不同的加工作用效果所形成的焦炭微观组织,不同的焦炭光学组织在镜下显示不同的光学特性,也对焦炭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同时,不同的焦炭光学组织结构差异较大,受外界因素干扰(如碱金属)效果也不相同。焦炭光学组织含量差异所导致的焦炭性能差异不单单体现在CRI与CSR上,更可以直接反映其在高炉内的性能表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焦炭光学组织含量的焦炭质量评价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
[0024]光学组织含量分布可以表示光学组织组成,涵盖:焦炭样品所包含的光学组织种类,以及不同种类光学组织的含量。类似地,灰成分含量分布可以表示灰成分组成,涵盖:焦炭样品所包含的灰成分种类,以及不同种类灰成分的含量。
[0025]参见图1,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2,在步骤S2处,对第一组焦炭样品的反应性以及反应后强度是否均符合要求进行判断,判断为是,则进入步骤S3;判断为否,则进入步骤S6。
[0026]即,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6,基于第一组焦炭样品的反应性和/或反应后强度不符合要求,确定所述焦炭样品的质量不合格。此时无需再对第二组焦炭样品进行后续分析。
[0027]考虑到焦炭样品在进行反应性以及反应后强度检测之后,其相关性质可能受到影响或改变,因此,为了检测的准确性,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将焦炭样品分为两组,一组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炭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焦炭样品分为两组,检测第一组焦炭样品的反应性以及反应后强度;基于第一组焦炭样品的反应性以及反应后强度均符合要求,检测第二组焦炭样品的灰成分含量分布以及光学组织含量分布;基于第二组焦炭样品的灰成分含量分布,计算第二组焦炭样品的灰分催化指数;基于所述灰分催化指数以及所述光学组织含量分布,判断所述焦炭样品的质量是否合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第一组焦炭样品的反应性和/或反应后强度不符合要求,确定所述焦炭样品的质量不合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性要求为:反应性小于等于30%;反应后强度要求为:反应后强度大于等于5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二组焦炭样品的灰成分含量分布,计算第二组焦炭样品的灰分催化指数,包括:计算第二组焦炭样品的催化性矿物含量,其中所述催化性矿物含量为属于催化性矿物的灰成分的含量之和,属于催化性矿物的灰成分包括:Fe2O3、CaO、MgO、K2O、Na2O;计算第二组焦炭样品的非催化性矿物含量,其中所述非催化性矿物含量为属于非催化性矿物的灰成分的含量之和,属于非催化性矿物的灰成分包括:SiO2、Al2O3、TiO2、SO3、P2O5;将所述催化性矿物含量除以所述非催化性矿物含量,获得所述灰分催化指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灰分催化指数以及所述光学组织含量分布,判断所述焦炭样品的质量是否合格,包括:基于所述灰分催化指数大于等于0.4,以及所述光学组织含量分布满足第一条件,确定所述焦炭样品的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云鹏于秀芳陈茅马凯辉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