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达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1127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达控制系统,涉及液压系统技术领域,马达控制系统包括:马达;控制阀组,与马达连接,设置有背压液压阀和液控单向阀,背压液压阀位于马达被动反转时的回油油路中;液控单向阀位于马达主动正转时的回油油路中,且液控单向阀仅在马达主动正转时打开;比例多路阀,与控制阀组连接,用于调节控制阀组内的液压油的流向。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马达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马达主动正转和被动反转的控制,并且在被动反转时,可以对马达的背压进行调节,以调节马达的牵引力;有利于实现马达的多种工作状态。作状态。作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达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系统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马达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工程机械设备所用液压马达主要用于主动驱动执行机构,具有被动反转的马达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各种船舶设备中,其目的是在外负载拖动的船舶设备能够进行被动放缆,以实现船舶设备定点抛锚和定点放缆的功能。
[0003]煤矿井下工作环境阴暗潮湿,空间狭小,人员搬运支护物料劳动强度大,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并且现有运输方式存有安全隐患,煤矿作业环境恶劣,视野有限,空间狭小,现有手动搬运物料存在卡滞、误碰、夹伤等风险,搬运物料从施工设备上下,增加坠落安全事故、
[0004]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可控制马达主动正转和被动反转的马达控制系统,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达控制系统,可以实现马达的主动正转和被动反转,有利于实现马达的多种工作状态。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马达控制系统,包括:
[0008]马达;
[0009]控制阀组,与所述马达连接,设置有背压液压阀和液控单向阀,所述背压液压阀位于所述马达被动反转时的回油油路中,所述背压液压阀用于调节马达被动反转时的牵引力;所述液控单向阀位于所述马达主动正转时的回油油路中,且所述液控单向阀仅在所述马达主动正转时打开;
[0010]比例多路阀,与所述控制阀组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控制阀组内的液压油的流向,以实现所述马达的主动正转和被动反转。
[0011]可选地,所述背压液压阀为溢流阀。
[0012]可选地,所述控制阀组还包括梭阀和连接于所述梭阀出油端的减压阀,所述梭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比例多路阀的两油口连接,所述减压阀的出油端连接所述马达的制动腔。
[0013]可选地,所述控制阀组还包括与所述减压阀并联连接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减压阀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减压阀的进油口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控制阀组还包括单向顺序阀,所述单向顺序阀的出油口与所述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单向顺序阀的进油口连接于所述梭阀与所述马达被动反转时所述比例多路阀的出油口之间。
[0015]可选地,所述控制阀组还包括与所述背压液压阀并联设置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
二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马达主动正转时所述比例多路阀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连接于所述马达。
[0016]可选地,所述马达主动正转时的出油口连接有第一溢流阀,所述马达被动反转时的出油口连接有第二溢流阀。
[0017]可选地,所述控制阀组还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以及补油油路,所述第三单向阀的进油口和所述第四单向阀的进油口均与所述补油油路连接,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出油口和所述第四单向阀的出油口分别连接于所述马达的两油路连接口。
[0018]可选地,所述控制阀组还包括外接油路以及与所述外接油路连接的逻辑阀,所述逻辑阀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连接于所述马达的两油路连接口;所述外接油路内的液压油可依次流经所述逻辑阀。
[0019]可选地,所述外接油路与所述马达的制动腔连接。
[0020]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马达控制系统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比例多路阀对控制阀组内的液压油的流向进行控制,当需要控制马达主动正转时,控制比例多路阀,使液控单向阀处于回油油路,并通过油压使液控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以使回油顺畅,马达正常转动;当需要控制马达被动反转时,控制比例多路阀,使背压液压阀处于回油油路中,通过调节背压液压阀,可以调节马达被动转动时的背压,以对马达被动转动时的牵引力进行调整。
[00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马达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马达主动正转和被动反转的控制,并且在被动反转时,可以对马达的背压进行调节,以调节马达的牵引力;有利于实现马达的多种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马达控制系统的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4]图1中:
[0025]1为比例多路阀;
[0026]2为控制阀组、21为背压液压阀、22为液控单向阀、23为梭阀、24为减压阀、25为第一单向阀、26为单向顺序阀、27为第二单向阀、28为第一溢流阀、29为第二溢流阀、210为第三单向阀、211为第四单向阀、212为补油油路、213为逻辑阀、214为外接油路;
[0027]3为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马达控制系统,可以实现马达的主动正转和被动反转,
有利于实现马达的多种工作状态。
[0030]请参考图1。
[0031]本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马达控制系统,包括:马达3;控制阀组2,与马达3连接,设置有背压液压阀21和液控单向阀22,背压液压阀21位于马达3被动反转时的回油油路中,背压液压阀21用于调节马达3被动反转时的牵引力;液控单向阀22位于马达3主动正转时的回油油路中,且液控单向阀22仅在马达3主动正转时打开;比例多路阀1,与控制阀组2连接,用于调节控制阀组2内的液压油的流向,以实现马达3的主动正转和被动反转。
[0032]在使用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马达控制系统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比例多路阀1对控制阀组2内的液压油的流向进行控制,当需要控制马达3主动正转时,控制比例多路阀1,使液控单向阀22处于回油油路,并通过油压使液控单向阀22处于打开状态,以使回油顺畅,马达3正常转动;当需要控制马达3被动反转时,控制比例多路阀1,使背压液压阀21处于回油油路中,通过调节背压液压阀21,可以调节马达3被动转动时的背压,以对马达3被动转动时的牵引力进行调整。
[003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马达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马达3主动正转和被动反转的控制,并且在被动反转时,可以对马达3的背压进行调节,以调节马达3的牵引力;有利于实现马达3的多种工作状态。
[0034]具体的,背压液压阀21可以为溢流阀。
[0035]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控制阀组2还包括梭阀23和连接于梭阀23出油端的减压阀24,梭阀23的两端分别与比例多路阀1的两油口连接,减压阀24的出油端连接马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马达(3);控制阀组(2),与所述马达(3)连接,设置有背压液压阀(21)和液控单向阀(22),所述背压液压阀(21)位于所述马达(3)被动反转时的回油油路中,所述背压液压阀(21)用于调节马达(3)被动反转时的牵引力;所述液控单向阀(22)位于所述马达(3)主动正转时的回油油路中,且所述液控单向阀(22)仅在所述马达(3)主动正转时打开;比例多路阀(1),与所述控制阀组(2)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控制阀组(2)内的液压油的流向,以实现所述马达(3)的主动正转和被动反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压液压阀(21)为溢流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2)还包括梭阀(23)和连接于所述梭阀(23)出油端的减压阀(24),所述梭阀(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比例多路阀(1)的两油口连接,所述减压阀(24)的出油端连接所述马达(3)的制动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2)还包括与所述减压阀(24)并联连接的第一单向阀(25),所述第一单向阀(25)的进油口与所述减压阀(24)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25)的出油口与所述减压阀(24)的进油口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2)还包括单向顺序阀(26),所述单向顺序阀(26)的出油口与所述液控单向阀(22)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单向顺序阀(26)的进油口连接于所述梭阀(23)与所述马达(3)被动反转时所述比例多路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李永星赵燕斌王红民刘晨晖刘子航霍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