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硬件防撞结构保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23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1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终端硬件防撞结构保护壳,涉及智能终端防护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侧保护部,用于包裹终端硬件的侧边;背保护部,用于紧贴终端硬件的背部;连接部,设置在侧保护部与背保护部之间,用于连接侧保护部与背保护部;连接部与侧保护部、背保护部之间设置为滑动连接;连接部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其中有两个连接部相对于背保护部对称设置;侧保护部与背保护部之间形成留白区。本申请通过设置侧保护部以及背保护部分别对智能终端容易摔碰、刮伤的侧壁与背部进行保护;在侧保护部与背保护部之间设置留白区,降低保护壳对智能终端信号的影响;连接部可滑动使留白区的范围可变,滑动连接部来降低保护壳对信号的影响。连接部来降低保护壳对信号的影响。连接部来降低保护壳对信号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终端硬件防撞结构保护壳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终端防护的
,尤其是涉及智能终端硬件防撞结构保护壳。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对智能终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终端一般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与此同时,智能终端逐渐向超薄化、大尺寸化的方向发展,这些都对智能终端的物理防撞性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实生活中,因为摔、撞而导致智能终端屏幕破裂、边角变形等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0003]针对上述中问题,市面上涌出一堆智能终端的附加产品用来保护智能终端,比如保护壳。通过保护壳等产品对智能终端进行保护,从而降低在日常使用中摔碰对智能终端造成的损伤。保护壳一般使用塑料制品、橡胶制品、金属制品以及上述材料的组合制品;其中以金属制品较受消费者欢迎,但由于材料原因,对手机的信号有影响,需要特别设计,因此很少作为保护壳,倒是有不少厂家以金属壳体为卖点,将手机、平板的后壳采用金属壳体,但厂家都会对金属壳体进行特殊处理。比如在天线处留白,用塑料、橡胶等对信号无屏蔽作用的材料补充,再在表面喷涂金属色,已达到金属壳体的效果;一般在中高档手机或平板等价格较高的智能终端上使用,因此在消费者购买的型号不是金属后壳时,很难进行后期加装。若使用全金属材质的保护壳,会对智能终端的信号产生影响,这在高速传输的5G时代,很难让消费者接受。
[0004]因此很多保护壳的生产厂家也开始采用在天线位置留白,采用橡胶、塑胶补充并喷涂金属色的方案,但这种需要熟悉知道天线的位置、区域大小,以及进行试验得出留白区域的大小对信号的影响,从而才能得到合适的留白区域来保证信号,对手机保护壳生产商来说成本较高,对一些小型保护壳生产企业来说非常不划算;而手机保护壳生产商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并且这些数量巨多的小企业能够为市场提供种类繁多的保护壳,为消费者提供足够多的选择余地;因此设计出一款对天线信号屏蔽小且不需要厂家根据天线位置、性能去设计的保护壳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硬件防撞结构保护壳,解决现有智能终端的全金属材质保护壳需要根据手机天线位置及性能进行设计后才能开模制造,设计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硬件防撞结构保护壳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终端硬件防撞结构保护壳,包括:侧保护部,用于保护终端硬件的侧边;背保护部,用于保护终端硬件的背部;连接部,设置在侧保护部与背保护部之间,用于连接侧保护部与背保护部;所述连
接部与侧保护部、背保护部之间设置为滑动连接;所述连接部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其中有两个连接部相对于背保护部对称设置;所述侧保护部与背保护部之间形成留白区。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容易摔碰的侧部以及背部分别设置金属材质的侧保护部以及背保护部对智能终端进行保护;侧保护部与背保护部之间通过设置连接部起到连接的作用,使侧保护部与背保护部成为一个整体,保护壳不易变形;背保护部在对智能终端背部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其为设计师提供了设计的承载地方,从而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产品;侧保护部以及背保护部之间的留白区用于天线的信号传输,降低保护壳对信号的影响;连接部与侧保护部、背保护部之间设置为滑动连接,能够改变连接部在留白区的位置,从而避免连接部对天线区造成阻挡,对信号产生较大影响;连接部在滑动到中间位置时,对侧保护部两端都具有较好的约束性,从而能够防止侧保护部因形变造成局部尺寸变大从智能终端脱落;当需要将保护壳卸下时,将连接部移到一侧,使对另一侧的约束性降至最低,从而便于从该端与保护壳脱离,即可实现从智能终端上卸下保护壳。
[0008]可选的,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三个,其中非对称设置的一个连接部设置在背保护部远离天线的一侧。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称的两个连接部位于一端,另一个位于另一端时,使侧保护部与背保护部之间的整体性更强,结构更紧凑不会显得松散;在需要将保护壳卸下时,将对称的两个连接部滑向另一个连接部一端,使没有连接部的一端失去连接部对该端侧保护部与背保护部之间得到约束力,从而从该端将侧保护壳与智能终端脱离。
[0010]可选的,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四个,且两两相对于背保护部对称设置,所述连接部与侧保护部、背保护部滑动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连接部对侧保护部与背保护部之间的约束力,提高侧保护部与背保护部的一体性,防止保护壳变形以及从智能终端上脱落,并且通过滑动连接部到使侧保护部的一角没有连接部,从该角将侧保护部与智能终端脱离。
[0012]可选的,所述侧保护部、背保护部上设置有燕尾槽,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与燕尾槽配合的燕尾块。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槽与燕尾块配合能够在实现滑动的同时,提高配合精度,防止在使用中晃动影响体验。
[0014]可选的,所述燕尾槽设置在所述侧保护部、背保护部的顶面,所述燕尾块设置在连接部的底面。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背保护部与连接部的形状要求低,便于设计师设计出不同的形状,提高保护壳形状的多元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并且形状要求低能够降低构件的加工精度,从而降低难度以及成本。
[0016]可选的,所述连接部靠近侧保护部一端与侧保护部的外侧壁齐平。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该处的防撞击强度,并且提高连接部与侧保护部的一体性。
[0018]可选的,所述燕尾槽设置在所述侧保护部、背保护部的侧面;所述燕尾块设置在连接部的侧面。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保护壳的厚度。
[0020]可选的,所述侧保护部位于终端硬件背部部分的厚度、背保护部的厚度与连接部的厚度相等。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保护壳的背部比较平整,不易出现凸起部分受力较大,避免智能终端的该处受到挤压。
[0022]可选的,所述连接部在终端硬件背部的投影设置为正方形。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连接部的尺寸统一,便于制造、安装以及降低成本。
[0024]可选的,所述侧保护部至少有一边设置为可拆卸式。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安装。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侧保护部以及背保护部分别对智能终端容易摔碰、刮伤的侧壁与背部进行保护;2.通过在侧保护部与背保护部之间设置留白区,降低保护壳对智能终端信号的影响;3.连接部与侧保护部、背保护部为滑动连接,连接部的位置可变,即留白区的范围可变,从而在设计保护壳的留白时,降低对留白区域的设计要求,可以通过后期使用过程中滑动连接部来降低保护壳对信号的影响;4.连接部位置可变,使得连接部在中间位置时能够对侧保护部进行约束,防止保护壳脱落;在需要卸下保护壳时,滑动连接部使连接部至侧保护部的一端,使其对另一端的约束下降,从而利于将侧保护部与智能终端脱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终端硬件防撞结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侧保护部(2),用于保护终端硬件(1)的侧边;背保护部(3),用于保护终端硬件(1)的背部;连接部(4),设置在侧保护部(2)与背保护部(3)之间,用于连接侧保护部(2)与背保护部(3);所述连接部(4)与侧保护部(2)、背保护部(3)之间设置为滑动连接;所述连接部(4)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其中有两个连接部(4)相对于背保护部(3)对称设置;所述侧保护部(2)与背保护部(3)之间形成留白区(5);所述侧保护部(2)、背保护部(3)以及连接部(4)采用金属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硬件防撞结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设置有三个,其中非对称设置的一个连接部(4)设置在背保护部(3)远离天线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硬件防撞结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设置有四个,且两两相对于背保护部(3)对称设置,所述连接部(4)与侧保护部(2)、背保护部(3)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终端硬件防撞结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保护部(2)、背保护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鼎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