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货车轴承外圈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010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货车轴承外圈测量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内上截面测量机构、外上下截面测量机构及内下截面测量机构等,测量标准件的内上下截面及外上下截面标准值,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转盘及工作盘转动,从而带动被测件旋转,测量被测件内上下截面及外上下截面测量值,并将测量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若差值在公差范围内,被测件合格,否则不合格;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一个测量工位同时多项目(内外径)、多截面、多点一次性全测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精简,操作方便,自动旋转动态测量,一个测量工位,就可以完成对铁路货车轴承353130B外圈牙口直径上下截面和外径上下截面的测量,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重复精度高。重复精度高。重复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货车轴承外圈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货车轴承外圈测量方法,属于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铁路货车轴承353130B外圈外形尺寸大,质量重,搬运不方便,目前,对铁路货车轴承353130B外圈牙口直径上下截面和外径上下截面的测量,采用D925轴承套圈内外径测量仪测量,该测量装置一次只能测量一个项目,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测量结果不理想,且存在较大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铁路货车轴承外圈测量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铁路货车轴承外圈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测量装置调试:1)调整上下两个U型测量架开口方向一致,并均朝向操作者;2)将标准件放置于工作盘上;3)通过气动控制装置控制上内气缸和下内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使内上截面测量机构向下运动,内下截面测量机构向上运动,使内上截面测量机构、内下截面测量机构和外上下截面测量机构均处于测量位置,并定位,标准件的测量工位调整完毕;4) 调整上内限位螺母使内上测量截面的测量位置到轴承外圈上端面的距离是6.5mm,调整下内限位螺母使内下测量截面的测量位置到轴承外圈下端面的距离是6.5mm,调整调整垫高度使外上测量截面的测量位置到轴承外圈上端面的距离是30mm,外下测量截面的测量位置到轴承外圈下端面的距离是30 mm,测量截面位置调整完毕;测量:5) 测量截面位置调整好后,对标准件进行测量;标准件的内上截面测量:标准件的上端牙口内端面与左右两侧的上内测头接触,上内电感端部与上内小台端部靠在一起;左右两侧的上内测头移动带动上内电感、上内小台移动,此时上内电感的感应值为标准件上端牙口压缩左右两侧上内测头后的位移变化值,称为内上截面标准值;上内电感采用位移传感器,其将感应值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外部的PLC控制器及显示设备,完成对标准件的内上截面的测量;标准件的外上下截面测量:标准件的外端面分别与上下两个U型测量架的长测头和短测头接触,外径电感端部与小台端部靠在一起;短测头移动通过滑动测块、簧轴带动小台移动,此时上下外径电感的感应值为标准件的外端面压缩上下两组的长测头和短测头后的位移变化值,称为外上下
截面标准值;外径电感采用位移传感器,其将感应值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外部的PLC控制器及显示设备,完成对标准件的外上下截面的测量;标准件的内下截面测量:标准件的下端牙口内端面与前后两侧的下内测头接触,下内电感端部与下内小台端部靠在一起;前后两侧的下内测头移动带动下内电感、下内小台移动,此时下内电感的感应值为标准件下端牙口压缩前后两侧的下内测头后的位移变化值,称为内下截面标准值;下内电感采用位移传感器,其将感应值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外部的PLC控制器及显示设备,完成对标准件的内下截面的测量;6) 通过气动控制装置控制上内气缸和下内气缸的活塞杆缩回,使内上截面测量机构向上运动,内下截面测量机构向下运动,使内上下截面测量机构和外上下截面测量部分均退出测量位置,通过气动控制装置控制双轴气缸活塞杆伸出,将标准件推出测量工位,而后,双轴气缸的活塞杆缩回,此时取下标准件;7)将被测件推入测量工位,使其取中放置于工作盘上;8) 伺服电机旋转,带动被测件转动,通过气动控制装置控制上内气缸和下内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使内上截面测量机构向下运动,内下截面测量机构向上运动,使内上截面测量机构、内下截面测量机构和外上下截面测量机构均处于测量位置;9) 对被测件进行测量:被测件的内上截面测量:被测件的上端牙口内端面与左右两侧的上内测头接触,上内电感端部与上内小台端部靠在一起;左右两侧的上内测头移动带动上内电感、上内小台移动,被测件旋转一圈,此时上内电感的各个感应值为被测件上端牙口旋转一圈压缩左右两侧上内测头后的位移变化值,称为内上截面测量值;上内电感将被测件旋转一圈的各个感应值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外部的PLC控制器及显示设备,完成对被测件的内上截面的测量;被测件的外上下截面测量:被测件的外端面分别与上下两个U型测量架的长测头和短测头接触,外径电感端部与小台端部靠在一起;短测头移动会通过滑动测块、簧轴带动小台移动,被测件旋转一圈,此时上下外径电感的各个感应值为被测件旋转一圈外端面压缩上下两组的长测头和短测头后的位移变化值,称为外上下截面测量值;外径电感将被测件旋转一圈的各个感应值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外部的PLC控制器及显示设备,完成对被测件的外上下截面的测量;被测件的内下截面测量:被测件的下端牙口内端面与前后两侧的下内测头接触,下内电感端部与下内小台端部靠在一起;前后两侧的下内测头移动带动下内电感、下内小台移动,被测件旋转一圈,此时下内电感的各个感应值为被测件下端牙口旋转一圈压缩前后两侧的下内测头后的位移变化值,称为内下截面测量值;下内电感将被测件旋转一圈的各个感应值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外部的PLC控制器及显示设备,完成对被测件的内下截面的测量;10)测量完毕,通过气动控制装置控制上内气缸和下内气缸的活塞杆缩回,内上截面测量机构向上运动,内下截面测量机构向下运动,伺服电机停止转动,被测件不动,通过气动控制装置控制双轴气缸活塞杆伸出,通过推料块将被测件推出测量工位,而后,双轴气缸的活塞杆缩回,此时,取下被测件,这样一个测量程序完成;
11)将内上截面测量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与内上截面标准值进行比较,若差值在公差范围内,被测件合格,否则不合格;外上下截面测量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与外上下截面标准值进行比较,若差值在公差范围内,被测件合格,否则不合格;将内下截面测量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与内下截面标准值进行比较,若差值在公差范围内,被测件合格,否则不合格。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的测量装置包括台架、内上截面测量机构、外上下截面测量机构、挡料机构、内下截面测量机构、转台机构、推料机构、外径定位机构;所述内上截面测量机构包括上内动套,上内动套下端连接上内导向套,上内导向套的左右两侧设有上内测头孔,上内导向套下端连接上内盖板;上内动套的上端连接上内端盖,上内端盖通过上内调整螺栓、上内定位螺栓、上内限位螺母与台架相连,上内端盖与上内气缸的活塞杆相连,上内气缸连接在台架上;上内动套外设有导套;上内动套内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一上内支架,上内弹簧片左右各两片,其上端分别通过上内内压板和上内外压板与左右两端的上内支架紧固在一起,其下端分别通过上内内压板和上内外压板与上内左测架和上内右测架紧固在一起;上内左测架和上内右测架的端部均分别通过上内测头座连接一上内测头,左右两侧的上内测头分别置于上内导向套左右两侧的上内测头孔内;上内左测架上通过上内表座连接上内电感,上内右测架上连接上内调整螺钉,上内调整螺钉端部装有上内小台,上内电感端部与上内小台的端部靠在一起;上内左测架和上内右测架之间连接上内螺钉,上内螺钉上套有上内压缩弹簧;所述外上下截面测量机构包括与台架相连的立柱,立柱连接上下两个U型测量架,立柱上U型测量架下方均装有调整垫,立柱上的垫圈安装在上方的调整垫和下方的U型测量架之间,每个U型测量架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货车轴承外圈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测量装置调试:1)调整上下两个U型测量架开口方向一致,并均朝向操作者;2)将标准件放置于工作盘上;3)通过气动控制装置控制上内气缸和下内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使内上截面测量机构向下运动,内下截面测量机构向上运动,使内上截面测量机构、内下截面测量机构和外上下截面测量机构均处于测量位置,并定位,标准件的测量工位调整完毕;4) 调整上内限位螺母使内上测量截面的测量位置到轴承外圈上端面的距离是6.5mm,调整下内限位螺母使内下测量截面的测量位置到轴承外圈下端面的距离是6.5mm,调整调整垫高度使外上测量截面的测量位置到轴承外圈上端面的距离是30mm,外下测量截面的测量位置到轴承外圈下端面的距离是30 mm,测量截面位置调整完毕;测量:5) 测量截面位置调整好后,对标准件进行测量;标准件的内上截面测量:标准件的上端牙口内端面与左右两侧的上内测头接触,上内电感端部与上内小台端部靠在一起;左右两侧的上内测头移动带动上内电感、上内小台移动,此时上内电感的感应值为标准件上端牙口压缩左右两侧上内测头后的位移变化值,称为内上截面标准值;上内电感采用位移传感器,其将感应值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外部的PLC控制器及显示设备,完成对标准件的内上截面的测量;标准件的外上下截面测量:标准件的外端面分别与上下两个U型测量架的长测头和短测头接触,外径电感端部与小台端部靠在一起;短测头移动通过滑动测块、簧轴带动小台移动,此时上下外径电感的感应值为标准件的外端面压缩上下两组的长测头和短测头后的位移变化值,称为外上下截面标准值;外径电感采用位移传感器,其将感应值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外部的PLC控制器及显示设备,完成对标准件的外上下截面的测量;标准件的内下截面测量:标准件的下端牙口内端面与前后两侧的下内测头接触,下内电感端部与下内小台端部靠在一起;前后两侧的下内测头移动带动下内电感、下内小台移动,此时下内电感的感应值为标准件下端牙口压缩前后两侧的下内测头后的位移变化值,称为内下截面标准值;下内电感采用位移传感器,其将感应值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外部的PLC控制器及显示设备,完成对标准件的内下截面的测量;6) 通过气动控制装置控制上内气缸和下内气缸的活塞杆缩回,使内上截面测量机构向上运动,内下截面测量机构向下运动,使内上下截面测量机构和外上下截面测量部分均退出测量位置,通过气动控制装置控制双轴气缸活塞杆伸出,将标准件推出测量工位,而后,双轴气缸的活塞杆缩回,此时取下标准件;7)将被测件推入测量工位,使其取中放置于工作盘上;8) 伺服电机旋转,带动被测件转动,通过气动控制装置控制上内气缸和下内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使内上截面测量机构向下运动,内下截面测量机构向上运动,使内上截面测量机构、内下截面测量机构和外上下截面测量机构均处于测量位置;
9) 对被测件进行测量:被测件的内上截面测量:被测件的上端牙口内端面与左右两侧的上内测头接触,上内电感端部与上内小台端部靠在一起;左右两侧的上内测头移动带动上内电感、上内小台移动,被测件旋转一圈,此时上内电感的各个感应值为被测件上端牙口旋转一圈压缩左右两侧上内测头后的位移变化值,称为内上截面测量值;上内电感将被测件旋转一圈的各个感应值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外部的PLC控制器及显示设备,完成对被测件的内上截面的测量;被测件的外上下截面测量:被测件的外端面分别与上下两个U型测量架的长测头和短测头接触,外径电感端部与小台端部靠在一起;短测头移动会通过滑动测块、簧轴带动小台移动,被测件旋转一圈,此时上下外径电感的各个感应值为被测件旋转一圈外端面压缩上下两组的长测头和短测头后的位移变化值,称为外上下截面测量值;外径电感将被测件旋转一圈的各个感应值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外部的PLC控制器及显示设备,完成对被测件的外上下截面的测量;被测件的内下截面测量:被测件的下端牙口内端面与前后两侧的下内测头接触,下内电感端部与下内小台端部靠在一起;前后两侧的下内测头移动带动下内电感、下内小台移动,被测件旋转一圈,此时下内电感的各个感应值为被测件下端牙口旋转一圈压缩前后两侧的下内测头后的位移变化值,称为内下截面测量值;下内电感将被测件旋转一圈的各个感应值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外部的PLC控制器及显示设备,完成对被测件的内下截面的测量;10)测量完毕,通过气动控制装置控制上内气缸和下内气缸的活塞杆缩回,内上截面测量机构向上运动,内下截面测量机构向下运动,伺服电机停止转动,被测件不动,通过气动控制装置控制双轴气缸活塞杆伸出,通过推料块将被测件推出测量工位,而后,双轴气缸的活塞杆缩回,此时,取下被测件,这样一个测量程序完成;11)将内上截面测量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与内上截面标准值进行比较,若差值在公差范围内,被测件合格,否则不合格;外上下截面测量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与外上下截面标准值进行比较,若差值在公差范围内,被测件合格,否则不合格;将内下截面测量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与内下截面标准值进行比较,若差值在公差范围内,被测件合格,否则不合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货车轴承外圈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装置包括台架、内上截面测量机构、外上下截面测量机构、挡料机构、内下截面测量机构、转台机构、推料机构、外径定位机构;所述内上截面测量机构包括上内动套(28),上内动套(28)下端连接上内导向套(30),上内导向套(30)的左右两侧设有上内测头孔,上内导向套(30)下端连接上内盖板(35);上内动套(28)的上端连接上内端盖(22),上内端盖(22)通过上内调整螺栓(18)、上内定位螺栓(23)、上内限位螺母(20)与台架相连,上内端盖(22)与上内气缸(21)的活塞杆相连,上内气缸(21)连接在台架上;上内动套(28)外设有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付相如唐旭东黄占波张江宁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轴承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