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可控硅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9810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控硅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可控硅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所述散热器本体左右两侧侧壁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中间位置设置安装螺纹孔,所述安装螺纹孔内螺装安装螺栓,所述散热器本体底端设置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内滑动设置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底端设置导热硅胶垫,所述散热板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升降装置,所述散热板内置水冷空腔,所述散热板顶端设置导热棒,通过升降装置的设置,便于驱动散热板在散热槽内进行高度调节,从而便于使得导热硅胶垫与可控硅表面进行接触,从而便于将可控硅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板以及导热棒,从而便于通过风冷以及水冷进行散热。便于通过风冷以及水冷进行散热。便于通过风冷以及水冷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可控硅散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可控硅散热器
,具体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可控硅散热器。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可控硅,是可控硅整流元件的简称,是一种具有三个PN结的四层结构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亦称为晶闸管。具有体积小、结构相对单、功能强等特点,是比较常用的半导体器件之一。可控硅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需要配合散热器一块使用。
[0003]现有的可控硅散热器在使用时,都是采用开始通风孔进行散热,仅仅只使用风冷对可控硅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可控硅散热器。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可控硅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所述散热器本体左右两侧侧壁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中间位置设置安装螺纹孔,所述安装螺纹孔内螺装安装螺栓,所述散热器本体底端设置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内滑动设置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底端设置导热硅胶垫,所述散热板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升降装置,所述散热板内置水冷空腔,所述散热板顶端设置导热棒,所述导热棒底端穿过水冷空腔侧壁与导热硅胶垫接触,所述散热槽槽底设置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设置冷却液,所述散热板顶端设置水泵,所述水泵输入端与冷却箱连通,所述水泵输出端与水冷空腔连通,所述散热器本体位于散热槽上方设置散热空腔,所述散热空腔内设置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一端与水冷空腔连通,导热管另一端与冷却箱连通,所述散热空腔顶端左侧设置进气口,所述散热空腔底端右侧设置出气口,所述散热槽槽底与出气口对应位置设置风机,所述风机输入端与出气口连通,所述散热槽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散热孔。
[0008]为了便于防止外界环境中的灰尘进入散热空腔以及散热槽内,从而影响可控硅的散热效果,本技术改进有,所述进气口以及散热孔设置过滤网。
[0009]为了便于驱动散热板在散热槽内进行高度调节,从而便于使得导热硅胶垫与可控硅表面进行接触,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螺纹杆、升降块以及升降盘,所述散热槽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转动设置升降螺纹杆,所述升降槽内滑动设置升降块,所述升降块靠近散热槽一侧侧壁与散热板连接,所述升降块与升降螺纹杆对应位置设置升降螺纹孔,所述升降螺纹杆通过螺纹配合穿过升降螺纹孔,所述散热器本体顶端与升降螺纹杆对应位置设置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转动设置升降盘,所述升降螺纹杆顶端与升降盘连接。
[0010]为了便于观察散热器本体的工作情况,本技术改进有,所述散热器本体前侧
侧壁设置观察窗。
[0011]为了便于减少安装板与安装部件之间的磨损,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安装板底端设置橡胶垫。
[0012]为了便于提升导热管内冷却液与空气的换热效果,从而便于对冷却液进行冷却,从而提升可控硅的水冷效果,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导热管设置为弯曲状。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可控硅散热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该散热效果好的可控硅散热器,通过升降装置的设置,便于驱动散热板在散热槽内进行高度调节,从而便于使得导热硅胶垫与可控硅表面进行接触,从而便于将可控硅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板以及导热棒,从而便于通过风冷以及水冷进行散热。通过导热管、风机以及散热空腔的设置,便于提升导热管内冷却液与空气的换热效果,从而便于对冷却液进行冷却,从而提升可控硅的水冷效果,同时通过风冷对导热棒进行散热,从而提升可控硅本体的散热效果,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导热管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散热器本体示意图;
[0019]图中:1、散热器本体;2、安装板;3、安装螺栓;4、散热槽;5、散热板;6、导热硅胶垫;7、水冷空腔;8、导热棒;9、冷却箱;10、水泵;11、导热管;12、进气口;13、风机;14、散热孔;15、升降螺纹杆;16、升降块;17、升降盘;18、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可控硅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1,所述散热器本体1左右两侧侧壁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中间位置设置安装螺纹孔,所述安装螺纹孔内螺装安装螺栓3,所述散热器本体1底端设置散热槽4,所述散热槽4内滑动设置散热板5,所述散热板5底端设置导热硅胶垫6,所述散热板5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升降装置,所述散热板5内置水冷空腔7,所述散热板5顶端设置导热棒8,所述导热棒8底端穿过水冷空腔7侧壁与导热硅胶垫6接触,所述散热槽4槽底设置冷却箱9,所述冷却箱9内设置冷却液,所述散热板5顶端设置水泵10,所述水泵10输入端与冷却箱9连通,所述水泵10输出端与水冷空腔7连通,所述散热器本体1位于散热槽4上方设置散热空腔,所述散热空腔内设置导热管11,所述导热管11一端与水冷空腔7连通,导热管11另一端与冷却箱9连通,所述散热空腔顶端左侧设置进气口12,所述散热空腔底端右侧设置出气口,所述散热槽4槽底与出气口对应位置设置风机13,所述风机13输入端与出气口连通,所述散热槽4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散
热孔14,在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安装螺栓3将散热器本体1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从而使得散热器本体1套装在可控硅顶端,从而便于使得导热硅胶垫6与可控硅表面进行接触,从而通过导热硅胶垫6将便于将可控硅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散热板5以及导热棒8,之后操作人员控制水泵10以及风机13工作,从而便于通过风冷以及水冷进行散热。同时风机13工作,使得散热空腔内空气流通,便于提升导热管11内冷却液与空气的换热效果,从而便于对冷却液进行冷却,从而提升可控硅的水冷效果,同时通过风冷对导热棒8进行散热,从而提升可控硅本体的散热效果,散热效果好。
[0022]在工作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的灰尘会进入散热空腔以及散热槽4内,从而影响可控硅的散热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所述进气口12以及散热孔14设置过滤网,便于防止外界环境中的灰尘进入散热空腔以及散热槽4内,从而影响可控硅的散热效果。
[0023]在散热器本体1罩在可控硅本体顶端时,由于不同可控硅的高度不同,所以可能导致可控硅与导热硅胶垫6未直接接触,为解决这一问题,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螺纹杆15、升降块16以及升降盘17,所述散热槽4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转动设置升降螺纹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可控硅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本体(1)左右两侧侧壁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中间位置设置安装螺纹孔,所述安装螺纹孔内螺装安装螺栓(3),所述散热器本体(1)底端设置散热槽(4),所述散热槽(4)内滑动设置散热板(5),所述散热板(5)底端设置导热硅胶垫(6),所述散热板(5)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升降装置,所述散热板(5)内置水冷空腔(7),所述散热板(5)顶端设置导热棒(8),所述导热棒(8)底端穿过水冷空腔(7)侧壁与导热硅胶垫(6)接触,所述散热槽(4)槽底设置冷却箱(9),所述冷却箱(9)内设置冷却液,所述散热板(5)顶端设置水泵(10),所述水泵(10)输入端与冷却箱(9)连通,所述水泵(10)输出端与水冷空腔(7)连通,所述散热器本体(1)位于散热槽(4)上方设置散热空腔,所述散热空腔内设置导热管(11),所述导热管(11)一端与水冷空腔(7)连通,导热管(11)另一端与冷却箱(9)连通,所述散热空腔顶端左侧设置进气口(12),所述散热空腔底端右侧设置出气口,所述散热槽(4)槽底与出气口对应位置设置风机(13),所述风机(13)输入端与出气口连通,所述散热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丽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可控硅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