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偏置碰撞的传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9795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碰撞传力稳定性的小偏置碰撞的传力结构,包括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加强板的前板面上固定有吸能盒,加强板的后板面分别与上纵梁、纵梁以及副车架碰撞杆的前端固定连接。上述方案中,将4个碰撞力传递路径高度集成,一个加强板将7个传力结构整合在一起,集成后的碰撞传力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传力作用,有效提高碰撞传力的稳定性。的稳定性。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偏置碰撞的传力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性能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小偏置碰撞工况下的传力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被动安全正面碰具有三种形式:100%正面碰、40%正面碰和25%正面碰,其中百分比是指车身宽度和壁障的重叠量,重叠量越小,表明接触的受力面积越小,对车身和乘员造成的伤害可能越高。车身优劣的判断方式一般是记录和分析碰撞过程和结束后车身变形情况,结合假人收集人体各部位伤害值,从而判断车身对乘员的保护能力。
[0003]25%正面小偏置测试是2012年美国高速公路保险安全协会IIHS在新车安全评价中推出的。为什么要额外进行25%正面小偏置测试?这都是由目前碰撞的测试项目都是从汽车事故教训中总结简化而来的:首先,事故几率高,汽车事故统计数据显示正面碰平均几率约25%,而小角度碰(重叠量小于30%)占正面碰的30%以上;其次,伤害高,壁障与车辆的接触主要在纵梁之外,恰好避开传统车纵梁吸能结构,碰撞的载荷通过轮胎和shotgun(侧边加强梁总成)向后传递,直接冲击A柱、门槛及乘员舱,导致乘员舱严重变形,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因此,25%正面小偏置碰撞工况是车内乘员安全指数的重要工况之一,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据有关研究表明,25%正面小偏置碰撞工评级得到优秀(Good)的车型,相对于评级为较差(Poor)的车型,驾驶员在正面碰撞事故中的死亡可能性降低46%,25%正面小偏置碰撞评级得到良好(Acceptable)或一般(Marginal)的车型,相对于评级为较差(Poor)的车型,驾驶员在正面碰撞事故中的死亡可能性降低33%,因此期待研发一种提升小偏置碰撞能力的处理结构,能够保证小偏置碰中驾驶舱的相对完整性,减少轮胎爆胎的风险,从而保证乘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碰撞传力稳定性的小偏置碰撞的传力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偏置碰撞的传力结构,包括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加强板的前板面上固定有吸能盒,加强板的后板面分别与上纵梁、纵梁以及副车架碰撞杆的前端固定连接。
[0006]上述方案中,将4个碰撞力传递路径高度集成,一个加强板将7个传力结构整合在一起,集成后的碰撞传力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传力作用,有效提高碰撞传力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25%正面小偏置碰撞的示意图;
[0008]图2为传力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加强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对下文中的一些方位进行定义,朝向车头的一侧定义为“前”,朝向车尾的一侧定义为“后”,由于传力结构在车辆的左右两侧均有设置,因此对于一侧而言,临近车外的一侧定义为“外”,临近车中部的一侧定义为“里”,下面结合图2

图3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论述。
[0011]一种小偏置碰撞的传力结构,包括加强板10,加强板10的前板面上固定有吸能盒30,加强板10的后板面分别与上纵梁40、纵梁50以及副车架碰撞杆60的前端固定连接。加强板10的后板面同时与上纵梁40、纵梁50以及副车架碰撞杆60连接,相当于是将这三个传力机构连在一起,大大提高了碰撞传力的稳定性,而且相对于纵梁50来说,上纵梁40更靠近外侧,当发生25%正面小偏置碰撞时,壁障与车辆的接触在纵梁之外,却在上纵梁40的范围之内,两条上纵梁40和前防撞梁形成一个闭环结构,除了提高刚性,还额外增加下路吸能,将冲击力导向更多非碰撞的位置,降低对乘员舱的破坏。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加强板10的板面位于铅垂面内布置,包括用于固定纵梁50的主板11,由于上纵梁40位于纵梁50的外侧,因此主板11的外板边靠近上侧向外延伸有用于固定上纵梁40的外延板12,由于副车架碰撞杆60位于纵梁50的里侧,因此主板11的内板边靠近下侧向下延伸有用于固定副车架碰撞杆60的内延板13。这样就把上纵梁40、纵梁50以及副车架碰撞杆60这三个件固定在同一块加强板10上,按实际情况采用螺栓和焊接方式两种相配合实现连接的可靠性。
[0013]为了进一步增加传力路径,纵梁50的侧边朝向主板11延伸有斜撑梁51,斜撑梁51与纵梁50的侧边焊接、另一端与主板11后板面焊接。
[0014]加强板10的板边设置有翻边14力提高加强板10自身的强度和刚度。
[0015]主板11与纵梁50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减重孔111,减重孔111呈长方形且轮廓小于纵梁50的截面轮廓。在满足安装要求和自设强度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重的效果,满足轻量化要求。
[0016]为了进一步提高传力结构的可靠性,纵梁50和副车架碰撞杆60之间设置有连接板70,这样就可以把纵梁50和副车架碰撞杆60石伟一个整体件了,大大提高了传力的稳定性,防止发生碰撞时的变形,降低对乘员舱的破坏。
[0017]进一步的,吸能盒30包括双吸能盒31和下吸能盒32,且双吸能盒31的位置与纵梁50和斜撑梁51的前端位置对应,下吸能盒32的位置与副车架碰撞杆60的前端位置对应。
[0018]优选的,双吸能盒31的后端与纵梁50和斜撑梁51的前端分置于加强板10同一区域的两侧,下吸能盒32的后端和副车架碰撞杆60的前端分置于加强板10同一区域的两侧。这样碰撞产生的力能够直接传递到上纵梁40、纵梁50以及副车架碰撞杆60上,增加了碰撞结构的稳定性。
[0019]进一步的,双吸能盒31的前端与保险杠横梁20固定,下吸能盒32的前端通过连杆与保险杠横梁20固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偏置碰撞的传力结构,包括加强板(10),其特征在于:加强板(10)的前板面上固定有吸能盒(30),加强板(10)的后板面分别与上纵梁(40)、纵梁(50)以及副车架碰撞杆(60)的前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偏置碰撞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板(10)的板面位于铅垂面内布置,包括用于固定纵梁(50)的主板(11),主板(11)的外板边靠近上侧向外延伸有用于固定上纵梁(40)的外延板(12),主板(11)的内板边靠近下侧向下延伸有用于固定副车架碰撞杆(60)的内延板(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偏置碰撞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纵梁(50)的侧边朝向主板(11)延伸有斜撑梁(51),斜撑梁(51)与纵梁(50)的侧边焊接、另一端与主板(11)后板面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偏置碰撞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主板(11)与纵梁(50)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减重孔(111),减重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登彭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