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957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包括: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下行转发规则。下行转发规则包括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下行转发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功能网元复制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业务的下行报文,通过分别与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对应的两条路径发送第一业务的下行报文。通过该方案,可提高报文传输的可靠性。可提高报文传输的可靠性。可提高报文传输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0001]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1811386638.8,申请日是2018年11月20日,其要求了申请号是201810483377.5,申请日是2018年5月18日的申请的优先权,其要求了申请号是201810291412.3,申请日是2018年4月3日的申请的优先权,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3]第五代(the 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中提出了双连接(dual connection,DC)的机制。双连接机制下的通信系统包括两个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主接入网设备(master RAN,M

RAN)和辅接入网设备(secondary RAN,S

RAN)。
[0004]如图1所示,在双连接机制下,上行/下行报文的传输路径有两条:(1)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M

RAN、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2)UE、S

RAN、UPF、DN。
[0005]以下行报文为例对传输路径进行说明,当UPF网元收到DN发送的下行报文时,按照报文特征进行分发,例如,将符合某特征的报文通过M/>‑
RAN发送至UE,将符合其它特征的报文通过S

RAN发送至UE。也就是说,通过这两条传输路径发送的是不同的报文。
[0006]随着5G的发展,5G网络架构中定义了极高可靠性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场景,主要包括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由于上述URLLC场景多为生命安全或生产安全相关的业务,因此容不得差错。在URLLC场景中,如何利用双连接机制中的双传输路径提高报文传输的可靠性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0008]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下行转发规则。下行转发规则包括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用于指示用户面功能网元复制接收到的第一业务的下行报文,通过分别与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对应的两条路径发送第一业务的下行报文。例如,在双连接的场景下,上述两条路径可以是指用户面功能网元与主基站之间的第一路径,以及,用户面功能网元和辅基站之间的第二路径。在单连接的场景下,上述两条路径可以是指用户面功能网元与基站之间的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
[0009]通过上述方法,对于特定的第一业务(例如,具有高可靠性需求的URLLC业务),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包含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第二接入网隧道信
息的下行转发规则,使得用户面功能网元后续收到第一业务的下行报文后,进行复制,并通过分别与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对应的两条路径发送第一业务的下行报文。这样,提高了第一业务的报文传输的可靠性。
[00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果第一业务是业务流粒度的业务,那么下行转发规则还包括第一业务的业务流标识和会话标识。或者,如果第一业务是会话粒度的业务,那么下行转发规则还包括第一业务的会话标识。因此,对于不同粒度的业务,可提供相应粒度的下行转发规则,使得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实现更加准确高效的报文传输。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基站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触发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的确定。也就是说,基站收到指示信息后,就知道了需要确定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例如,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服务质量参数;切片标识信息;数据网络名称;第一核心网隧道信息和第二核心网隧道信息。
[00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基站发送上行转发规则。上行转发规则包括第一核心网隧道信息和第二核心网隧道信息,用于指示基站复制接收到的第一业务的上行报文,将第一业务的上行报文通过分别与第一核心网隧道信息和第二核心网隧道信息对应的两条路径发送到用户面功能网元。这里的基站指的是单连接场景下的基站。
[0013]类似的,如果第一业务是业务流粒度的业务,那么上行转发规则还包括第一业务的业务流标识和会话标识。或者,如果第一业务是会话粒度的业务,那么上行转发规则还包括第一业务的会话标识。
[00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过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所述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对应的两条路径发送的所述第一业务的下行报文包括第一下行报文和第二下行报文,其中,所述第一下行报文和所述第二下行报文具有相同的序列号,所述第一下行报文还包括第一业务流标识,所述第二下行报文还包括第二业务流标识。
[00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所述第一业务分配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和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和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
[00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上行转发规则,所述上行转发规则用于指示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将具有相同序列号且分别具有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和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的两个上行报文去重。
[00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通过非接入层NAS消息向用户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复制上行报文,得到第一上行报文和第二上行报文,并通过不同的无线承载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报文和所述第二上行报文,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报文和所述第二上行报文具有相同的序列号。例如,所述第一上行报文与所述第一业务流标识对应,所述第二上行报文与所述第二业务流标识对应。
[0018]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基站确定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基站向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用
于下行转发规则的确定。下行转发规则用于指示用户面功能网元复制接收到的第一业务的下行报文并通过分别与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对应的两条路径发送第一业务的下行报文。例如,在双连接的场景下,上述两条路径可以是指用户面功能网元与主基站之间的第一路径,以及,用户面功能网元和辅基站之间的第二路径;基站指的是主基站。在单连接的场景下,上述两条路径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基站接收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位于核心网中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下行转发规则,所述下行转发规则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所述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下行转发规则;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下行转发规则,生成第一下行报文和第二下行报文,分别通过与所述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所述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对应的两条路径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第一下行报文和所述第二下行报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所述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所述基站向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所述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所述基站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触发所述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所述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的确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服务质量参数;切片标识信息;数据网络名称;第一核心网隧道信息和第二核心网隧道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所述基站从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指示信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所述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基站通过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和所述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对应的两条路径接收所述第一下行报文和所述第二下行报文;所述基站对所述第一下行报文和所述第二下行报文去重。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报文和所述第二下行报文具有相同的序列号和相同的业务流标识。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是业务流粒度的业务,所述下行转发规则还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流标识和会话标识;或者,所述第一业务是会话粒度的业务,所述下行转发规则还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会话标识。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隧道信息包括所述基站的第三IP地址和所述基站的第三隧道端点标识,所述第二接入网隧道信息包括所述基站的第四IP地址和所述基站的第四隧道端点标识。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
述下行转发规则,生成第一下行报文和第二下行报文,包括: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下行转发规则在第一协议层复制报文,得到所述第一下行报文和所述第二下行报文,其中,所述第一协议层包括高可靠协议HRP层或通用分组无线系统隧道协议用户面部分GTP

U层。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所述基站发送N2会话管理信息,所述N2会话管理信息包括第一核心网隧道信息和第二核心网隧道信息,所述第一核心网隧道信息和所述第二核心网隧道信息用于触发所述基站复制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业务的上行报文,将所述第一业务的上行报文通过分别与所述第一核心网隧道信息和所述第二核心网隧道信息对应的两条路径发送到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基站从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N2会话管理信息;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核心网隧道信息和所述第二核心网隧道信息,复制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业务的上行报文得到第一上行报文和第二上行报文,并通过与所述第一核心网隧道信息和所述第二核心网隧道信息对应的两条路径向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报文和所述第二上行报文。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从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上行转发规则;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报文和所述第二上行报文;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所述上行转发规则,对所述第一上行报文和所述第二上行报文去重。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报文和所述第二上行报文具有相同的序列号和相同的业务流标识。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是业务流粒度的业务,所述N2会话管理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业务流标识和会话标识;或者,所述第一业务是会话粒度的业务,所述N2会话管理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会话标识。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核心网隧道信息包括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网络协议IP地址和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所述第二核心网隧道信息包括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二IP地址和所述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第二隧道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翠朱方园李岩倪慧辛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