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生物标志物及补阳还五汤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950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是一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生物标志物及补阳还五汤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基因标志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代谢物标志物、或二者组成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在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本研究基于中药复方组分存在着药物相互作用(dr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生物标志物及补阳还五汤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是一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生物标志物及补阳还五汤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缺血性脑卒中(中医学称谓缺血性中风)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生存质量,具有病死率、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均高等特点,其中病死率、发病率、致残率占前三位,致残率与复发率高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缺血性中风约占脑血管病的50%~65%,该病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0003]缺血性中风发病机理复杂,西医内科学对该类疾病治疗仍以抗栓溶栓为主,但易致出血、神经毒性及再闭塞等副作用,疗效待提高。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是通过作用其多个病理环节,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积极干预,治疗该类疾病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特点。
[0004]中医传统诊治缺血性中风多以气虚血瘀病机立论,益气活血法治之,采用经典益气活血方药—补阳还五汤(BYHW)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已取得共识。
[0005]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方):出自于清
·
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黄芪、川芎、赤芍、当归尾、桃仁、地龙、红花组成,有“益气活血”之功,是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经典代表方。
[0006]补阳还五汤颗粒制备:黄芪60g,赤芍9g,当归尾9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地龙9g。按《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原组方和煎法制备,现为本校附院制剂(2001621)。制法:上药由药剂科购置、鉴定,按比例配制,浸泡,煎煮,再煎煮,取液,混合两次药液,浓缩,喷雾干燥,包装,得颗粒剂。10g/袋,一日两次,口服。
[0007]方义:方中重用黄芪(君药)大补脾胃之气,益气活血;当归尾(臣药)长于活血且化瘀不伤血;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均为佐药)助归尾活血祛瘀;地龙(佐药)通经活络。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主治中风气虚血瘀证,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乏力,舌淡,脉弱等。
[0008]许多学者开展了大量的补阳还五汤临床、作用、作用机制及药物物质基础等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已有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分别都是从一个面去证明其作用与作用机理,活性物质鉴定不多,尚无系统分析。方剂通过哪些物质、环节、途径发挥生物效应和最终实现整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目前这些问题已成为中医临床与基础研究的重要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生物标志物。
[0010]一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基因标志物,由Glb1、Aprt、Gmps、Atic、Pde1b、HEXB、Acox1和Hsd17b4组成。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Pcyt1a、DGKI、Gpd1、Aprt、Ak2、ATP2B2、HEXA、Hsd17b12。
[0012]更进一步的,包括20个枢纽基因Aprt、Gmps、Umps、Cat、Glb1、Hexb、Acox1、Hsd17b4、Crat、Prps2、Atic、Arsb、Cyb5r3、Pde1b、Gaa、Anpep、Lap3、Ppp3ca、P4hb、Mapk8。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代谢物标志物。
[0014]一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代谢物标志物,由磷脂酰乙醇胺、3

β

D

半乳糖基

sn

甘油、二酰甘油、胆固醇酯、1

酰基

sn

甘油
‑3‑
磷酸胆碱、1

(5'

磷酸核糖基)
‑5‑
氨基
‑4‑
(N

琥珀酰胺基)

咪唑、5

羟基异尿酸、L

谷氨酰胺、肌苷、次黄嘌呤、三己糖神经酰胺、5,6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2

花生四烯酰甘油组成。
[0015]一种生物标志物,由基因标志物和代谢标志物组成,其中基因标志物由Glb1、Aprt、Gmps、Atic、Pde1b、HEXB、Acox1和Hsd17b4组成;代谢物标志物,由磷脂酰乙醇胺、3

β

D

半乳糖基

sn

甘油、二酰甘油、胆固醇酯、1

酰基

sn

甘油
‑3‑
磷酸胆碱、1

(5'

磷酸核糖基)
‑5‑
氨基
‑4‑
(N

琥珀酰胺基)

咪唑、5

羟基异尿酸、L

谷氨酰胺、肌苷、次黄嘌呤、三己糖神经酰胺、5,6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2

花生四烯酰甘油组成。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生物标志物的应用。
[0017]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基因标志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代谢物标志物、或二者组成的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
[0018]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基因标志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代谢物标志物、或二者组成的生物标志物的制剂在制备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制剂为补阳还五汤。
[0019]本研究基于中药复方组分存在着药物相互作用(drug

drug interaction,DDI)与生物效应相关理论与方法,以补阳还五汤为工具药,复制老年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突出补阳还五汤在复方组分与生物效应相互作用及关联、整合发挥生物效应的研究,并引入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等理论与方法,深入挖掘补阳还五汤的方效相关依据及其生物学基础,为中医药临床合理应用和“精准用药”提供客观依据。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补阳还五汤组共有靶点柱状图。
[0021]图2是重要代谢物的代谢途径图。
[0022]图3是差异表达基因PPI网络图(

表示枢纽基因)。
[0023]图4是ClueGO对潜在靶点的GO富集分析图。
[0024]图5是ClueGO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所有途径的p

value<0.05
[0025]图6是关键代谢物和靶点的化合物

反应



基因网络。六边形、菱形、圆形矩形和圆圈分别代表活性化合物、反应、蛋白质和基因。

六边形代表关键代谢物,

代表关键靶点且是枢纽基因,

代表代表关键靶点但非枢纽基因。
[0026]图7是MCAO模型示意图。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因标志物,由Glb1、Aprt、Gmps、Atic、Pde1b、HEXB、Acox1和Hsd17b4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标志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cyt1a、DGKI、Gpd1、Aprt、Ak2、ATP2B2、HEXA、Hsd17b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因标志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mps、Cat、Hexb、Prps2、Arsb、Cyb5r3、Pde1b、Gaa、Anpep、Lap3、Ppp3ca、P4hb、Mapk8。4.一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代谢物标志物,由磷脂酰乙醇胺、3

β

D

半乳糖基

sn

甘油、二酰甘油、胆固醇酯、1

酰基

sn

甘油
‑3‑
磷酸胆碱、1

(5'

磷酸核糖基)
‑5‑
氨基
‑4‑
(N

琥珀酰胺基)

咪唑、5

羟基异尿酸、L

谷氨酰胺、肌苷、次黄嘌呤、三己糖神经酰胺、5,6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2

花生四烯酰甘油组成。5.一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生物标志物,由基因标志物和代谢标志物组成,其中基因标志物由Glb1、Aprt、Gmps、Atic、Pde1b、HEXB、Acox1和Hsd17b4组成;代谢物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惠芬魏晓玉陈天杭杜海霞万海同何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