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938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基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路基混合料包括如下原料组分:粉砂质泥岩、黏土、膨润土、再生石料、石灰石粉,以及拌合水;所述粉砂质泥岩、黏土、膨润土、再生石料、石灰石粉,以及拌合水的质量比为1:(0.4476~0.4489):(0.0438~0.0454):(0.4975~0.8035):(0.2365~0.3512):(0.2359~0.2889)。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路基混合料形成的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得到提高,还能实现废弃资源再利用,有效解决废弃固料和渣土的建筑垃圾消纳处置难的问题。置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路基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特别地,涉及一种路基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施工中,须破除既有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层;须沿竖直向分段分层地进行基坑土石方开挖至主体结构底部;待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须破除车站主体结构基坑顶外四周和临时施工道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等,将会产生上万吨废弃固料(固料是指沥青混凝土块状粒料和水泥混凝土块状粒料)和渣土(渣土是指基坑土石方开挖后产生的废弃土料)。
[0003]现有废弃固料和渣土的一般处置方式为:露天弃置、建筑垃圾消纳场消纳处置。露天弃置除长时间、大面积占用土地资源外,还将对弃置场周边造成水土流失、污染环境和水源,使土壤变质;而建筑垃圾消纳场消纳处置,需在城市郊区占地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将会给施工企业产生巨额的废弃固料和渣土的消纳处置费用和外弃运输费用,无形增加施工成本。如何将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达到规定要求,如何节地节材、绿色低碳、经济合理地再生利用废弃固料和渣土,将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0004]另外,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公路工程事业。在公路施工中,路基混合料填筑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能够在节约原材料、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路基的质量,从而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但是,现有的路基混合料形成的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路基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废弃固料和渣土的建筑垃圾消纳处置难,露天弃置污染环境、水源、土壤,及现有路基混合料形成的路基强度和稳定性不够的技术问题。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路基混合料,包括如下的原料组分:粉砂质泥岩、黏土、膨润土、再生石料、石灰石粉,以及拌合水;所述粉砂质泥岩、黏土、膨润土、再生石料、石灰石粉,以及拌合水的质量比为1:(0.4476~0.4489):(0.0438~0.0454):(0.4975~0.8035):(0.2365~0.3512):(0.2359~0.2889)。
[0007]进一步地,所述再生石料包括再生沥青混凝土和/或再生水泥混凝土。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再生石料包括再生石料A与再生石料B,所述再生石料A为颗粒粒度为0~4.75mm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再生石料B为颗粒粒度为4.75~15mm的再生沥青混凝土;所述粉砂质泥岩、黏土、膨润土、再生石料A、再生石料B、石灰石粉,以及拌合水的质量比为1:(0.4481~0.4489):(0.0450~0.0454):(0.2235~0.2239):(0.2740~0.2744):(0.3504~0.3512):(0.2359~0.2367)。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再生石料包括再生石料A和再生石料C,所述再生石料A为颗粒粒度为0~4.75mm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再生石料C为颗粒粒度为4.75~25mm的再生沥青混凝土;
所述粉砂质泥岩、黏土、膨润土、再生石料A、再生石料C、石灰石粉,以及拌合水的质量比为1:(0.4477~0.4481):(0.0441~0.0445):(0.3211~0.3219):(0.4808~0.4816):(0.2546~0.2554):(0.2490~0.2498)。
[0010]进一步地,所述再生石料为再生水泥混凝土,所述再生水泥混凝土的颗粒粒度为0~15mm;所述粉砂质泥岩、黏土、膨润土、再生水泥混凝土、石灰石粉,以及拌合水的质量比为1:(0.4476~0.4480):(0.0438~0.0444):(0.6390~0.6398):(0.2365~0.2371):(0.2881~0.2889)。
[0011]进一步地,所述粉砂质泥岩的三轴黏聚力等于0。
[0012]进一步地,所述黏土的三轴黏聚力大于0。
[0013]进一步地,所述石灰石粉包括生产碎石和/或机制砂过程中产生的细粉。
[0014]进一步地,所述膨润土为中黏膨润土,所述中黏膨润土的黏度为35~59MPa
·
s。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路基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1)将膨润土掺入粉砂质泥岩中,得到改良后的粉砂质泥岩;
[0017](2)将黏土掺入所述改良后的粉砂质泥岩中,得到黏性混合土料;
[0018](3)将再生石料、拌合水和石灰石粉掺入所述黏性混合土料中,得到路基混合料。
[001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中,膨润土的细小颗粒填充至粉砂质泥岩颗粒间空隙中,增强了粉砂质泥岩颗粒间黏结力;黏土除进一步增强粉砂质泥岩颗粒间黏结力,使路基混合料结构不被水土流失破坏外,还能有效地避免路基混合料填筑的路基发生变形、开裂等缺陷。再生石料的加入可构建路基混合料骨架结构,除增强路基混合料强度、降低路基混合料压缩性外,还减少路基混合料松铺系数,提高路基混合料压实系数。石灰石粉的加入能降低路基混合料的液限、塑性指数、自由膨胀率。拌合水的加入与石灰石粉、黏性混合土料形成柔软的黏土浆体,增加浆量包裹再生石料颗粒和填充再生石料颗粒间空隙,增强黏结力促使路基混合料各组成材料间黏结密实。同时,石灰石粉又为胶凝材料,具有胶凝作用机理,加速路基混合料的凝结固化形成低强度路基,与路基混合料经机械铺筑、碾压成型强度结合构成高强度路基,既加快路基成型、缩短路基施工工期,又提高路基强度和稳定性。
[0021]本申请提供的路基混合料既能及时处置了因长时间、大面积露天弃置的废弃固料和渣土,减少占用土地资源,规避水土流失、污染环境和水源,使土壤变质;又规避了在城市郊区占地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为施工企业节省了上万吨废弃固料和渣土的消纳处置费用和外弃运输费用。掺入膨润土、石灰石粉改良废弃固料和渣土为合格路基混合料填筑路基,减少对合格路基混合料的需求及其外借运输费用,减少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减少开山取土,保护自然资源;又能就地再生利用废弃固料和渣土,变废为宝,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提高了废弃固料和渣土再生利用率;施工工艺操作简便、便于广泛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为了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3]为了简便,本文仅明确地公开了一些数值范围。然而,任意下限可以与任何上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以及任意下限可以与其它下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同样任意上限可以与任意其它上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此外,尽管未明确记载,但是范围端点间的每个点或单个数值都包含在该范围内。因而,每个点或单个数值可以作为自身的下限或上限与任意其它点或单个数值组合或与其它下限或上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
[0024]在本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基混合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组分:粉砂质泥岩、黏土、膨润土、再生石料、石灰石粉,以及拌合水;所述粉砂质泥岩、黏土、膨润土、再生石料、石灰石粉,以及拌合水的质量比为1:(0.4476~0.4489):(0.0438~0.0454):(0.4975~0.8035):(0.2365~0.3512):(0.2359~0.288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基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石料包括再生沥青混凝土和/或再生水泥混凝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基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石料包括再生石料A与再生石料B,所述再生石料A为颗粒粒度为0~4.75mm的再生沥青混凝土;所述再生石料B为颗粒粒度为4.75~15mm的再生沥青混凝土;所述粉砂质泥岩、黏土、膨润土、再生石料A、再生石料B、石灰石粉,以及拌合水的质量比为1:(0.4481~0.4489):(0.0450~0.0454):(0.2235~0.2239):(0.2740~0.2744):(0.3504~0.3512):(0.2359~0.236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基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石料包括再生石料A和再生石料C,所述再生石料A为颗粒粒度为0~4.75mm的再生沥青混凝土;所述再生石料C为颗粒粒度为4.75~25mm的再生沥青混凝土;所述粉砂质泥岩、黏土、膨润土、再生石料A、再生石料C、石灰石粉,以及拌合水的质量比为1:(0.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胜梁文新胡石卫邹瑜刘世华赵鑫廖纪明向官清何世林邓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