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固定床吸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878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体吸附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固定床吸附器,包括由吸附器本体、吸附剂层、吸附剂支撑格栅及丝网、吸附器气体入口、吸附器气体出口、气体进口延伸管、气体分布器组成,吸附器本体,材质为金属材质或金属衬高分子防腐材质,外形为卧式圆形双椭圆封头。圆封头。圆封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固定床吸附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卧式固定床吸附器,应用于气体(有机气体或无机气体)吸附系统中,属于气体吸附处理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卧式固定床吸附器一般气体进口布置在吸附器的底部,气体出口布置在吸附器的顶部,由于吸附器底部空间狭小,布置进气口后必须抬高吸附器支腿高度,同时吸附器底部进气管道也会阻挡人员通行。因此需要对卧式固定床吸附器的进气口进行改进设计,故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卧式固定床吸附器底部进气所带来的问题,本技术专利设计了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卧式固定床吸附器。通过将进气口移至吸附罐顶部,可实现无需抬高吸附器支腿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在吸附器顶部设置进气口,进气口延伸至吸附器内部,穿过吸附剂层,一直延伸至吸附剂支撑格栅处,气体从吸附器顶部进气口进入后顺着管道进入吸附剂层底部,然后气体穿过吸附剂层,从吸附器顶部出气口排出,从而实现气体从吸附器顶部进入,从吸附器顶部排出的目的。
[0005]进一步,所述吸附剂层,为柱状颗粒活性炭,或为大孔树脂,或为活性氧化铝、或为硅胶,或为沸石分子筛。
[0006]进一步,所述吸附剂支撑格栅及丝网,材质为金属,用于支撑吸附剂。
[0007]进一步,所述吸附器气体入口,用于将气体引入吸附器内部,位于吸附器顶部。
[0008]进一步,所述吸附器气体出口,用于将被吸附剂吸附后的气体排出吸附器,位于吸附器顶部。
[0009]进一步,所述气体进口延伸管,用于将气体引入吸附剂层底部,管子外壁被吸附剂层覆盖。
[0010]进一步,所述气体分布器,呈喇叭状,紧贴在吸附剂支撑格栅及丝网上面,用于将气体均匀分布在吸附剂层下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安装在卧式固定床吸附器中的示意图。
[0012]附图标号说明:
[0013]1.吸附器本体,2.吸附剂层,3.吸附剂支撑格栅及丝网,4.吸附器气体入口,5.吸附器气体出口,6.气体进口延伸管,7.气体分布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15]如图1所示,本技术卧式固定床吸附器,包括吸附器本体1,吸附剂层2,吸附剂支撑格栅及丝网3,吸附器气体入口4,吸附器气体出口5,气体进口延伸管6,气体分布器7。
[0016]工作时,气体从吸附器气体入口4进入吸附器本体1内部,通过气体进口延伸管6、气体分布器7进入吸附剂层2底部,气体折流往上穿过吸附剂层2,气体中的一些物质(有机物或无机物)被吸附剂吸附,吸附后的气体从吸附器气体出口5排出。
[0017]所述吸附器本体1,材质为金属材质或金属衬高分子防腐材质,外形为卧式圆形双椭圆封头。
[0018]所述吸附剂层2,为柱状颗粒活性炭,或为大孔树脂,或为活性氧化铝、或为硅胶,或为沸石分子筛。
[0019]所述吸附剂支撑格栅及丝网3,材质为金属,用于支撑吸附剂。
[0020]所述吸附器气体入口4,用于将气体引入吸附器内部,位于吸附器顶部。
[0021]所述吸附器气体出口5,用于将被吸附剂吸附后的气体排出吸附器,位于吸附器顶部。
[0022]所述气体进口延伸管6,用于将气体引入吸附剂层2底部,管子外壁被吸附剂层覆盖。
[0023]所述气体分布器7,呈喇叭状,紧贴在吸附剂支撑格栅及丝网3上面,用于将气体均匀分布在吸附剂层2下部。
[0024]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而非对本技术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固定床吸附器,由吸附器本体(1)、吸附剂层(2)、吸附剂支撑格栅及丝网(3)、吸附器气体入口(4)、吸附器气体出口(5)、气体进口延伸管(6)、气体分布器(7)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器本体(1),材质为金属材质或金属衬高分子防腐材质,外形为卧式圆形双椭圆封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固定床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层(2),为柱状颗粒活性炭,或为大孔树脂,或为活性氧化铝、或为硅胶,或为沸石分子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固定床吸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支撑格栅及丝网(3),材质为金属,用于支撑吸附剂。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刘景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润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