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流体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82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流体混合器,包括扩压管、连接管和出口管,连接管分别与扩压管、出口管相连;扩压管与第一混合管相连,且连接处扩压管的内径变小,第一混合管上设置第一单向阀;连接管与出口管之间设置多孔混合板,多孔混合板的目数为5~10目;扩压管、出口管内均设置导流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多相混合功能和高效均匀混合的能力;在扩压管末端采用台阶状螺纹接口,可组合安装多个延长管,达到两种及以上流体混合的效果;在最末级的扩压管后安装多孔混合板,可达到高效混合的效果;在入口和出口管内增加导流片,有效提高自掺混度。有效提高自掺混度。有效提高自掺混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流体混合器


[0001]本技术属于流体混合器,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流体混合器。

技术介绍

[0002]流体混合器是基于射流器又称水射器,是利用射流负压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加气加药设备。独特的混合腔室设计,形成强劲的水流与气体或药液混合喷射。加气加药均衡,效率高,产品结构紧凑可靠,维修安装简便,可以随时启停。射流器广泛用于水处理,农业灌溉,臭氧发生器,水净化曝气,加氯消毒设备,化工,水产养殖等行业。
[0003]在一些特殊工况下,需要达到流体混合器内两种流体均匀分散混合的工作条件,目前的混合器的效果不能够满足较高混合度的要求。目前的流体混合器多为两种流体混合,且仅将两种流体汇合为一股流,如若需要均匀混合需要安装额外的混合搅拌装置,安装空间需求较大,两种以上流体混合的混合效果不好,混合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混合两种以上流体、混合效果好的组合式流体混合器。
[0005]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流体混合器,包括扩压管、连接管和出口管,连接管分别与扩压管、出口管相连;扩压管与第一混合管相连,且连接处扩压管的内径变小,第一混合管上设置第一单向阀;连接管与出口管之间设置多孔混合板,多孔混合板的目数为5~10目;扩压管、出口管内均设置导流片。
[0006]进一步地,扩压管与连接管之间设置多孔混合板,产生较好混合均匀度。
[0007]进一步地,导流片与扩压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沿流体进入的方向螺旋设置。导流片与出口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沿流体流出的方向螺旋设置。两组导流片为同向螺旋,增加周向速度,提高混合效果。
[0008]进一步地,连接管与扩压管螺纹连接,连接管与出口管螺纹连接。
[0009]当需要混合的流体种类增加时,为了获得较好的混合效果,扩压管与连接管之间设置延长管和第二混合管,延长管与第二混合管螺纹连接,且连接处延长管的内径变小。第二混合管上设置第二单向阀。扩压管与延长管的连接处、延长管与连接管的连接处均设置多孔混合板,产生较好混合均匀度。扩压管与延长管螺纹连接,连接管与延长管螺纹连接。
[0010]工作原理:主流体进入吸入室,通过导流片增加周向速度,流过喉部缩小流通面积,出现流速增加现象,高速流动的流体附近会产生低压,从而产生吸附作用。需混合的流体通过第一混合管、第二混合管流入进行混合。在扩压管末端可再次连接延长管,同理进行混合,继续流经多孔混合板,进行进一步均匀混合,在出口管内经过导流片的作用增加周向速度,提高自掺混度,最终达到高效混合效果。
[0011]有益效果: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具有多相混合功能和高效均匀混合的能力;在扩压管末端采用台阶状螺纹接口,可组合安装多个延长管,达到两种及
以上流体混合的效果;在最末级的扩压管后安装多孔混合板,可达到高效混合的效果;在入口和出口管内增加导流片,有效提高自掺混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图;
[0013]图2是本技术连接管2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多孔混合板6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组合式流体混合器的扩压管1沿轴向喉部截面积最小处为进气口,进气口与第一混合管4相联通,第一混合管4与扩压管1轴向垂直。第一混合管4上有第一单向阀5,使得流体单向流入混合器,沿喉部轴线方向继续向前,向扩压管1的右侧直径变大处流出。在扩压管1、连接管2末端的台阶最内侧均放入圆形的多孔混合板6,产生较好混合均匀度。扩压管1的内壁上固连一组导流片7,出口管3的管壁内壁上固连一组导流片7,两组导流片7为同向螺旋,增加周向速度,提高混合效果。
[0019]如图2,连接管2进口、末端均为台阶状结构带有螺纹连接,扩压管1末端、出口管3进口也为台阶状结构带有螺纹连接,该同一设计保证接口处的统一,使得混合器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组合和装配,具有高效、便捷和组合式的特点。
[0020]如图3,根据需要可放入不同目数的多孔混合板6以适应不同工况需求。在深层混合的工况需求下使用高目数多孔混合板6;需要常规混合的工况需求下可使用低目数多孔混合板6,与连接管2进行组合。同时如果需要更深层的混合,可使用多个高目数、多层的多孔混合板6与连接管2进行组合串联,保证出口处的混合均匀度。第一种多孔混合板6的目数为10,第二种多孔混合板6目数为5,为保证流动阻力不能过大,孔板的目数不能过大。
[0021]主流体进入吸入室,通过导流片7增加周向速度,流过喉部缩小流通面积,出现流速增加现象,高速流动的流体附近会产生低压,从而产生吸附作用。需混合的流体通过第一混合管4流入进行混合。流经两层多孔混合板6,进行进一步均匀混合,在出口管3内经过导流片7的作用增加周向速度,提高自掺混度,最终达到高效混合的效果。
[0022]实施例2
[0023]如图4~5,当有三种流体需要混合时,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一组延长管8。扩压管1、延长管8、连接管2、出口管3自左向右依次螺纹固定连接。延长管8沿轴向喉部截面积最小处为进气口,延长管8的进气口轴向垂直方向上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第二混合管9,第二混合管9上有第二单向阀10,使得流体单向流入延长管8,沿喉部轴线方向继续向前,到连接管2。延长管8的末端的台阶最内侧放入圆形的多孔混合板6。延长管8前端、末端均为台阶状结构带有螺纹连接,当有更多种流体需要混合时,可将多个延长管8通过螺纹同向串联,分别通过各个第二混合管9混入流体,达到多种流体混合的效果。
[0024]主流体进入吸入室,通过导流片7增加周向速度,流过喉部缩小流通面积,出现流
速增加现象,高速流动的流体附近会产生低压,从而产生吸附作用。需混合的第一种流体通过第一混合管4流入扩压管1,需混合的第二种流体通过第二混合管9流入延长管8,进行混合,流经多孔混合板6,在出口管3内经过导流片7的作用增加周向速度,提高自掺混度,最终达到高效混合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流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压管(1)、连接管(2)和出口管(3),所述连接管(2)分别与扩压管(1)、出口管(3)相连;所述扩压管(1)与第一混合管(4)相连,且连接处扩压管(1)的内径变小,所述第一混合管(4)上设置第一单向阀(5);所述连接管(2)与出口管(3)之间设置多孔混合板(6),所述多孔混合板(6)的目数为5~10目;所述扩压管(1)、出口管(3)内均设置导流片(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流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压管(1)与连接管(2)之间设置多孔混合板(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流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7)与扩压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沿流体进入的方向螺旋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流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7)与出口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沿流体流出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晓迪胡瑜王锁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