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防撞击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71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充电桩技术领域的一种移动式防撞击充电桩,包括壳体、固定块、安装块、第一安装箱、第二安装箱、充电装置和控制屏,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壁中间,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中间,所述第一安装箱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后侧壁下侧,所述第二安装箱插接在所述壳体的后侧壁下侧,所述充电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腔顶部,该移动式防撞击充电桩,结构设计合理,避免了光线较差时车辆撞击到充电桩,导致充电桩装置的损坏,提高了对充电桩装置的保护,避免了电感模块等元件热量快速且大量地产生,导致电子元件的烧毁,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提高了充电桩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高了充电桩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高了充电桩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防撞击充电桩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桩
,具体为一种移动式防撞击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车辆的不断发展,现阶段通过电力驱动的车辆越来越多,由于车辆的增加,为了便于对车辆进行充电,随之出现了大量的充电桩,充电桩的功能就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
[0003]充电桩装置使用时需要车辆靠近,在光线较差时存在车辆撞击到充电桩的情况,造成充电桩装置的损坏,不利于对充电桩装置的保护,并且充电桩装置使用时,电感模块等元件热量快速且大量地产生,不及时散出会导致电子元件的烧毁,甚至引发安全事故,不利于充电桩装置使用时的安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移动式防撞击充电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防撞击充电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在光线较差时存在车辆撞击到充电桩的情况,电感模块等元件热量快速且大量地产生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防撞击充电桩,包括壳体、固定块、安装块、第一安装箱、第二安装箱、充电装置和控制屏,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前侧壁中间,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中间,所述第一安装箱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后侧壁下侧,所述第二安装箱插接在所述壳体的后侧壁下侧,所述充电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腔顶部,所述控制屏固定连接在所述充电装置的前侧壁上侧,且所述控制屏前端贯穿所述壳体的内腔前侧壁上侧,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壳体的底部中间镶嵌有第一防尘网,所述壳体的后侧壁上侧镶嵌有第二防尘网,所述固定块的前侧壁上侧插接有红外发射器,所述固定块的前侧壁下侧插接有红外接收器,所述第二安装箱的后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机,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二安装箱的内腔前侧壁中间和所述第一安装箱的后侧壁中间,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箱的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套接有风轮。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壳体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安装块的前侧壁左侧插接有扬声器,所述安装块的前侧壁右侧插接有警示灯。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第一安装箱的顶部和底部中间开有通孔。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充电装置的后侧壁中间插接有第一散热板,所述充电装置的底部中间插接有
第二散热板,所述充电装置的前侧壁下侧插接有充电口,且所述充电口前端贯穿所述壳体的内腔前侧壁上侧,并延伸至其外部。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控制屏电性连接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扬声器、警示灯、电机和充电装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该移动式防撞击充电桩,利用红外发射器照射出的光线,照射到车辆后反射至红外接收器,检测出车辆与充电桩装置的距离,当车辆与充电桩装置的距离过近时,通过扬声器发出语音提示,同时闪烁警示灯,提示驾驶人员,避免了光线较差时车辆撞击到充电桩,导致充电桩装置的损坏,提高了对充电桩装置的保护。
[0018]2、该移动式防撞击充电桩,充电桩装置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板以及第二散热板传出,同时电机带动风轮转动,产生气流带动壳体内部的空气流动,提高第一散热板以及第二散热板的散热效果,避免了电感模块等元件热量快速且大量地产生,导致电子元件的烧毁,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提高了充电桩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移动式防撞击充电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移动式防撞击充电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移动式防撞击充电桩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移动式防撞击充电桩的图3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00、壳体;110、万向轮;120、第一防尘网;130、第二防尘网;200、固定块;210、红外发射器;220、红外接收器;300、安装块;310、扬声器;320、警示灯;400、第一安装箱;410、通孔;500、第二安装箱;510、电机;520、风轮;600、充电装置;610、第一散热板;620、第二散热板;630、充电口;700、控制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防撞击充电桩,提高了对充电桩装置的保护,提高了充电桩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请参阅图1

4,包括壳体100、固定块200、安装块300、第一安装箱400、第二安装箱500、充电装置600和控制屏700;
[0028]请再次参阅图1

4,壳体100的底部中间镶嵌有第一防尘网120,壳体100的后侧壁上侧镶嵌有第二防尘网130,壳体100用于连接安装固定块200、安装块300、第一安装箱400、第二安装箱500、充电装置600和控制屏700,第一防尘网120和第二防尘网130用于避免壳体100内部进入灰尘;
[0029]请参阅图1

3,固定块200的前侧壁上侧插接有红外发射器210,固定块200的前侧壁下侧插接有红外接收器220,固定块200固定连接在壳体100的前侧壁中间,利用红外发射器210照射出的光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防撞击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固定块(200)、安装块(300)、第一安装箱(400)、第二安装箱(500)、充电装置(600)和控制屏(700),所述固定块(200)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00)的前侧壁中间,所述安装块(300)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00)的顶部中间,所述第一安装箱(400)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00)的内腔后侧壁下侧,所述第二安装箱(500)插接在所述壳体(100)的后侧壁下侧,所述充电装置(600)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00)的内腔顶部,所述控制屏(700)固定连接在所述充电装置(600)的前侧壁上侧,且所述控制屏(700)前端贯穿所述壳体(100)的内腔前侧壁上侧,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壳体(100)的底部中间镶嵌有第一防尘网(120),所述壳体(100)的后侧壁上侧镶嵌有第二防尘网(130),所述固定块(200)的前侧壁上侧插接有红外发射器(210),所述固定块(200)的前侧壁下侧插接有红外接收器(220),所述第二安装箱(500)的后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机(510),且所述电机(510)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二安装箱(500)的内腔前侧壁中间和所述第一安装箱(400)的后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百广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