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垛式开槽的空腔结构生态吸音屏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59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0
一种组合垛式开槽的空腔结构吸音屏障,涉及一种降噪技术领域,由两段或两段以上吸音屏障墙体单元组合而成,吸音屏障墙体单元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隔声层、吸音层,吸音层为垛式结构板,该垛式结构板由平面板以及位于平面板前端的内含有空腔的垛一体构成;各吸音屏障墙体单元组合在一起整体上形成齿条状吸音屏障,相邻两段吸音屏障墙体单元的垛与垛之间形成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整体上形成齿条状吸音屏障,可有效增大吸收噪音的表面积;垛与垛之间形成凹槽,可增加漫反射,使得噪音反复在垛间传播而被吸音层吸收,吸音效果较好;本吸音屏障还可提高中低频段的降噪性能,具有生产成本低、可改善美观形式和功能单一的问题、稳定性好等特点,易于推广使用。易于推广使用。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垛式开槽的空腔结构生态吸音屏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降噪
,特别是一种组合垛式开槽的空腔结构生态吸音屏障。

技术介绍

[0002]吸音屏障是舒缓噪音的方法之一,也是缓和道路,铁路和工业噪音源等噪音的最有效的方法。目前的吸音屏障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0003]1.在交通领域,由于现有声屏障多为平面形式,其吸收噪音的面积和增强墙体表面对噪音的漫反射效果仍有待改善。
[0004]2.我国现有交通声屏障较多为隔声,少数具备一定的吸音性能,但普频段吸声性能整体较弱。特别是列车近轨噪音或机动车行驶速度在200km/h以下时,交通噪音多集中在中低频段200Hz

500Hz,而现有声屏障的中低频段降噪效果较弱,无法实现较好的普频段降噪效果。
[0005]3.现有声屏障普遍采用多种材料组合使用以实现普频段的降噪,特别是现有材料大多采用金属、橡胶等吸声材料,往往需要通过多道工序加工生产不同形状的声屏障。如铝板声屏障,不仅需要制板、冲压制孔、涂刷防锈漆等多道工序,而且后期维护成本较高。总之,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所用材料成本较高。
[0006]4.现有声屏障多为平面形式,基本无绿化的空间,且功能只有隔音或降噪,其美学形式和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垛式开槽的空腔结构生态吸音屏障,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吸音效果有待改善、无法实现较好的普频段降噪效果的不足之处。
[0008]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垛式开槽的空腔结构吸音屏障,由两段或两段以上吸音屏障墙体单元组合而成,所述的吸音屏障墙体单元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隔声层、吸音层,所述的吸音层为垛式结构板,该垛式结构板由平面板以及位于平面板前端的内含有空腔的垛一体构成;两段或两段以上吸音屏障墙体单元组合在一起整体上形成齿条状吸音屏障,相邻两段吸音屏障墙体单元的垛与垛之间形成可增加漫反射的凹槽。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隔声层由高密度混凝土压制而成;所述的吸音层由吸音陶粒混凝土压制而成。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吸音屏障墙体单元的长度L1为400

2000mm,高度H为400

2000mm。
[0011]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吸音层的平面板厚度D2为50

200mm,吸音层的垛的厚度D3为100

300mm,该吸音层厚度大于隔声层厚度,所述的隔声层厚度D1不大于100 mm。
[0012]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垛至吸音屏障墙体单元两侧端面的间距分别为L2=300

500mm。
[0013]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空腔到垛两侧端面的间距分别为F1=35

50mm,空腔到垛前侧端面的间距为F2=40

60mm,空腔至隔声层的间距为F3=0

50mm,空腔至吸音屏障墙体单元顶端端面的间距为F4=25

100mm,空腔至吸音屏障墙体单元底端端面的间距为F5=0

100mm。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垛内均布设置有用于加强垛强度的纤维筋。
[0015]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垛与垛之间形成的凹槽内种植有植物,植物选用落叶乔木、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灌木和常绿乔木。
[0016]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凹槽通过粘接或插销固定连接有植物格栅,该植物格栅采用自带滴灌系统的垂直绿化墙。
[0017]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该吸音屏障的性能参数为:降噪系数NRC≥0.85,吸音层抗压强度≥16Mpa,吸音层抗折强度≥4Mpa,隔声层抗压强度≥85Mpa,隔声层抗折强度≥6Mpa。
[0018]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之一种组合垛式开槽的空腔结构生态吸音屏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吸音效果好
[0020]本技术为进一步扩大吸音屏障吸收噪音的表面积以及增强噪音在结构表面漫反射的效果,提出一种类似垛的表面形式,即本技术由两段或两段以上吸音屏障墙体单元组合而成,吸音屏障墙体单元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吸音层、隔声层,其中吸音层为垛式结构板,该垛式结构板由平面板以及位于平面板前端的内含有空腔的垛一体构成;两段或两段以上吸音屏障墙体单元组合在一起整体上形成齿条状吸音屏障,可有效增大吸收噪音的表面积;另外,本技术相邻两段吸音屏障墙体单元的垛与垛之间形成凹槽,相较平面形式,当噪音进入由垛间形成的开槽时,会进一步增加漫反射,使得噪音反复在垛间传播,被屏障吸声材料所吸收。
[0021]2. 普频段降噪能力强
[0022]为尽可能地提高吸音屏障的普频段降噪性能,特别是解决现有声屏障在中低频段降噪效果弱的问题,本技术一方面,在吸音层的垛中采用空腔结构可提高吸音屏障在中低频段的降噪性能;另一方面,与含空腔的垛临近的平面板,可根据不同场景下的噪音特性,采用不同级配的陶粒材料和调整垛与垛之间平面板的长度和厚度,针对当地场景的高频噪音进行降噪。
[0023]进一步的,本技术的吸音层由吸音陶粒混凝土压制而成,且垛与垛之间形成的凹槽内固定连接有植物格栅, 植物格栅与凹槽组合形成了半密闭空腔,具有降噪的耦合作用。由于植物的绒毛、叶片、枝干等构成不同程度的缝隙,从而对高频噪音具有一定的降噪效果,因此植物与凹槽组合成具有普频段的吸音屏障。
[0024]综上所述,本技术特别加强了中低频段200Hz

500Hz的降噪性能,使得平均吸声系数≥0.85,达到国家I级吸声材料产品要求,安装吸音屏障均能达到10

20dB(A)的降噪效果。空腔结构能够改善吸音屏障的低频段降噪性能,齿条状的表面形式可以增加吸收噪
音的有效面积,绿植可以吸收和反射一定的高频噪音,三者耦合降噪,使得吸音屏障普频段降噪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0025]3. 吸音材料制作简单、生产成本低
[0026]本技术的吸音层由吸音陶粒混凝土压制而成,隔声层由高密度混凝土压制而成,吸音陶粒耐久性优良,可良好维持工作状态10

15年;本技术可由模具定制化制作吸音陶粒混凝土板,模块化组装生产不同类型的吸音屏障,其制作工序及工艺相对简单。因此,在全生命周期范围内,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吸音屏障成本相较现有的金属等制成的声屏障降低10

20%。而且安装吸音屏障施工较为简单便捷,稳定可靠,不需要复杂的地基施工做基础,可以节约施工过程中的很多费用。
[0027]4.可改善吸音屏障美观形式和功能单一的问题
[0028]为改善吸音屏障美观形式和功能单一的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垛式开槽的空腔结构吸音屏障,由两段或两段以上吸音屏障墙体单元组合而成,所述的吸音屏障墙体单元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隔声层(1)、吸音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音层(2)为垛式结构板,该垛式结构板由平面板(201)以及位于平面板(201)前端的内含有空腔(2021)的垛(202)一体构成;两段或两段以上吸音屏障墙体单元组合在一起整体上形成齿条状吸音屏障,相邻两段吸音屏障墙体单元的垛(202)与垛(202)之间形成可增加漫反射的凹槽;所述的吸音层(2)由吸音陶粒混凝土压制而成;所述吸音层(2)的平面板厚度D2为50

200mm,吸音层(2)的垛的厚度D3为100

300mm,该吸音层(2)厚度大于隔声层厚度,所述的隔声层厚度D1不大于100 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垛式开槽的空腔结构吸音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声层(1)由高密度混凝土压制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垛式开槽的空腔结构吸音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屏障墙体单元的长度L1为400

2000mm,高度H为400

200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垛式开槽的空腔结构吸音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垛(202)至吸音屏障墙体单元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杰朱万旭周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