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氢氧化镍/类石墨相氮化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672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氢氧化镍/类石墨相氮化碳(Ni(OH)<subgt;2</subgt;/g‑C<subgt;3</subgt;N<subgt;4</subgt;)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四水合醋酸镍、尿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到g‑C<subgt;3</subgt;N<subgt;4</subgt;的分散液中,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使Ni<supgt;2+</supgt;的浓度为0.083 mol/L;将混合液体移至高温反应釜中水热反应一定时间后,离心分离,所得沉淀冷冻干燥后即可获得Ni(OH)<subgt;2</subgt;/g‑C<subgt;3</subgt;N<subgt;4</subgt;复合电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具有步骤简单、操作参数易于控制、制备成本较低等优点,特别是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倍率和循环性能较纯的Ni(OH)<subgt;2</subgt;电极材料的性能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为Ni(OH)<subgt;2</subgt;电极材料储锂性能的提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氢氧化镍/类石墨相氮化碳(ni(oh)2/g-c3n4)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由于技术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能源消耗急剧增加,清洁、可持续的能源的发展迫在眉睫。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化学电源,具有电压高、比能量高、充放电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化学储能技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和能量密度。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石墨为主,但其存在理论比容量不高(373 mah·g-1),li+扩散系数较低等缺点,难以满足高容量电池的发展需求。因此,开发新型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迫在眉睫。ni(oh)2具有理论比容量高(1735 mah·g-1)、容易制备、制备成本低廉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明显的体积效应和低的导电性导致ni(oh)2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很差,限制了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的应用和发展。类石墨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氢氧化镍/类石墨相氮化碳(Ni(OH)2 /g-C3N4)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氢氧化镍/类石墨相氮化碳(ni(oh)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延伟张佳能姚金环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