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承贤专利>正文

空气压缩机汽缸内的多孔活塞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58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汽缸内的多孔活塞体,尤其是指一种空气压缩机汽缸内的活塞头顶端平面至少设有一固定销,可定位至少一个进气阻片,该进气阻片在邻近其定位区设有至少一折曲段,位于所述折曲段的进气阻片的另一侧为作用区,该作用区可覆盖活塞头顶端平面的至少一个气孔,于气孔外围的活塞头上凹设有一环筒凹槽,其内可纳置有一弹簧,该弹簧的另一端沿着环筒凹槽往上并顶于前述进气阻片背面,所述作用区在背向汽缸顶的背面与前述活塞头的顶端平面形成一小角度开启的通气空间,使汽缸内的压力与外界的大气压力取得平衡。内的压力与外界的大气压力取得平衡。内的压力与外界的大气压力取得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压缩机汽缸内的多孔活塞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压缩机的
,尤其是涉及空气压缩机汽缸内可进行上冲及下冲行程的活塞及活塞头上覆设的进气阻片。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压缩机的主要结构是借由一马达驱动一活塞在汽缸内进行往复式的压缩动作,被压缩的空气则可由汽缸输送至储气座内,再由储气座上的歧管所连接的传输软管连接至待充气物品上,习知活塞在活塞头设有被上下贯穿的空气通道,而活塞头顶平面在空气通道上覆设有一进气阻片,在空气压缩机于停机的状态下,该进气阻片封闭住活塞头的空气通道,当空气压缩机在前次运转后,因活塞头圆形周边设置的O型环以及进气阻片封闭活塞头的空气通道所形成的气密性,使得残余在汽缸内的高压空气无法排出,而当空气压缩机再次启动时,活塞在开始压缩的进程就撞击残留在汽缸内的高压空气,使其瞬间增加空气压缩机的负载及电流窜升,致使空气压缩机寿命折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汽缸内的多孔活塞体,特别是空气压缩机汽缸内的活塞头顶端平面至少设有一固定销,可定位至少一个进气阻片,该进气阻片在邻近其定位区设有至少一折曲段,位于所述折曲段的进气阻片的另一侧为作用区,该作用区可覆盖活塞头顶端平面的至少一个气孔,于气孔外围的活塞头上凹设有一环筒凹槽,其内可纳置有一弹簧,该弹簧的另一端沿着环筒凹槽往上并顶于前述进气阻片背面,所述作用区在背向汽缸顶的背面与前述活塞头的顶端平面形成具有一小角度夹角开启的通气空间,使汽缸内的压力与外界的大气压力取得平衡,让前述进气阻片再次运动时不再有背压阻力使活塞体的上冲、下冲运动更加顺畅且平稳。
[0004]本专利技术另一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汽缸内的多孔活塞体,其中该进气阻片设有一折曲段,该折曲段的实体至少设有一弯折轨线,在使用上该折曲段的多数个弯折轨线可因应空气压缩机的不同大小的输出功率的需求。
[0005]进一步的,空气压缩机所安装的活塞体在其活塞头顶端平面的轴心处定位有所述进气阻片,该进气阻片在近其圆心处设有一圆圈状的所述折曲段,小于该折曲段半径内的片体为所述定位区,大于该折曲段半径的外环片体则为所述作用区,该作用区在背向汽缸顶的背面与所述活塞头的顶端平面形成所述具有一夹角的开启,形成所述通气空间,所述活塞头近外圆周的顶端平面设置有贯穿所述活塞头上下端的气孔,该气孔与所述通气空间相互连通,使汽缸内的压力与外界的大气压力取得平衡,让所述进气阻片再次运动时不再有背压阻力使活塞体的上冲、下冲运动更加顺畅且平稳。
[0006]进一步的,所述气孔在所述活塞头近外圆周的顶端平面呈圆周形排列的多数个相间隔的所述气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进气阻片的定位区中设有一多角穿孔,相对于多角穿孔在活塞头
则设有一多角基座,利用进气阻片的多角穿孔定位在活塞头的多角基座,利用一固定帽套置固定在多角基座顶端所延伸出的圆柱上,令进气阻片牢固地定位在活塞头上,当空气压缩机的活塞体在停机静止状态下,进气阻片的作用区相对该活塞头的气孔呈现开启状态。
[0008]进一步的,在活塞头顶端平面以两个固定销分别固定两个进气阻片的两个定位区,所述两个进气阻片分别具有一所述折曲段,而位于该两个折曲段另一边则为两个作用区,两个作用区可分别覆盖活塞头的两个气孔,两个作用区的背面与活塞头顶端平面形成具有一夹角开启的通气空间。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压缩机于停机的状态下,该活塞头的顶端平面与进气阻片之间形成有一小角度的通气空间,当空气压缩机在运作完毕结束后,该残留在汽缸内的压缩空气可由通气空间经由空气通道排出,使汽缸中的压力与周围大气平衡,致令空气压缩机再次启动后其活塞于上冲行程时不会有额外的阻力,避免瞬间增加的压缩负载及电流窜升,致使活塞在汽缸内进行往复运动时能维持顺畅的压缩效能,且更兼具使用安全性及延长其使用寿命,并能更轻松快速地将待充气物充足气体。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活塞体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活塞体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活塞体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活塞体于汽缸的下冲行程动作压缩空气流通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活塞体上冲行程动作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空气压缩机设置在盒体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进气阻片含有多个弯折轨线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另一活塞体及另一进气阻片的实施例图。
[0011]符号说明:1...盒体10...空气压缩机11...基板12...马达13...汽缸14...传动机构141...曲轴15...储气座16...压力显示表2...活塞头20...顶端平面21...气孔22...多角基座23...圆柱24...O型环
25...固定帽26...环筒凹槽3...顶端平面31...固定销32...进气阻片321...折曲段322...定位区323...作用区33...固定销34...进气阻片341...折曲段342...定位区343...作用区35...气孔351...环筒凹槽36...气孔361...环筒凹槽37...弹簧38...弹簧5...活塞杆51...圆孔6...弹簧7...进气阻片70...折曲段701...弯折轨线702...第二弯折轨线703...第三弯折轨线71...定位区72...作用区73...多角穿孔Z...通气空间θ...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2]请先参阅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压缩机10,该空气压缩机10可设置在舱室、盒体1或其工作所在处,如图6所示盒体1内即是装置有空气压缩机10,其可做为充气效用或者与一补胶器相结合(习知技艺图中未示出)而做补胶充气的效用,该空气压缩机10包括有一提供马达12固定的基板11、一结合在该基板11上的汽缸13,而基板11并可设置空气压缩机10的传动机构14,该传动机构14连接有一活塞体,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5,该活塞体包括有活塞
头2,于活塞头2外周围边安装有一O型环24,该O型环24在空气压缩机10的操作中实现围绕活塞体及汽缸13内表面的持续密封,前述活塞头2的顶端平面20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孔21,于气孔21外围的活塞头2上凹设有一环筒凹槽26,其内可纳置有一弹簧6,该弹簧6的另一端沿着环筒凹槽26往上并顶于前述进气阻片7微微上扬,当活塞体在静止阶段时仍让该进气阻片7的作用区72呈开放。前述活塞头2往下延伸一活塞杆5,该活塞杆5下端设有圆孔51而与传动机构14中的曲轴141相枢固。当马达12的出力轴带动传动机构14的曲轴141进行旋转动作,同时带动活塞体在汽缸13内进行上冲及下冲动作,以产生压缩空气进入储气座15内,再借由输气歧管的设置,使压缩空气可进入压力显示表16,以显示压力,经由输气软管的衔接而得以对待充气的物品进行充气(图中未示出),亦可经由输气软管或是阀门开关作用,得以让轮胎补胶液输至破损轮胎进行补胶及充足胎压的补胎功能(图中未示出),唯其均是目前实施的使用状态,故不予图示也不加以赘述细部的构造,在此合先陈明。
[0013]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压缩机10所安装的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压缩机汽缸内的多孔活塞体,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压缩机汽缸内的活塞头顶端平面设有至少一固定销,定位至少一个进气阻片,该进气阻片在邻近其定位区设有至少一折曲段,位于所述折曲段的进气阻片的另一侧为作用区,该作用区可覆盖活塞头顶端平面的至少一个气孔,远离所述气孔的活塞头上至少设有一个可纳置弹簧的环筒凹槽,该弹簧的另一端顶于所述进气阻片背面,所述作用区在背向汽缸顶的背面与所述活塞头的顶端平面形成具有一夹角开启的通气空间,借由通气空间与气孔相连通,使汽缸内的压力与外界的大气压力取得平衡,让所述进气阻片再次运动时不再有背压阻力使活塞体的上冲、下冲运动更加顺畅且平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汽缸内的多孔活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曲段的实体至少设有一弯折轨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压缩机汽缸内的多孔活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曲段设有多数个弯折轨线可因应空气压缩机的不同大小的输出功率的需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汽缸内的多孔活塞体,其特征在于:空气压缩机所安装的活塞体在其活塞头顶端平面的轴心处定位有所述进气阻片,该进气阻片在近其圆心处设有一圆圈状的所述折曲段,小于该折曲段半径内的片体为所述定位区,大于该折曲段半径的外环片体则为所述作用区,该作用区在背向汽缸顶的背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三周承贤
申请(专利权)人:周承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