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连接器及其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03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浮动连接器及其组合。该浮动连接器包括一中心导电针、包围该中心导电针的一绝缘座、包围在该绝缘座外周的一插接侧导电壳体、可活动地收容在该插接侧导电壳体内的一活动导电壳体、弹性抵靠到该活动导电壳体上端的一弹性元件,以及间隔在该弹性元件和该中心导电针之间的一内导电壳体;该内导电壳体具有一固定部及一活动接触部,该固定部卡固在该插接侧导电壳体和该活动导电壳体的其中之一,该活动接触部弹性抵接该插接侧导电壳体和该活动导电壳体中的另一个。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震动环境中保持实现良好电连接,同时,还可以提高电信号的传输质量,特别适合于高频信号传输的场合。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动连接器及其组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在震动环境中保持良好电连接的浮动连接器及其组合。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技术专利CN210723410U公开了一种多向容差板对板同轴连接器,其包括:外弹性导电组件,其下部与固定端PCB板的第一导电体固定导接,其上部具有可在竖直方向伸缩浮动和/或在竖直方向倾斜浮动的金属外壳;中心弹性导电组件,其同轴装设于外弹性导电组件内,且中心弹性导电组件下部与固定端PCB板的第二导电体固定导接,其上部具有可在竖直方向伸缩浮动的中心导体;绝缘体,其设于该中心弹性导电组件与外弹性导电组件之间,使中心弹性导电组件与外弹性导电组件之间相互绝缘;金属外壳及中心导体上部分别与浮动端PCB板的两个触点形成多向容差的弹性浮动抵压接触,并导接。
[0003]这种多向容差连接器的设计可以减少出现浮动端PCB板与固定端PCB板之间安装过程的对不准和不可靠连接问题,并可提高安装效率。但是在该方案中,一方面,由于设置在中心弹性导电组件与外弹性导电组件的弹性元件之间的绝缘体对信号没有屏蔽作用,中心弹性导电组件所传输的高频信号作用在外弹性导电组件的弹性元件上,容易产生回波造成杂讯的困扰;另一方面,金属底座的厚度由于要保持连接器的结构强度无法做的较薄,材料选择上也偏重于具有较好的刚性而不是较好的弹性,因此金属底座的第一挂台与金属外壳之间维持接触的弹性往往较差,容易发生瞬断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能够在震动环境中保持良好电连接且提高电信号传输质量的浮动连接器及其组合。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浮动连接器,包括:一中心导电针,其包括一上对接元件和一下对接元件;一绝缘座,其将该中心导电针包围固定于其中;一插接侧导电壳体,其包围在该绝缘座的外周,并形成位于该绝缘座下方的一收容腔;一活动导电壳体,其上端可活动地收容在该收容腔内,并从该收容腔向下伸出;一弹性元件,其弹性抵靠到该活动导电壳体的上端;及一内导电壳体,其装设在该收容腔内用于电性连接该插接侧导电壳体和该活动导电壳体,该内导电壳体间隔在该弹性元件与该中心导电针之间;该内导电壳体具有:一固定部,其卡固在该插接侧导电壳体和该活动导电壳体的其中之一;及一活动接触部,其可滑动地弹性抵接到该插接侧导电壳体和该活动导电壳体中的另一个。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浮动连接器,包括一电路板、固定在该电路板上的一连接器底座,以及装设在该连接器底座上的如上所述的浮动连接器;该连接器底座包括一金属柱、包围该金属柱的一绝缘体及固定在该绝缘体的外表面的一外金属壳;其中该金属柱与该中心导电针的下对接元件对接,该外金属壳与该活动导电壳体的下端对接。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浮动连接器,包括一电路板和安装在该电路板上的如上所述的浮动连接器;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一中心触点以及间隔地围绕在该中心触点外侧的一外侧触点;该中心导电针的下对接元件与该中心触点电性连接;该活动导电壳体的下端与该外侧触点电性连接。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浮动连接器中,该内导电壳体通过该固定部和该活动接触部始终保持与该插接侧导电壳体和该活动导电壳体的连接,维持该插接侧导电壳体与该活动导电壳体之间的电连接,从而维持外部电连接通路的稳定性,由于该内导电壳体是独立于该插接侧导电壳体与该活动导电壳体的一独立部件,因此在选材及制造工艺上更为灵活自由,可以更具弹性不容易产生瞬断的问题。基于该内导电壳体的设置,该插接侧导电壳体与该活动导电壳体可以采用间隙配合设计,从而该插接侧导电壳体与该活动导电壳体既可以在上下方向相对滑动,还可以在水平方向发生相对浮动,可以适用于震动等级较高的领域。同时,该内导电壳体间隔在该弹性元件与该中心导电针之间,将该弹性元件与该中心导电针分隔开,内导电壳体可以起到屏蔽作用,从而可以防止通过该中心导电针的高速电信号所发出的电磁辐射作用于该弹性元件上产生不当的反射杂讯,从而提高电信号的传输质量。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组合在特定应用时的示意图。
[0010]图2是图1的正视图。
[0011]图3是图2的A

A剖视图。
[0012]图4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
[0013]图5和图6是图4中连接器底座的两个不同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0014]图7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8和图9是图4中浮动连接器的两个不同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0016]图10是图3中浮动连接器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剖视结构放大图。
[0017]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组合的剖视图,其中,浮动连接器处于压缩状态。
[0018]图12和图13是图11中浮动连接器的两个不同视角的立体分解图,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内导电壳体。
[0019]图14是图12中的内导电壳体的放大图。
[0020]图1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组合的剖视图。
[0021]图16和图17是图15中浮动连接器的两个不同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0022]图18是图16中的内导电壳体的放大图。
[0023]图19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浮动连接器直接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剖视图。
[0024]图20是图19的立体分解图。
[0025]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浮动连接器组合;1、浮动连接器;11、中心导电针;111、上对接元件;112、下对接元件;113、弹簧;114、导电套接件;1141、套接部;1142、弹性接触部;1144、接触臂;12、绝缘座;121、对接腔;122、限位槽;13、插接侧导电壳体;131、第一金属壳;1311、限位凸部;132、第二金属壳;1321、外壁;1322、间隔壁;1323、顶壁;1324、上延伸
壁;1325、限位凸缘;1326、收容腔;1327、间隔腔;14、活动导电壳体;141、凸台;15、弹性元件;16、内导电壳体;160、主体;1601、第一开口;1602、第二开口;161、固定部;1611、固定突片;162、活动接触部;1621、弹臂;163、突缘;17、密封元件;2、连接器底座;21、金属柱;211、焊接部;212、对接部;22、绝缘体;221、本体;222、环抱部;23、外金属壳;231、筒体;232、焊接片;3、电路板;31、中心触点;32、外侧触点;
[0026]400、安装壳体;41、安装腔;42、对接腔;
[0027]600、浮动连接器组合;6、浮动连接器;61、中心导电针;62、绝缘座;623、定位凸缘;63、插接侧导电壳体;631、第一金属壳;632、第二金属壳;6321、外壁;6322、间隔壁;64、活动导电壳体;65、弹性元件;66、内导电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心导电针,其包括一上对接元件和一下对接元件;一绝缘座,其将该中心导电针包围固定于其中;一插接侧导电壳体,其包围在该绝缘座的外周,并形成位于该绝缘座下方的一收容腔;一活动导电壳体,其上端可活动地收容在该收容腔内,并从该收容腔向下伸出;一弹性元件,其弹性抵靠到该活动导电壳体的上端;及一内导电壳体,其装设在该收容腔内用于电性连接该插接侧导电壳体和该活动导电壳体,该内导电壳体间隔在该弹性元件与该中心导电针之间;该内导电壳体具有:一固定部,其卡固在该插接侧导电壳体和该活动导电壳体的其中之一;及一活动接触部,其可滑动地弹性抵接到该插接侧导电壳体和该活动导电壳体中的另一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接侧导电壳体包括一外壁及位于该外壁内部且与该外壁保持一间隔地向下延伸出的一间隔壁;该弹性元件的上端收容在该外壁与该间隔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包括沿该内导电壳体的周向布置的多个固定突片,该固定突片卡固在该插接侧导电壳体的间隔壁上;该活动接触部包括沿周向布置的多个弹臂,各个弹臂是可滑动地弹性抵接到该活动导电壳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内导电壳体固定在该间隔壁的内表面,该固定突片向外突伸并卡固到该间隔壁;该弹性元件的上端抵顶在该插接侧导电壳体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内导电壳体固定在该间隔壁和该外壁之间,该固定突片向内突伸并与该间隔壁的外表面卡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锋
申请(专利权)人:莫列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