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压能力强的模压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798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压能力强的模压托盘,包括承压板,承压板背面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脚,承压板背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脚,承压板背面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脚,承压板正面在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第二支撑脚与第三支撑脚中间均开设有弧形加强筋,在承压板的正面中部开设有横向加强筋,承压板的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竖向加强筋。该承压能力强的模压托盘,设置有弧形加强筋、横向加强筋与竖向加强筋,三种加强筋的配合使承压板的承压能力更强,同时设置有三个相同的支撑脚,将三个支撑脚的内部结构进行改进,多个该托盘可以堆叠更加稳定和尽量减少空间的前提下,设置有四个加固支撑板和四个耐磨胶垫,保证该托盘的承压能力。承压能力。承压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压能力强的模压托盘


[0001]本技术涉及模压托盘
,具体为一种承压能力强的模压托盘。

技术介绍

[0002]托盘是堆放货物的载体,作为与集装箱类似的一种集装设备,托盘现已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等领域,托盘作为物流运作过程中重要的装卸、储存和运输设备,与叉车配套使用在现代物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传统托盘采用实木为原料,消耗的木材多,不利于环境保护,生产成本高,而模压托盘用的原材料是刨花木屑、植物秸秆等,是整体结构,面板和9个支撑脚一次模压成型,托盘板上表面平整光滑,可满足各种货物的运输,下表面设有加强筋,板面纵横受力均衡,九个脚分布能满足铲车四向插入,属平面四向进叉单面托盘。
[0003]现有的模压托盘设置的加强筋结构较少,托盘支撑脚由于需要在堆放该托盘时减少空间,设置为空心的支撑脚,会使模压托盘的承压能力受到限制,同时加强筋上表面为凹陷的形状和托盘支撑脚内部的空间在下雨天,或者有水的环境中会存水而无法排出的情况,导致模压托盘的使用寿命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压能力强的模压托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承压能力强的模压托盘,包括承压板,所述承压板背面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脚,所述承压板背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脚,所述承压板背面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脚,所述承压板正面在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第二支撑脚与第三支撑脚中间均开设有弧形加强筋,所述在承压板的正面中部开设有横向加强筋,所述承压板的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竖向加强筋。
[0006]所述承压板包括承压板主体、防水层、耐磨层,所述承压板主体固定连接与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与第三支撑脚的正面,所述防水层固定连接于承压板主体的正面,所述耐磨层固定连接于防水层的正面。
[0007]所述第一支撑脚包括支撑脚主体、限位插槽、漏水孔、加固支撑板、耐磨脚垫,所述支撑脚主体固定连接于承压板主体的背面,所述支撑脚主体内部开设有限位插槽,所述漏水孔开设于支撑脚主体的底部中间,所述加固支撑板固定连接于限位插槽的内壁,所述耐磨脚垫固定连接于支撑脚主体的底部外侧。
[0008]优选的,所述承压板主体、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和第三支撑脚的材质均为木质纤维复合板,所述防水层厚度为2mm,所述耐磨层的材质为耐磨橡胶,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4mm。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与第三支撑脚内部结构和规格均相同,所述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与第三支撑脚数量均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与
第三支撑脚在承压板的背面分别呈左、中、右等间距排布。
[0010]优选的,所述加固支撑板和耐磨脚垫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加固支撑板分别固定连接于限位插槽内壁的左侧、右侧、前侧与后侧,四个所述耐磨脚垫分别固定连接于支撑脚主体底部的前侧、后侧、左侧与右侧,所述耐磨脚垫的材质为耐磨橡胶。
[0011]优选的,所述弧形加强筋、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的上表面均为凹面结构,所述弧形加强筋、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的下表面均为凸面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弧形加强筋的数量为八个,所述承压板主体上部的四个弧形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承压板主体下部的四个弧形加强筋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脚和第三支撑脚的正面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横向加强筋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横向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八个弧形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竖向加强筋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竖向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八个所述横向加强筋的中部固定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该承压能力强的模压托盘,设置有八个弧形加强筋、八个横向加强筋与四个竖向加强筋,三种加强筋的配合使承压板的承压能力更强,同时设置有三个相同的支撑脚,将三个支撑脚的内部结构进行改进,在多个该托盘可以堆叠更加稳定和尽量减少空间的前提下,设置有四个加固支撑板和四个耐磨胶垫,可以保证该托盘的承压能力。
[0016]2、该承压能力强的模压托盘,设置有防水层和漏水孔,防水层可以防止该托盘的承压板受潮减少使用寿命,漏水孔配合三种加强筋上表面的凹面形状,可以将该托盘的上表面存水导入三个支撑脚内部的限位插槽内部由漏水孔将水排出,可以防止托盘存水无法排出受潮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整体正面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整体背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结构整体俯视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结构第一支撑脚示意图。
[0021]图中:1承压板、11承压板主体、12防水层、13耐磨层、2第一支撑脚、 21支撑脚主体、22限位插槽、23漏水孔、24加固支撑板、25耐磨脚垫、3 第二支撑脚、4第三支撑脚、5弧形加强筋、6横向加强筋、7竖向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承压能力强的模压托盘,包括承压板1,承压板1背面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脚2,承压板1背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脚3,承压板1背面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脚4,承压板1正面在第一支撑脚2与第二支撑
脚3、第二支撑脚3与第三支撑脚4 中间均开设有弧形加强筋5,第一支撑脚2、第二支撑脚3与第三支撑脚4内部结构和规格均相同,第一支撑脚2、第二支撑脚3与第三支撑脚4数量均为三个,三个第一支撑脚2、第二支撑脚3与第三支撑脚4在承压板1的背面分别呈左、中、右等间距排布,在承压板1的正面中部开设有横向加强筋6,承压板1的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竖向加强筋7,弧形加强筋5、横向加强筋6和竖向加强筋7的上表面均为凹面结构,弧形加强筋5、横向加强筋6和竖向加强筋7的下表面均为凸面结构,横向加强筋6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横向加强筋6的两端分别与八个弧形加强筋5固定连接,竖向加强筋7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竖向加强筋7的两端分别与八个横向加强筋6的中部固定连接,该承压能力强的模压托盘,设置有八个弧形加强筋5、八个横向加强筋6与四个竖向加强筋7,三种加强筋的配合使承压板1的承压能力更强,同时设置有三个相同的支撑脚,将三个支撑脚的内部结构进行改进,在多个该托盘可以堆叠更加稳定和尽量减少空间的前提下,设置有四个加固支撑板24和四个耐磨胶垫 25,可以保证该托盘的承压能力。
[0024]承压板1包括承压板主体11、防水层12、耐磨层13,承压板主体11固定连接与第一支撑脚2、承压板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压能力强的模压托盘,包括承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1)背面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脚(2),所述承压板(1)背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脚(3),所述承压板(1)背面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脚(4),所述承压板(1)正面在第一支撑脚(2)与第二支撑脚(3)、第二支撑脚(3)与第三支撑脚(4)中间均开设有弧形加强筋(5),所述在承压板(1)的正面中部开设有横向加强筋(6),所述承压板(1)的正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竖向加强筋(7); 所述承压板(1)包括承压板主体(11)、防水层(12)、耐磨层(13),所述承压板主体(11)固定连接与第一支撑脚(2)、第二支撑脚(3)与第三支撑脚(4)的正面,所述防水层(12)固定连接于承压板主体(11)的正面,所述耐磨层(13)固定连接于防水层(12)的正面; 所述第一支撑脚(2)包括支撑脚主体(21)、限位插槽(22)、漏水孔(23)、加固支撑板(24)、耐磨脚垫(25),所述支撑脚主体(21)固定连接于承压板主体(11)的背面,所述支撑脚主体(21)内部开设有限位插槽(22),所述漏水孔(23)开设于支撑脚主体(21)的底部中间,所述加固支撑板(24)固定连接于限位插槽(22)的内壁,所述耐磨脚垫(25)固定连接于支撑脚主体(21)的底部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压能力强的模压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主体(11)、第一支撑脚(2)、第二支撑脚(3)和第三支撑脚(4)的材质均为木质纤维复合板,所述防水层(12)厚度为2mm,所述耐磨层(13)的材质为耐磨橡胶,所述耐磨层(13)的厚度为4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压能力强的模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亮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格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