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705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仪表盘,包括:电路板,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光源及若干第二光源;显示面板,包括刻度指示区及若干位于刻度指示区的相邻两个刻度框之间的显示栅格;导光支架,包括第一反射部、第二反射部及设置在第二反射部上的若干导光腔体,第一反射部位于第二反射部的中心,相邻两个导光腔体之间具有间距;第一反射部用于将来自第一光源的光反射至第二反射部上,第二反射部用于将光均匀反射至刻度指示区;第二光源根据仪表盘的指针的转动角度进行点亮,导光腔体、第二光源及显示栅格一一对应,导光腔体用于将来自第二光源的光导入对应的显示栅格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仪表盘指示状态单一且易误读的问题,提高了仪表盘的显示丰富性。提高了仪表盘的显示丰富性。提高了仪表盘的显示丰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仪表盘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仪表
,尤其涉及一种仪表盘。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代步工具,汽车内的仪表盘通常用于显示汽车发动机的转数、汽车行驶速度、汽车油箱内油量等,但现有的仪表盘大多通过指针进行状态指示,表现形式单一且不形象,容易误读,对使用安全带来潜在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仪表盘,解决了仪表盘指示状态单一且易误读的问题,使状态指示图像化,减少因误读带来的潜在风险。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仪表盘,包括:
[0005]电路板,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光源及若干第二光源;
[0006]显示面板,包括刻度指示区及若干位于所述刻度指示区的相邻两个刻度框之间的显示栅格;
[0007]导光支架,包括第一反射部、第二反射部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反射部上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若干导光腔体,所述第一反射部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部的中心,相邻两个所述导光腔体之间具有间距;
[0008]所述第一反射部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光源的光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部上,所述第二反射部用于将光均匀反射至所述刻度指示区;
[0009]所述导光腔体、所述第二光源及所述显示栅格一一对应,所述导光腔体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光源的光导入对应的所述显示栅格内。
[0010]可选的,所述第二光源根据所述仪表盘的指针的转动角度进行点亮,以与所述指针同步动态显示仪表信息。
[0011]可选的,所有所述显示栅格沿周向分为至少两个栅格组,每个所述栅格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显示栅格,不同所述栅格组的显示栅格的内壁上印刷的颜色不同。
[0012]可选的,同一所述栅格组的显示栅格的内壁上印刷的颜色相同或呈渐变色。
[0013]可选的,所有所述第一光源为同时点亮或同时熄灭。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反射部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反射部的内侧壁上对应设置有环形的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光源的光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面上,所述第二反射面用于将光均匀反射至所述刻度指示区。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反射部呈漏斗状,所述第二反射部呈碗状。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反射部与所述第二反射部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连接。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光源及所述第二光源均为LED灯。
[0018]可选的,所述导光支架与所述电路板及所述显示面板卡扣连接。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仪表盘,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0020]1)通过在电路板与显示面板之间设置导光支架,所述电路板上第一光源的光经所述导光支架上的第一反射部及第二反射部多次反射后均匀进入所述显示面板的刻度指示区以点亮所述刻度指示区,所述第二光源的光经所述导光腔体导入对应的所述显示栅格内,解决了仪表盘指示状态单一且易误读的问题,减少了因误读带来的潜在风险,提高了仪表盘的显示丰富性;
[0021]2)所述第二光源根据所述仪表盘的指针的转动角度进行点亮,以与所述指针同步动态显示仪表信息,使状态指示图像化,提升了信息的可读性。
[0022]3)所述显示栅格的内壁上印刷有不同颜色,以指示不同的状态信息,使状态指示图像化、彩色化,提高了信息的可读性,减少了因误读带来的潜在风险。
附图说明
[0023]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仪表盘的剖视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仪表盘的爆炸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支架的剖面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光通道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0029]附图中:
[0030]10

电路板;11

第一光源;12

第二光源;20

显示面板;21

刻度框;22

显示栅格;30

导光支架;31

第一反射部;32

第二反射部;33

导光腔体;34

连接部;40

指针;51

第一卡槽;52

第二卡槽;61

第一卡扣;62

第二卡扣;
[0031]310

第一反射面;320

第二反射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0033]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仪表盘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仪表盘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支架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光通
道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0035]请参照图1

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仪表盘,包括:
[0036]电路板10,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光源11及若干第二光源12;
[0037]显示面板20,包括刻度指示区及若干位于所述刻度指示区的相邻两个刻度框21之间的显示栅格22;
[0038]导光支架30,包括第一反射部31、第二反射部32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反射部32上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若干导光腔体33,所述第一反射部31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部32的中心,相邻两个所述导光腔体33之间具有间距;
[0039]所述第一反射部31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光源11的光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部32上,所述第二反射部32用于将光均匀反射至所述刻度指示区;
[0040]所述导光腔体33、所述第二光源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光源及若干第二光源;显示面板,包括刻度指示区及若干位于所述刻度指示区的相邻两个刻度框之间的显示栅格;导光支架,包括第一反射部、第二反射部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反射部上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若干导光腔体,所述第一反射部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部的中心,相邻两个所述导光腔体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第一反射部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一光源的光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部上,所述第二反射部用于将光均匀反射至所述刻度指示区;所述导光腔体、所述第二光源及所述显示栅格一一对应,所述导光腔体用于将来自所述第二光源的光导入对应的所述显示栅格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根据所述仪表盘的指针的转动角度进行点亮,以与所述指针同步动态显示仪表信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显示栅格沿周向分为至少两个栅格组,每个所述栅格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显示栅格,不同所述栅格组的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本乐张琳张善睿邓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谷电子无锡有限公司泺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北谷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