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细胞的培育培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704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细胞的培育培养设备,所述培育箱主体正面铰接有密封箱门,所述培育箱主体底部设置有底部支撑箱,所述培育箱主体底端中部嵌入安装有底部驱动圆盒,所述底部驱动圆盒内侧中部通过转轴安装有驱动底桨,所述驱动底桨顶端中部对应培育箱主体内侧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中心驱动竖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滑移弯板的往复滑动带动培养皿进行竖直方向的微量振动,进一步提高了培养皿内部培养液的流动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培养皿内生物细胞扩散的效率,同时由于每个独立安装槽盒均为独立安装,依次可对不同独立安装槽盒内部的培养皿进行不同频率的振动,以便于对比不同环境对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拓展了培养设备的功能。拓展了培养设备的功能。拓展了培养设备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细胞的培育培养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细胞的培育培养
,具体为一种生物细胞的培育培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细胞培养是指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使之生存、生长、繁殖并维持主要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细胞培养也叫细胞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正规名词为细胞培养技术,不论对于整个生物工程技术,还是其中之一的生物克隆技术来说,细胞培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大规模克隆,在生物细胞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生物细胞培育培养设备;
[0003]但是目前培养设备在进行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往往仅能进行静态培养,使得细胞在培养皿中无法进行有效的扩散,进而降低了细胞扩散的速度,同时由于培养皿在培养设备内部的摆放位置不同且培养皿在细胞生长的过程中无法位置变换,当培养设备内部出现热量分布不均的情况时,同一批次培养的细胞会出现品质不一的现象,降低了培养设备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细胞的培育培养设备,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培养设备在进行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往往仅能进行静态培养,使得细胞在培养皿中无法进行有效的扩散,进而降低了细胞扩散的速度,同时由于培养皿在培养设备内部的摆放位置不同且培养皿在细胞生长的过程中无法位置变换,当培养设备内部出现热量分布不均的情况时,同一批次培养的细胞会出现品质不一的现象,降低了培养设备的使用性能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细胞的培育培养设备,包括培育箱主体,所述培育箱主体正面铰接有密封箱门,所述培育箱主体底部设置有底部支撑箱;
[0006]所述培育箱主体内部设置有活动式旋转细胞培育机构,用于带动放置到培育箱主体内部的培养皿在细胞培育的过程中进行转动和无规律的微量振动,优化了培养皿中细胞的培育过程,从而降低了同一批次培育的细胞间的差距,提高了细胞培育的质量;
[0007]所述活动式旋转细胞培育机构包括底部驱动圆盒、驱动底桨、中心驱动竖轴、安装圆盘、路径槽、独立安装槽盒、透明限位底板、隔离底盒、弹性液囊、收线小辊、驱动细索、滑移弯板、弹性复位带、放置扁盒、弹性限位片、柔性限位弧块、安装滑槽、侧面收集盒、收集槽、收集边板、辅助灯条、收集背管、中部处理斜箱、导向薄板、多孔吸附块、收集风机、导风侧管、底部收集箱、隔离孔板、出气孔、转动底环、电磁定位环、循环泵、储液箱和导液底管;
[0008]所述培育箱主体底端中部嵌入安装有底部驱动圆盒,所述底部驱动圆盒内侧中部通过转轴安装有驱动底桨,所述驱动底桨顶端中部对应培育箱主体内侧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中心驱动竖轴,所述中心驱动竖轴外侧等距均匀套接有安装圆盘,所述安装圆盘一侧
边部贯穿开设有路径槽;
[0009]所述安装圆盘外侧沿圆周方向等距均匀嵌入安装有独立安装槽盒,所述独立安装槽盒内侧底端嵌入安装有透明限位底板,所述独立安装槽盒内侧对应透明限位底板顶部位置卡接有隔离底盒,所述隔离底盒内侧粘接有弹性液囊,所述独立安装槽盒端部空腔内通过小板和转轴转动安装有收线小辊,所述收线小辊外侧螺旋盘绕有驱动细索,所述驱动细索末端对应弹性液囊内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滑移弯板,所述滑移弯板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复位带,所述弹性复位带末端与弹性液囊内壁另一端固定连接;
[0010]所述独立安装槽盒内侧对应弹性液囊顶部位置活动卡接有放置扁盒,所述放置扁盒底端粘接有弹性限位片,所述放置扁盒内侧底端两侧位置处均等距对称粘接有柔性限位弧块;
[0011]所述培育箱主体背面等距均匀开设有安装滑槽,所述安装滑槽内侧滑动卡接有侧面收集盒,所述侧面收集盒内侧中部贯穿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内侧对应安装圆盘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收集边板,所述收集边板底端对应中心驱动竖轴两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辅助灯条;
[0012]所述侧面收集盒背面中部通过管道共同连接到收集背管,所述收集背管底部通过方向软管连接有中部处理斜箱,所述中部处理斜箱内侧两端均匀交错固定连接有导向薄板,所述中部处理斜箱内侧两端对应导向薄板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多孔吸附块,所述中部处理斜箱两端中部均嵌入安装有收集风机,所述收集风机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收集风机端部通过管道连接有导风侧管,所述导风侧管末端对应底部支撑箱背面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底部收集箱,所述底部收集箱内侧两端位置处嵌入安装有隔离孔板,所述底部收集箱背面顶端中部位置处开设有出气孔;
[0013]所述中心驱动竖轴外侧对应培育箱主体内侧底部位置处固定套接有转动底环,所述转动底环底端边部嵌入安装有磁性块,所述培育箱主体内侧对应转动底环底部位置处嵌入安装有电磁定位环,所述底部驱动圆盒一侧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循环泵底部对应储液箱内部位置处通过管道连接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一侧顶部通过导液底管与底部驱动圆盒侧面之间相互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弹性液囊内部盛放有填充液,所述滑移弯板两端中部贯穿开设有导液孔,所述弹性液囊内部被滑移弯板分隔的空间通过导液孔进行连通,所述滑移弯板外侧与弹性液囊内侧之间紧密贴合,所述滑移弯板顶端中部设置有弧面,所述放置扁盒侧面与独立安装槽盒内壁之间紧密贴合。
[0015]优选的,所述收线小辊通过小板端部的电动马达进行驱动,所述侧面收集盒外侧与安装滑槽内壁之间紧密滑动贴合,所述收集边板顶部设置有凹槽,且收集边板顶部凹槽深度沿中心向边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0016]优选的,所述导向薄板底端边部均匀开设有排液小孔,所述中部处理斜箱底端中部通过细管与底部收集箱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电磁定位环与转动底环底部的磁性快位置之间相互对应。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8]1.设置了活动式旋转细胞培育机构,通过活动式旋转细胞培育机构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优化了培养设备中细胞的生产过程,通过中心驱动竖轴主动带动培养皿进
行圆周转动,从而有效的防止了由于培育设备内部热量分布不均而造成的不同位置处的培养皿内部的生物细胞生长速率不一的现象,同时通过滑移弯板的往复滑动带动培养皿进行竖直方向的微量振动,进一步提高了培养皿内部培养液的流动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培养皿内生物细胞扩散的效率,同时由于每个独立安装槽盒均为独立安装,依次可对不同独立安装槽盒内部的培养皿进行不同频率的振动,以便于对比不同环境对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拓展了培养设备的功能;
[0019]同时在培养设备内部的清理阶段,通过收集边板和侧面收集盒可对安装圆盘顶部的清理液进行快速收集,减少了直接滴落到培育箱主体内部的清洗液,提高了培养设备清洗的便捷性,同时通过中部处理斜箱和底部收集箱的双重处理,有效的防止了清洗过程中刺激性气体的泄露,实现了对清洗液的收集,同时通过连通中部处理斜箱和底部收集箱的细管,使中部处理斜箱底部的清洗液可以顺利流入底部收集箱内部的同时,通过收集风机在中部处理斜箱和底部收集箱内部形成局部循环气流,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细胞的培育培养设备,包括培育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箱主体(1)正面铰接有密封箱门(2),所述培育箱主体(1)底部设置有底部支撑箱(3);所述培育箱主体(1)内部设置有活动式旋转细胞培育机构(4),用于带动放置到培育箱主体(1)内部的培养皿在细胞培育的过程中进行转动和无规律的微量振动,优化了培养皿中细胞的培育过程,从而降低了同一批次培育的细胞间的差距,提高了细胞培育的质量;所述活动式旋转细胞培育机构(4)包括底部驱动圆盒(401)、驱动底桨(402)、中心驱动竖轴(403)、安装圆盘(404)、路径槽(405)、独立安装槽盒(406)、透明限位底板(407)、隔离底盒(408)、弹性液囊(409)、收线小辊(410)、驱动细索(411)、滑移弯板(412)、弹性复位带(413)、放置扁盒(414)、弹性限位片(415)、柔性限位弧块(416)、安装滑槽(417)、侧面收集盒(418)、收集槽(419)、收集边板(420)、辅助灯条(421)、收集背管(422)、中部处理斜箱(423)、导向薄板(424)、多孔吸附块(425)、收集风机(426)、导风侧管(427)、底部收集箱(428)、隔离孔板(429)、出气孔(430)、转动底环(431)、电磁定位环(432)、循环泵(433)、储液箱(434)和导液底管(435);所述培育箱主体(1)底端中部嵌入安装有底部驱动圆盒(401),所述底部驱动圆盒(401)内侧中部通过转轴安装有驱动底桨(402),所述驱动底桨(402)顶端中部对应培育箱主体(1)内侧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中心驱动竖轴(403),所述中心驱动竖轴(403)外侧等距均匀套接有安装圆盘(404),所述安装圆盘(404)一侧边部贯穿开设有路径槽(405);所述安装圆盘(404)外侧沿圆周方向等距均匀嵌入安装有独立安装槽盒(406),所述独立安装槽盒(406)内侧底端嵌入安装有透明限位底板(407),所述独立安装槽盒(406)内侧对应透明限位底板(407)顶部位置卡接有隔离底盒(408),所述隔离底盒(408)内侧粘接有弹性液囊(409),所述独立安装槽盒(406)端部空腔内通过小板和转轴转动安装有收线小辊(410),所述收线小辊(410)外侧螺旋盘绕有驱动细索(411),所述驱动细索(411)末端对应弹性液囊(409)内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滑移弯板(412),所述滑移弯板(412)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复位带(413),所述弹性复位带(413)末端与弹性液囊(409)内壁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独立安装槽盒(406)内侧对应弹性液囊(409)顶部位置活动卡接有放置扁盒(414),所述放置扁盒(414)底端粘接有弹性限位片(415),所述放置扁盒(414)内侧底端两侧位置处均等距对称粘接有柔性限位弧块(416);所述培育箱主体(1)背面等距均匀开设有安装滑槽(417),所述安装滑槽(417)内侧滑动卡接有侧面收集盒(418),所述侧面收集盒(418)内侧中部贯穿开设有收集槽(419),所述收集槽(419)内侧对应安装圆盘(404)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收集边板(420),所述收集边板(420)底端对应中心驱动竖轴(403)两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辅助灯条(421);所述侧面收集盒(418)背面中部通过管道共同连接到收集背管(422),所述收集背管(422)底部通过方向软管连接有中部处理斜箱(423),所述中部处理斜箱(423)内侧两端均匀交错固定连接有导向薄板(424),所述中部处理斜箱(423)内侧两端对应导向薄板(424)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多孔吸附块(425),所述中部处理斜箱(423)两端中部均嵌入安装有收集风机(426),所述收集风机(426)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收集风机(426)端部通过管道连接有导风侧管(427),所述导风侧管(427)末端对应底部支撑箱(3)背面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底部收集箱(428),所述底部收集箱(428)内侧两端位置处嵌入安装有隔离孔板
(429),所述底部收集箱(428)背面顶端中部位置处开设有出气孔(430);所述中心驱动竖轴(403)外侧对应培育箱主体(1)内侧底部位置处固定套接有转动底环(431),所述转动底环(431)底端边部嵌入安装有磁性块,所述培育箱主体(1)内侧对应转动底环(431)底部位置处嵌入安装有电磁定位环(432),所述底部驱动圆盒(401)一侧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泵(433),所述循环泵(433)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循环泵(433)底部对应储液箱(434)内部位置处通过管道连接有储液箱(434),所述储液箱(434)一侧顶部通过导液底管(435)与底部驱动圆盒(401)侧面之间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细胞的培育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液囊(409)内部盛放有填充液,所述滑移弯板(412)两端中部贯穿开设有导液孔,所述弹性液囊(409)内部被滑移弯板(412)分隔的空间通过导液孔进行连通,所述滑移弯板(412)外侧与弹性液囊(409)内侧之间紧密贴合,所述滑移弯板(412)顶端中部设置有弧面,所述放置扁盒(414)侧面与独立安装槽盒(406)内壁之间紧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细胞的培育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小辊(410)通过小板端部的电动马达进行驱动,所述侧面收集盒(418)外侧与安装滑槽(417)内壁之间紧密滑动贴合,所述收集边板(420)顶部设置有凹槽,且收集边板(420)顶部凹槽深度沿中心向边部的方向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细胞的培育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薄板(424)底端边部均匀开设有排液小孔,所述中部处理斜箱(423)底端中部通过细管与底部收集箱(428)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电磁定位环(432)与转动底环(431)底部的磁性快位置之间相互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细胞的培育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谕
申请(专利权)人: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