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包线弯曲疲劳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621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漆包线弯曲疲劳测试装置,当需要对漆包线进行弯曲疲劳测试操作时,将待测线材的一端通过第一夹持组件固定,待测线材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夹持组件固定,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二夹持组件绕第一夹持组件来回转动,第二夹持组件带动漆包线来回运动,漆包线来回运动过程中与弯曲适配件发生接触,接触弯曲适配件的过程中发生弯曲,从而便能用于对漆包线的弯曲疲劳性能进行模拟测试,第二夹持组件与第一夹持组件的距离、弯曲适配件的直径、第二夹持组的转动速度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调整,不仅能适应于直径尺寸较大的漆包线的测试操作,还能适应于直径尺寸较小的漆包线的测试操作。线的测试操作。线的测试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漆包线弯曲疲劳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疲劳测试
,特别是涉及一种漆包线弯曲疲劳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漆包线(又称导线)的应用十分广泛,从工业至医疗领域各不相同。总体来说,漆包线的物理特性主要由线材本身性能(延展性、弯曲疲劳性能、拉伸强度)、涂层属性(耐磨性、厚度)等等共同组成,而不同的属性相互之间存在一种相对平衡的关系,在选择时需考虑到多个方面。例如,相同线材直径下,延展性较好的漆包线其弯曲疲劳性能可能也会相对较好,但其抗拉伸属性就会较差。同样,如抗拉伸属性较好的,其延展性会较差,耐弯曲疲劳的属性也会较差。
[0003]其中,弯曲疲劳性能测试更多考虑的是导线本身的属性,同时对涂层的材质以及涂层的厚度也会有所考量。在选择时,除了选择属性较好的导线本身及涂层材质,实际应用的可行性也需要考虑到。例如,Polyimide涂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但直焊性较差,通常需要依赖外力去除涂层,极易损伤到导线。而Polyurethane涂层虽然具有良好的直焊性,但耐磨性较差,易导致绝缘不良。通过弯曲疲劳测试可以帮助挑选在不同直径下漆包线的最优选择。
[0004]漆包线在各个行业具有较大的需求量,为使得医疗器械能够更符合临床需求,其使用寿命及抗疲劳程度至关重要。但由于医疗器材受其管径限制,所需求的漆包线的直径普遍较小(通常可能在0.18mm

0.04mm左右),这样也直接导致了其弯曲疲劳测试难度的加大。大部分测试工装仅能适用于直径为0.2mm或0.3mm以上的漆包线的抗疲劳测试,而对于直径更细的漆包线材无法准确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漆包线弯曲疲劳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问题。
[0006]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漆包线弯曲疲劳测试装置,所述漆包线弯曲疲劳测试装置包括:
[0007]支架;
[0008]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待测线材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待测线材的另一端;以及
[0009]弯曲适配件,所述弯曲适配件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弯曲适配件用于与所述待测线材抵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设有装载平台,所述装载平台上设有呈圆弧状延伸设置的滑道;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装载平台上,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道中。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位于所述滑道的圆心位置;所述滑道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滑道同心布置且半径依次增大。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漆包线弯曲疲劳测试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驱动组件还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相连,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绕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转动。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控制器以及连杆组件;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连杆组件相连,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相连。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转轴相连,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相连,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相连;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伸缩可调,和/或,所述第一连杆分别与所述电机、所述第二连杆可拆卸连接。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曲适配件位于所述滑道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之间的位置且与所述滑道的两端距离相等。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的夹持面上设有第一软质层和/或第一弹性层;和/或,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的夹持面上设有第二软质层和/或第二弹性层。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夹持块设有第一凸部,另一个所述第一夹持块设有与所述第一凸部相适应的第一凹部;和/或,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夹持块设有第二凸部,另一个所述第二夹持块设有与所述第二凸部相适应的第二凹部。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曲适配件包括弯曲柱,所述弯曲柱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支架上。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曲柱为两个,两个所述弯曲柱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曲适配件还包括与所述弯曲柱可拆卸相连的适配块,所述适配块装设于所述支架上。
[0021]上述的漆包线弯曲疲劳测试装置,当需要对漆包线进行弯曲疲劳测试操作时,将待测线材的一端通过第一夹持组件固定,待测线材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夹持组件固定,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二夹持组件绕第一夹持组件来回转动,第二夹持组件带动漆包线来回运动,漆包线来回运动过程中与弯曲适配件发生接触,接触弯曲适配件的过程中发生弯曲,从而便能用于对漆包线的弯曲疲劳性能进行模拟测试,第二夹持组件与第一夹持组件的距离、弯曲适配件的直径、第二夹持组的转动速度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调整,不仅能适应于直径尺寸较大的漆包线的测试操作,还能适应于直径尺寸较小的漆包线的测试操作。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漆包线弯曲疲劳测试装置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漆包线弯曲疲劳测试装置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适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9]10、支架;11、装载平台;111、滑道;12、底板;13、支撑柱;20、第一夹持组件;21、第一夹持块;211、第一凸部;212、第一凹部;22、第一软质层;30、第二夹持组件;31、第二夹持块;311、第二凸部;312、第二凹部;32、第二软质层;40、弯曲适配件;41、弯曲柱;42、适配块;421、第一安装部;422、第二凹槽;50、驱动组件;51、电机;52、控制器;53、连杆组件;531、第一连杆;532、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漆包线弯曲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漆包线弯曲疲劳测试装置包括:支架;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待测线材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待测线材的另一端;以及弯曲适配件,所述弯曲适配件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弯曲适配件用于与所述待测线材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包线弯曲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装载平台,所述装载平台上设有呈圆弧状延伸设置的滑道;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装载平台上,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道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漆包线弯曲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位于所述滑道的圆心位置;所述滑道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滑道同心布置且半径依次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漆包线弯曲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漆包线弯曲疲劳测试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支架相连,所述驱动组件还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相连,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绕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漆包线弯曲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控制器以及连杆组件;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连杆组件相连,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漆包线弯曲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同魏晓玮陈艳李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