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手架承载性能试验加载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2853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脚手架承载性能试验加载装置及方法,所述加载装置包括:U型反力墙;地面配重,设置于U型反力墙一侧;驱动部,具有多个,分别与地面配重连接;脚手架架体,设置于U型反力墙一侧,并通过连接部与U型反力墙连接;第一槽钢,搭设于脚手架架体上,第一槽钢上设置有第二槽钢和钢筋,第二槽钢的腹板中部具有通孔;钢丝绳,具有多个,每个钢丝绳均对应一个驱动部,且一个钢丝绳穿设通孔,多个钢丝绳绕设钢筋外周。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加载装置提升高度有限、加载力有限等因素的限制,且该试验思路及方法也可用于施工现场架体承载力试验,不受试验场地的限制,也可拓展用于其他结构承载力试验加载。载力试验加载。载力试验加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手架承载性能试验加载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脚手架承载性能试验加载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建筑物外墙施工防护和操作平台的外脚手架的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脚手架承载性能试验加载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外脚手架经常被用作建筑物外墙施工防护和操作平台,然而国内鲜有过于外脚手架承载力的试验研究,或仅对部分交矮架体(8m以下)进行了试验,而建筑施工时的外脚手架一般需要搭设至20~50m,甚至更高。
[0003]调研其主要原因为:大部分高校或研究院所一般将脚手架通过连墙件附着与反力墙上,然后使用加载装置在架体顶部竖向加载的方式进行加载,因为加载装置提升高度有限,所以很难对8m以上较高架体进行加载,且连墙件的设置受反力墙上预留洞位置的影响,不能灵活布置,从而无法充分研究外脚手架受力性能。
[0004]现有的对于外脚手架性能试验的技术在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
[0005]1.加载装置提升高度有限,由于加载装置需提升至架体最顶端进行竖向加载,而一般的加载装置提升高度较低,造成无法对较高架体进行试验加载。
[0006]2.加载装置不灵活,不利于架体均匀加载,由于现有加载装置的构造设计限制,在水平方向移动较为不便,缺乏灵活性,且单台设备很难实现对较宽架体的均匀加载。
[0007]3.架体连墙件设置受限于预留孔位置,外脚手架通常按照两步三跨或三步三跨间距设置连墙件,以保证架体稳定性和承载力,而使用实验室反力墙时做加载试验时需将连墙件穿过预留孔进行连接,不能满足架体连墙件位置设计要求。
[0008]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脚手架承载性能试验加载方法,有效解决了加载装置提升高度有限、加载力有限等因素的限制,且该试验思路及方法也可用于施工现场架体承载力试验,不受试验场地的限制,也可拓展用于其他结构承载力试验加载。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11]第一方面,一种脚手架承载性能试验加载装置,包括:
[0012]U型反力墙;
[0013]地面配重,设置于所述U型反力墙一侧;
[0014]驱动部,具有多个,分别与所述地面配重连接;
[0015]脚手架架体,设置于所述U型反力墙一侧,并通过连接部与所述U型反力墙连接;
[0016]第一槽钢,搭设于所述脚手架架体上,所述第一槽钢上设置有第二槽钢和钢筋,所述第二槽钢的腹板中部具有通孔;
[0017]钢丝绳,具有多个,每个所述钢丝绳均对应一个所述驱动部,且一个所述钢丝绳穿
设所述通孔,多个所述钢丝绳绕设所述钢筋外周。
[001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连接部,包括:
[0019]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通过膨胀螺栓与所述U型反力墙连接;
[0020]钢管,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0021]连接杆,与所述钢管连接。
[002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钢筋具有多根,每三根所述钢筋焊接在一起,作为一个单元,并与所述钢丝绳配合使用,所述第一槽钢具有五根,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槽钢之间的间隔为150mm。
[0023]第二方面,一种脚手架承载性能试验加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步骤1:脚手架架体搭设;
[0025]步骤2:在所述脚手架架体上安装调试检测设备;
[0026]步骤3:在所述脚手架架体上安装加载装置;
[0027]步骤4:通过所述加载装置进行加载试验,以得到加载数据;
[0028]步骤5:对所述加载数据进行处理,以完成脚手架架体检测和承载力试验。
[002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在所述脚手架架体搭设之前,还包括:
[0030]步骤6:设计脚手架架体,以确定脚手架架体的设计参数,所述设计参数包括脚手架架体的类型、架体总高度,以及立杆纵距和横距、水平杆步距、连墙件位置;
[0031]步骤7:根据设计的脚手架架体,对所述脚手架架体进行承载力数值模拟,所述承载力数值模拟包括:根据脚手架架体的设计参数,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分析计算架体极限承载力P,作为竖向荷载施加值参考依据。
[003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脚手架架体搭设,包括:
[0033]根据脚手架架体的设计参数,依附U型反力墙进行立杆和水平杆的依次搭设,搭设时连墙件、剪刀撑随立杆、纵横向水平杆同步进行。
[003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在所述脚手架架体上安装调试检测设备,包括:
[0035]通过有限元计算软件分析模拟结果初步确定脚手架架体可能发生破坏或位移较大的位置,并在脚手架架体上粘贴应变片和架设位移计,调试检测设备。
[0036]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在所述脚手架架体上安装加载装置,包括:
[0037]步骤31:在脚手架架体顶层横杆上铺设槽钢,再在槽钢上纵向双槽钢或钢筋;
[0038]步骤32:在反力墙底座上安装千斤顶或环链电动葫芦;
[0039]步骤33:将钢丝绳一端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反力墙底座上,另一端绕过架体顶部双槽钢或钢筋与千斤顶或环链电动葫芦固定。
[004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通过所述加载装置进行加载试验,以得到加载数据,包括:
[0041]步骤41:根据所述架体极限承载力P进行脚手架架体分级均匀加载,每级加载完,暂停一定分钟再继续加载;
[0042]步骤42:当脚手架架体变形加速时,降低加载速率,直至脚手架架体破坏或承载力急剧下降。
[004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对所述加载数据进行处理,以完成脚手架
架体检测和承载力试验,包括:
[0044]步骤51:获取采集到的加载数据;
[0045]步骤52:对采集到的加载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获得脚手架架体承载力试验值、变形和破坏规律,完成架体检测和承载力试验。
[004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7]从反力墙结构设计、加载方式、连墙件连接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完全改变以往试验加载方式,有效解决了加载装置提升高度有限、加载力有限等因素的限制;且该试验思路及方法也可用于施工现场架体承载力试验,不受试验场地的限制,也可拓展用于其他结构承载力试验加载。
[004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4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手架承载性能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反力墙(7);地面配重(1),设置于所述U型反力墙(7)一侧;驱动部(2),具有多个,分别与所述地面配重(1)连接;脚手架架体(9),设置于所述U型反力墙(7)一侧,并通过连接部(8)与所述U型反力墙(7)连接;第一槽钢(4),搭设于所述脚手架架体(9)上,所述第一槽钢(4)上设置有第二槽钢(5)和钢筋(6),所述第二槽钢(5)的腹板中部具有通孔;钢丝绳(3),具有多个,每个所述钢丝绳(3)均对应一个所述驱动部(2),且一个所述钢丝绳(3)穿设所述通孔,多个所述钢丝绳(3)绕设所述钢筋(6)外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承载性能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8),包括:连接板(83),所述连接板(83)通过通过膨胀螺栓与所述U型反力墙(7)连接;钢管(81),与所述连接板(83)连接;连接杆(82),与所述钢管(8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手架承载性能试验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6)具有多根,每三根所述钢筋(6)焊接在一起,作为一个单元,并与所述钢丝绳(3)配合使用,所述第一槽钢(4)具有五根,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槽钢(4)之间的间隔为150mm。4.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脚手架承载性能试验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脚手架架体搭设;步骤2:在所述脚手架架体上安装调试检测设备;步骤3:在所述脚手架架体上安装加载装置;步骤4:通过所述加载装置进行加载试验,以得到加载数据;步骤5:对所述加载数据进行处理,以完成脚手架架体检测和承载力试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手架承载性能试验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脚手架架体搭设之前,还包括:步骤6:设计脚手架架体,以确定脚手架架体的设计参数,所述设计参数包括脚手架架体的类型、架体总高度,以及立杆纵距和横距、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有振王卫新雷震源田康龚林梁圣伟韩伟于建辉王振兴郭腾刘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