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离心蚀刻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598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蚀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离心蚀刻加工装置,包括溶液池、转动设置于溶液池的转盘、与转盘连接的转轴、设置于转盘的夹具以及装夹于夹具的工件,所述转轴穿过溶液池再与外界的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夹具设置有若干个,多个夹具以转盘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溶液池用于容设蚀刻液,以使工件浸泡在蚀刻液,通过外界的驱动机构驱动转轴带动转盘转动,以使工件相对蚀刻液转动进行蚀刻加工金属表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引入离心力驱动工件与蚀刻液相对运动蚀刻加工金属表面结构,生产加工效率高,适用于多个不规则结构工件的蚀刻加工处理,满足复杂产品结构的加工需求。品结构的加工需求。品结构的加工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离心蚀刻加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蚀刻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离心蚀刻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金属蚀刻加工技术已经成为金属表面结构制造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加工高效、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然而,现阶段的金属蚀刻加工方式多为溶液池腐蚀加工、喷淋式蚀刻加工等,被广泛应用于PCB线路板、汽车结构件、柔性折叠屏手机结构件等产品。现有的溶液池腐蚀加工主要依赖蚀刻液的使用与蚀刻时间的调整设置进行结构形貌的控制,化学材料及加工经验依赖性强,而且仅能针对单一工件或单一结构进行蚀刻加工,常用于规则结构工件的加工处理,并不适用于不规则结构工件的加工处理,适用范围小,对于蚀刻加工效率及蚀刻加工精度亟待提高,难以满足复杂产品结构的加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金属离心蚀刻加工装置,通过引入离心力驱动工件与蚀刻液相对运动蚀刻加工金属表面结构,生产加工效率高,适用于多个不规则结构工件的蚀刻加工处理,满足复杂产品结构的加工需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金属离心蚀刻加工装置,包括溶液池、转动设置于溶液池的转盘、与转盘连接的转轴、设置于转盘的夹具以及装夹于夹具的工件,所述转轴穿过溶液池再与外界的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夹具设置有若干个,多个夹具以转盘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溶液池用于容设蚀刻液,以使工件浸泡在蚀刻液,通过外界的驱动机构驱动转轴带动转盘转动,以使工件相对蚀刻液转动进行蚀刻加工金属表面结构。
[0005]优选的,所述夹具包括装夹座、装设于装夹座外侧的压合旋钮以及装设于装夹座底部的定位螺栓,所述压合旋钮的端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端部设置有压合块,所述装夹座的外侧开设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孔,所述装夹座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螺栓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孔。
[0006]优选的,所述溶液池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0007]优选的,所述溶液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外侧设置有排液开关。
[0008]优选的,所述转轴与转盘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垫,所述密封环垫的内径大于转轴的外径,所述密封环垫用于抵触密封转轴与转盘之间的间隙。
[0009]优选的,所述转轴、转盘与夹具均采用钛合金材质制成。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1)通过引入离心力驱动工件与蚀刻液相对运动来蚀刻加工金属表面结构,满足规则结构工件与不规则结构工件的高效蚀刻加工,满足特种需求产品的加工要求;
[0012](2)能够在同一蚀刻加工装置上实现多个不同结构工件加工,突破了现有的单一
结构工件加工方式的局限性,生产加工效率高;
[0013](3)结构紧凑且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现代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工件经过蚀刻加工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包括:
[0019]1——溶液池
ꢀꢀꢀꢀꢀꢀꢀꢀꢀꢀꢀꢀꢀ
2——转盘
ꢀꢀꢀꢀꢀꢀꢀꢀꢀꢀꢀꢀꢀ
3——转轴
[0020]4——夹具
ꢀꢀꢀꢀꢀꢀꢀꢀꢀꢀꢀꢀꢀꢀꢀ
41——装夹座
ꢀꢀꢀꢀꢀꢀꢀꢀꢀꢀ
42——压合旋钮
[0021]43——定位螺栓
ꢀꢀꢀꢀꢀꢀꢀꢀꢀꢀ
44——螺杆
ꢀꢀꢀꢀꢀꢀꢀꢀꢀꢀꢀꢀ
45——压合块
[0022]46——第一螺纹孔
ꢀꢀꢀꢀꢀꢀꢀꢀ
47——第二螺纹孔
[0023]5——工件
ꢀꢀꢀꢀꢀꢀꢀꢀꢀꢀꢀꢀꢀꢀꢀ
6——蚀刻液
ꢀꢀꢀꢀꢀꢀꢀꢀꢀꢀꢀ
7——液位传感器
[0024]8——排液管
ꢀꢀꢀꢀꢀꢀꢀꢀꢀꢀꢀꢀꢀ
81——排液开关
[0025]9——密封环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金属离心蚀刻加工装置,包括溶液池1、转动设置于溶液池1的转盘2、与转盘2连接的转轴3、设置于转盘2的夹具4以及装夹于夹具4的工件5,所述转轴3穿过溶液池1再与外界的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夹具4设置有若干个,多个夹具4以转盘2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溶液池1用于容设蚀刻液6,以使工件5浸泡在蚀刻液6,通过外界的驱动机构驱动转轴3带动转盘2转动,以使工件5相对蚀刻液6转动进行蚀刻加工金属表面结构。
[0028]多个夹具4以转盘2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排布,转盘2通过多个夹具 4来对应装夹多个工件5,使得多个工件5浸泡在溶液池1内的蚀刻液6,在加工时,通过外界的驱动机构驱动转轴3带动转盘2转动,进而带动工件5 做离心运动,工件5与蚀刻液6相对运动蚀刻加工金属表面结构,通过控制转盘2的转速、蚀刻过程中的蚀刻时间等过程工艺参数,结合工件5的安装工位、安装方向等装置参数,能够满足规则结构工件与不规则结构工件装夹于装夹座41进行相应的蚀刻加工处理,加工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本技术通过引入离心力驱动工件5与蚀刻液6相对运动蚀刻加工金属表面结构,生产加工效率高,适用于多个不同结构工件5的蚀刻加工处理,满足复杂产品结构的加工需求。
[0029]本实施例的夹具4包括装夹座41、装设于装夹座41外侧的压合旋钮42 以及装设于装夹座41底部的定位螺栓43,所述压合旋钮42的端部设置有螺杆44,所述螺杆44的端部设置有压合块45,所述装夹座41的外侧开设有与螺杆44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孔46,所述装夹座41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螺栓 43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孔47。具体地,利用定位螺栓43穿过转盘2的安装孔再与装夹座41的第二螺纹孔47螺纹连接,实现将装夹座41固定安装于转盘2,再将工件5装夹固定于装夹座41内,再旋动压合旋钮42,使得螺杆 44转动并与装夹座41
的第一螺纹孔46螺纹连接,利用压合块45抵紧压合在工件5的外表面,提高装夹座41装夹工件5的松紧度,连接稳定可靠。
[0030]本实施例的溶液池1设置有液位传感器7。具体地,溶液池1通过液位传感器7来感应检测蚀刻液6的注入量,当蚀刻液6的注入量超过预定的注入量时,就会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检测准确性高,操作方便。
[0031]本实施例的溶液池1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8,所述排液管8的外侧设置有排液开关81。具体地,通过打开排液开关81,使得溶液池1内的蚀刻液6 及时排出,再通过关闭排液开关81,以便于溶液池1更换使用蚀刻液6的种类。
[0032]本实施例的转轴3与转盘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环垫9,所述密封环垫9的内径大于转轴3的外径,所述密封环垫9用于抵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离心蚀刻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溶液池、转动设置于溶液池的转盘、与转盘连接的转轴、设置于转盘的夹具以及装夹于夹具的工件,所述转轴穿过溶液池再与外界的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夹具设置有若干个,多个夹具以转盘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溶液池用于容设蚀刻液,以使工件浸泡在蚀刻液,通过外界的驱动机构驱动转轴带动转盘转动,以使工件相对蚀刻液转动进行蚀刻加工金属表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离心蚀刻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装夹座、装设于装夹座外侧的压合旋钮以及装设于装夹座底部的定位螺栓,所述压合旋钮的端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端部设置有压合块,所述装夹座的外侧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涛张亮旗王世权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赛诺高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