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可成形导管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573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4
血管内装置10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长型主体12,以及在长型主体内延伸的多于一个能量传输管道20。能量传输管道的远端沿长型主体的远端终止于不同轴向位置处。在一个实施例中,能量传输管道的数目只有两个,使得由长型主体的远端所呈现的复合曲线中的弯曲部的数目只有两个,然而能量传输管道的数目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数目。适的数目。适的数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可成形导管的控制系统
专利

[0001]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医疗装置和血管内医疗程序,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控制导管的远端处的偏转的装置和方法。
[0002]背景
[0003]治疗导管或诊断导管通常用于在患者体内非常小的空间内执行医疗程序。大多数这些医疗程序要求精确的导管导航。为了从远程位置进入人体内的目标部位,导管通常经过一个或更多个体腔,例如经过血管系统,到达目标部位。当使用血管系统时,导管经皮或经过患者体内相对较小的切口插入动脉或静脉。然后,导管穿过患者的血管系统,到达所需的目标部位。通常,通过使用输送装置(例如引导导管),创建通过血管系统到目标部位的通路,通过该输送装置可以将治疗导管或诊断导管引导到目标部位。
[0004]引导导管的用途受限于其成功导航经过小血管和血管系统中急转弯部周围(例如主动脉弓周围)的能力。离开主动脉弓进入大血管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当解剖特征要求装置遵循高度曲折或支撑不充分的路径时。为了克服这些挑战中的一些,已经开发了预成形的引导导管来指引工作导管,例如治疗导管或诊断导管,该治疗导管或诊断导管经过预成形的引导导管。这种预成形的引导导管可具有多于一个轴向间隔的曲线,这些曲线允许离开主动脉弓进入大血管。例如,已经开发了具有各种类型的预成形远端(例如,Simmons、Headhunter、Vitek、Bentson、Newton形状)的引导导管,既有助于克服患者动脉或静脉系统中常见的扭曲和分支,又保持曾经定位在目标腔内(例如心脏中的腔室)内的形状。然而,由于预成形的曲线在制造时被固定到引导导管中,所以半径、弯曲程度和整体形状通常不可以改变。由于解剖变异,广泛的术前计划将是必要的,以确定引导导管的正确曲率。
[0005]能够在原位改变形状的新的引导导管可用于促进接近目标部位。例如,一个引导导管的远端可以处于成形的/刚性的构型,以精确地指引引导线延伸穿过引导导管朝向特定的血管开口。引导导管的远端然后可以转换成非成形的/柔性的构型,以允许更容易地沿着引导线朝向血管开口前进并进入血管开口,在移除引导线之后,这随后为工作导管穿过引导导管前进提供支撑。通常,通过偏转引导导管的远端,引导导管的远端可以被制成选择性地可成形或变刚性。
[0006]一些可偏转的引导导管已经被开发出来,以更有效地导航经过某些体腔特别是血管系统的曲折路径。例如,可偏转引导导管常用于标测和消融心内膜组织的电生理学(EP)中,以及结构性心脏修复(例如,经导管主动脉瓣修复(TAVR)、房间隔缺损和附件闭合等)。用于这些应用的可偏转引导导管通常需要以双向、有时是多平面的方式提供非常稳定和精细可调节的定位,以支撑工作导管或允许工作导管精确接触特定组织。
[0007]可偏转引导导管常规地采用嵌入引导导管的壁内的一根或更多根拉线。通常,拉线嵌入壁内,延伸引导导管的整个长度或引导导管的大部分长度,从引导导管的远端到引导导管的近端上的一个或更多个控制机构。已经开发了用于致动可偏转导管和/或端头偏转导管的各种方法,并包括输入到控制系统中以影响导管中的线张力的用户力输入的单独滑动、枢转或旋转装置,例如,如美国专利第5,190,050号和第6,913,594号和美国专利公开
第2017/0065415号所述。对于单个平面的单向偏转,拉线或多根拉线沿着引导导管的一侧向下延伸。当拉线被拉动时,拉力减小了引导导管在拉线的该侧上的长度,从而导致引导导管在那个方向上弯曲。当拉线松弛时,延伸穿过引导导管的引导线的弹性可以使引导导管的远端返回到直线的构型。对于双向可偏转的引导导管,第二拉线可以安装在与第一线成180度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当每根线被加载时,引导导管将以与单向装置几乎相同的方式挠曲,其中,每根线引起的挠曲处于不同的方向上。与主动拉线相对的线可以相对于近端保持静止,或者随着偏转区段的这一侧也收缩,其可以向近端移动。
[0008]导航经过血管系统的腔通常只需要将导管端头朝向分叉处的特定分支偏转,这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操作。这种偏转,基本上是形成单一曲率的能力,通常不足以将导管进入和将导管引导到主动脉弓的大血管中或朝向空腔中的目标,如心腔。例如,在TAVR的情况下,当目标是左心房或左心室的空腔内的二尖瓣时,存在许多更多的变量,如入路的类型、解剖结构的可变性和与二尖瓣相关的各种目标,如瓣叶上的各个点、连合处、自由边缘、腱索等。这些变量增加了对可偏转引导导管的需求,该导管可以提供比单曲线导管或不能以可调节的方式提供复合曲线的导管更高的铰接程度。
[0009]因此,设计了能够以可调节的方式提供复合曲线的可偏转引导导管。一种这样的可偏转引导导管采用多根拉线,这些拉线沿着导管的不同侧延伸,并沿着导管在不同的轴向位置处附连。拉线可以由导管近端处的单独机构张紧,以使引导导管的远端呈现复合曲线,复合曲线中的每个弯曲部可由相应的拉线独立地铰接。然而,将这种可偏转导管的远端放置成所需的复合曲线中可能是困难和乏味的,因为必须通过其控制机构将张力施加到一根拉线以产生复合曲线的一个弯曲部,然后必须通过其控制机构将张力施加到另一根拉线以产生复合曲线的另一个弯曲部,等等。此外,相应拉线上的张力必须平衡,使得达到所需复合曲线中弯曲部的大小。拉线之间的适当平衡可能难以实现,复合曲线中的远端弯曲部上的张力可能会影响复合曲线中的更近端弯曲部。因此,这种引导导管的独立可控拉线的张力可能必须来回重复调节以实现所需的复合曲线。
[0010]因此,一直需要提供一种更简单和更稳固的装置,用于在长型的血管内装置(例如引导导管)的远端处产生复合曲线。
[0011]概述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血管内装置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长型主体,以及在长型主体内延伸的多于一个能量传输管道。能量传输管道的远端沿长型主体的远端终止于不同的轴向位置处。在一个实施例中,能量传输管道的数目只有两个,使得由长型主体的远端所呈现的复合曲线中的弯曲部的数目只有两个,然而能量传输管道的数目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数目。
[0013]血管内主体还包括控制机构,以及联接在能量传输管道的近端和控制机构之间的能量传输联动装置。能量传输联动装置被构造成响应于由控制机构施加到能量传输联动装置的单个能量输入,以预设控制参数比同时将多于一个能量输出分别施加到能量传输管道的近端。长型主体的远端被构造成响应于通过能量传输联动装置将多于一个能量输出施加到能量传输管道的近端而呈现包括多于一个弯曲部的复合曲线。血管内装置还可以包括附连到长型主体的近端的手柄,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机构和能量传输联动装置可以由手柄支撑。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能量传输联动装置的控制参数比不同于1。在另一实施例中,能
量传输联动装置的控制参数比是可调节的,在这种情况下,血管内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参数比调节机构,该控制参数比调节机构被构造为调节能量传输联动装置的预设控制参数比。控制参数比调节机构可以例如被构造为在连续范围或离散范围内调节能量传输联动装置的预设控制参数比。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能量传输管道可以是机械能量传输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血管内装置,包括:长型导管主体,其具有近端和远端;多于一个能量传输管道,其在所述长型主体内延伸,其中,所述能量传输管道的远端沿着所述导管主体的所述远端终止于不同轴向位置处;控制机构;和能量传输联动装置,其联接在所述能量传输管道的近端和所述控制机构之间,其中,所述能量传输联动装置被构造成响应于由所述控制机构施加到所述能量传输联动装置的单个能量输入,以预设控制参数比同时将多于一个能量输出分别施加到所述能量传输管道的所述近端;其中,所述长型主体的所述远端被构造成响应于通过所述能量传输联动装置将所述多于一个能量输出施加到所述能量传输管道的所述近端而呈现包括多于一个弯曲部的复合曲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装置,还包括附连到所述长型主体的所述近端的手柄,其中,所述控制机构和所述能量传输联动装置由所述手柄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能量传输管道的数目仅为两个,使得由长型主体的所述远端所呈现的所述复合曲线中的弯曲部的数目仅为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能量传输联动装置的所述控制参数比不同于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能量传输联动装置的所述控制参数比是可调节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管内装置,还包括控制参数比调节机构,所述控制参数比调节机构被构造为调节所述能量传输联动装置的所述预设控制参数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参数比调节机构被构造为在连续范围内调节所述能量传输联动装置的所述预设控制参数比。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参数比调节机构被构造为在离散范围内调节所述能量传输联动装置的所述预设控制参数比。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能量传输管道为机械能量传输管道,所述能量传输联动装置为机械能量传输联动装置,所述单个能量输入为单个机械能量输入,且所述能量输出为机械能量输出。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机械能量输出根据预设力比和预设线性位移比中的一个施加到所述机械能量传输管道的所述近端。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机械能量传输管道是拉线,并且所述预设力比和所述预设线性位移比中的所述一个包括拉线张力比和拉线位移比中的一个。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预设拉线张力比和所述预设拉线位移比中的所述一个包括所述预设拉线张力比,并且所述机械能量输出为张力输出。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机械传输联动装置包括第一力矩臂、第二力矩臂和驱动组件,所述拉线中的第一拉线的近端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力矩臂,所述拉线中的第二拉线的近端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二力矩臂,所述驱动组件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力矩臂和所述第二力矩臂,所述控制机构被构造为用于将所述单个机械
能量输入施加到所述驱动组件,以分别围绕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在所述第一力矩臂和所述第二力矩臂上产生相同的力矩,从而根据所述预设拉线张力比,所述第一力矩臂将所述张力输出中的第一张力输出施加到所述第一拉线的所述近端,并且所述第二力矩臂将所述张力输出中的第二张力输出施加到所述第二拉线的所述近端。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力矩臂和所述第二力矩臂具有不同的长度,使得所述第一张力输出和第二张力输出不同。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是公共的。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轮,所述滑轮包括轴和轮,所述控制机构被构造成用于将所述机械能量输入施加到所述轴,所述第一拉线的所述近端环绕在所述轮上,并且所述机械传输联动装置包括具有操纵杆臂和对应于所述公共轴线的铰链的操纵杆,其中,所述第一拉线的所述近端在第一锚定点处与所述操纵杆臂接合以产生所述第一力矩臂,并且所述第二拉线的所述近端在第二锚定点处与所述操纵杆臂接合以产生所述第二力矩臂。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锚定点位于所述第二锚定点和所述铰链之间,使得所述第一张力输出与所述第二张力输出的预设拉线张力比大于1。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拉线的所述近端可滑动地接合到所述操纵杆臂,使得所述第一锚定点能够沿所述操纵杆臂的长度调节,以调节所述第一力矩臂的长度,从而调节所述第一张力输出与所述第二张力输出的所述预设拉线张力比。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血管内装置,还包括被构造成用于沿着所述操纵杆臂的长度调节所述第一锚定点的线张力比调节机构。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线张力比调节机构包括滑动器托架,所述第一拉线的所述近端附连到所述滑动器托架,所述滑动器托架构造成用于沿所述操纵杆臂移位,以沿所述操纵杆臂的长度调节所述第一锚定点。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操纵杆臂具有纵向槽,并且所述滑动器托架具有突起,所述第一拉线的所述近端附连到所述突起,所述突起构造成可滑动地接合所述操纵杆臂的所述槽。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滑动器托架包括横向跨越所述操纵杆臂的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线张力比调节机构还包括分别螺纹接合在所述滑动器托架的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中的第一杆和第二杆、附连到所述第一杆的驱动齿轮和附连到所述第二杆的空转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空转齿轮相互接合,使得所述第一杆的旋转通过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空转齿轮之间的接合使所述第二杆旋转,从而使所述滑动器托架沿着所述操纵杆臂移位。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具有两个臂的轭架,所述滑轮的所述轴可旋转地附连在所述轭架的所述两个臂之间,并且所述控制机构联接到所述轭架以将所述机械能量输入施加到所述滑轮的所述轴。2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预设拉线张力比和所述预设拉线位移比中的所述一个包括所述预设拉线位移比,并且所述机械能量输出为线性位移输出。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机械传输联动装置包括第一凸轮、
第二凸轮和驱动组件,所述拉线中的第一拉线的近端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凸轮,所述拉线中的第一拉线的近端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二凸轮,所述驱动组件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其中,所述控制机构被构造为用于将所述机械能量输入施加到所述驱动组件,使得根据所述预设拉线位移比,所述第一凸轮将所述线性位移输出中的第一线性位移输出施加到所述第一拉线的所述近端,并且所述第二凸轮将所述线性位移输出中的第二线性位移输出施加到所述第二拉线的所述近端。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凸轮包括第一线性元件,所述第一拉线的所述近端附连到所述第一线性元件,所述第一凸轮包括与所述驱动组件接合的第一旋转元件,所述第二凸轮包括第二线性元件,所述第二拉线的所述近端附连到所述第二线性元件,并且所述第二凸轮包括与所述驱动组件接合的第二旋转元件。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机构被构造成用于将所述机械能量输入施加到所述驱动组件,使得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具有相同的角位移,并且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和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具有不同的半径,从而所述第一线性位移输出和所述第二线性位移输出不同。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血管内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线性驱动齿条,所述线性驱动齿条具有第一齿轮侧和与所述第一齿轮侧相对的第二齿轮侧,所述第一线性元件包括附连到所述第一拉线的所述近端的第一线性齿轮,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包括第一旋转齿轮和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固定的第二旋转齿轮,所述第一旋转齿轮与所述第一线性齿轮接合,所述第二旋转齿轮与所述线性驱动齿条的所述第一齿轮侧接合,所述第二线性元件包括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蒂芬
申请(专利权)人:史赛克欧洲运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