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响应性的导管皮下隧道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4829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响应性的导管皮下隧道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它包括导管皮下固定单元和皮下隧道穿刺工具两个部分,通过皮下隧道穿刺工具建立皮下隧道后,在导管上放置一个方便植入和取出的响应性导管皮下固定单元,用来防止导管移位、脱落,减轻病人负担,表面带有抗菌止血涂层,有助于减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增大适用范围,提高患者使用体验。提高患者使用体验。提高患者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响应性的导管皮下隧道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响应性的导管皮下隧道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可为肿瘤患者提供安全、便利的静脉通路,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或锁骨下静脉,可有效避免因长期输液或注射化疗药物而引发的血管损伤,同时还可以降低局部组织刺激,是目前临床上普遍推荐使用的静脉输液方法。但在使用期间因为护理不当、病人自身知识缺乏等种种原因会导致导管松动、导管部分脱出等相关问题,其中导管脱出的发生率可达5%

31%,对临床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0003]隧道式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一种新技术,与常规的区别是:通过建立一个皮下隧道,使血管穿刺点与导管出口有一定的距离,并将导管出口转移到更适宜、更有利的位置,有效的降低了因导管出口位置过高造成的相关感染或机械性并发症的风险,保证了置管的安全。这种置管方法正随着技术的成熟而被大力推广使用,但在病人的生活起居中,依然存在脱管的问题,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同时还加大了病人的痛苦。目前存在的固定方法大多应用于体外,对病人的正常的活动造成不便,而少数用于体内的固定装置在取出时需要手术处理,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影响病人伤口的愈合。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201410015707.X提供了一种导管固定装置,该专利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固定钩伸入皮下进行固定,固定单元通过紧固装置固定基部上通道内的导管,从而方便且牢固的固定导管。但是该专利技术的所述固定钩深入皮下会对皮下组织造成较大程度的损害,在取出时,会造成二次伤害,在导管出口位置,固定钩及禁锢装置外露,会随日常活动而变换位置,一段时间后会增大导管出口位置皮肤破损程度,不利于伤口愈合,且容易增大伤口逆行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响应性的导管皮下隧道固定装置,通过在皮下隧道段导管上放置一个响应性的导管皮下固定单元;置管后,该响应性的导管皮下固定单元呈张开的灯笼状,能够牢固地禁锢导管,增加导管与组织间摩擦力,拔管时给予光刺激,内含的薄膜状肉桂酸改性丙烯酸酯收缩,压缩导管皮下固定单元,减少导管与组织间阻力,便于取出。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这样可以在隧道式优点的基础上,不进行额外的穿刺和手术,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降低脱管问题的发生率,减少感染和机械风险以及患者在日常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另外,该方式对于一些因皮肤表皮受损不易体外固定的患者依然适用,增加了适用范围。
[0006]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响应性的导管皮下隧道固定装置,包括导管皮下固定单元和皮下隧道穿刺工具两个部分,所述导管皮下固定单元套在导管上,放置在所述皮下隧道穿刺工具内配合使用。
[0007]优选的,导管皮下固定单元包括导管皮下固定单元主体、滑行环、滑行轨道、肉桂
酸改性丙烯酸酯薄膜。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皮下固定单元主体经滑行环固定在滑行轨道上,一端固定在导管上,固定不动,另一端可以沿着滑行轨道滑动。
[0009]所述导管皮下固定单元可以直接套在导管上或通过可降解医用胶黏接在导管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皮下固定单元装配在皮下隧道穿刺工具的外鞘管前端,被外鞘管内壁所限制,呈圆柱状,使用具有一定弹性及刚性的材料制作,导管皮下固定单元外部缠绕拉伸状态的肉桂酸改性丙烯酸酯薄膜。使用时,所述导管皮下固定单元可经由皮下隧道穿刺工具的内鞘管推出,释放导管皮下固定单元,导管皮下固定单元膨胀后横向面积变大,呈灯笼状,增大位移阻力,防止导管位移,实现导管的皮下固定。
[0011]优选的,所述导管皮下固定单元主体材料为可在体内无害化降解的材料。
[0012]优选的,所述肉桂酸改性丙烯酸酯是将肉桂酸嫁接到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网络的侧链上,从而形成接枝型肉桂酸改性丙烯酸酯。将该材料制成薄膜后在大于260nm光的照射下两个肉桂酸分子生成二聚体,形成记忆形状,在外力作用下拉伸薄膜,包裹在膨胀的导管皮下固定单元主体的表面上,沿滑行轨道拉动滑行环收缩导管皮下固定单元主体,置于皮下隧道穿刺工具内;置管后将导管皮下固定单元释放,肉桂酸改性丙烯酸酯薄膜随导管皮下固定单元主体张开,呈灯笼状;当取管时,使用小于260nm光进行照射,肉桂酸二聚体结构会被破坏从而发生解交联,肉桂酸改性丙烯酸酯薄膜可恢复初始状态,带动灯笼状主体收缩,方便取出。
[0013]进一步的,所述肉桂酸改性丙烯酸酯薄膜根据需求分为带载药涂层与不带载药涂层两种;所述载药涂层为抗菌、止血涂层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抗菌涂层所含药物为利福平,呋喃西林,金诺芬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止血涂层含药物为酚磺乙胺、云南白药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皮下固定单元主体表面有凹槽状结构,方便肉桂酸改性丙烯酸酯薄膜更好地固定在主体表面,使其收缩效果更佳。
[0015]进一步的,皮下隧道穿刺工具包括外鞘管、内鞘管、弹簧、隧道针四个部分,隧道穿刺工具可顺利引导导管,放置导管皮下固定单元,防止过度牵拉导管,引起导管破损、断裂和过度拉长,影响导管流量和药液的输注。
[0016]所述的皮下隧道穿刺工具为直杆型,其材质为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更优选的为医用级不锈钢、钴铬合金、聚碳酸酯、聚丙烯中的一种。
[0017]优选的,皮下隧道穿刺工具的长度可调节,根据病人的特征及隧道建立需求,可选择性调节几种不同的长度。
[0018]优选的,皮下隧道穿刺工具整体进行粗化处理,如增加反射镜,可在超声下清晰显影。
[0019]进一步的,所述的外鞘管作为皮下隧道穿刺工具主体,中间贯穿,一端连接外鞘管尖端,另一端连接手柄,外鞘管手柄位置中间有孔,可放置内鞘管;内部放置内鞘管同为中间贯穿,在内鞘管中段部分设置限位板与弹簧装置,内鞘管内部放置隧道针。
[0020]外鞘管头部与外鞘管尖端可以相互连接与拆除。且具备光滑圆倒角,不会损伤组织。
[0021]内鞘管顶部可顶住导管皮下固定单元,在建立隧道时可对导管皮下固定单元进行
释放,内鞘管中段部分设置限位板,中间设置弹簧,可以实现内鞘管的按压回弹,尾部连接有手柄,内鞘管手柄中间开孔,可从上述外鞘管手柄中间位置穿入。
[0022]隧道针一端可连接导管,另一端可穿过内鞘管,将导管牵至出口位置。
[0023]所述地隧道针顶部设置有多个凹槽,可连接导管,且两头端圆润光滑。可从上述内鞘管手柄中间位置穿入,长度贯穿内鞘管及外鞘管。
[0024]优选的,所述内鞘管应与外鞘管,弹簧配合使用,无需装卸,为整体使用。
[0025]优选的,所述导管皮下固定单元与所述皮下隧道穿刺工具为配合使用,所述皮下隧道工具也可单独重复使用,所述导管皮下固定单元为一次性使用。在置管时采用隧道式方法,通过建立皮下隧道,使血管穿刺点与导管出口有一定的距离。
[0026]本专利技术的导管皮下隧道固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优势在于:1、本专利技术装置在PIC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响应性的导管皮下隧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皮下固定单元和皮下隧道穿刺工具两个部分,所述导管皮下固定单元放置在所述皮下隧道穿刺工具内配合使用;所述导管皮下固定单元经皮下隧道穿刺工具释放后套在导管上在皮下隧道使用;所述导管皮下固定单元包括导管皮下固定单元主体、滑行环、滑行轨道和肉桂酸改性丙烯酸酯薄膜四个部分;导管皮下固定单元主体两端连接滑行环,套在滑行轨道上,外部包裹薄膜状肉桂酸改性丙烯酸酯;所述肉桂酸改性丙烯酸酯薄膜是将肉桂酸嫁接到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网络的侧链上,从而形成接枝型肉桂酸改性丙烯酸酯,在波长大于260nm光的照射下形成记忆形状,在外力作用下拉伸薄膜,包裹在膨胀的导管皮下固定单元主体的表面上,沿滑行轨道拉动滑行环收缩导管皮下固定单元主体,置于皮下隧道穿刺工具内,置管后通过皮下隧道穿刺工具将导管皮下固定单元释放,肉桂酸改性丙烯酸酯薄膜随导管皮下固定单元主体膨胀而张开,使用波长小于 260nm 光照射时,肉桂酸二聚体结构会被破坏从而发生解交联,肉桂酸改性丙烯酸酯薄膜可恢复初始状态,带动导管皮下固定单元收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响应性的导管皮下隧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皮下固定单元所用肉桂酸改性丙烯酸酯薄膜根据需求分为带载药涂层与不带载药涂层两种;所述载药涂层为抗菌、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军张守城袁坤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