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45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流体接头,使锁定活塞的响应性提高。流体接头(100)具备盖体(2)、叶轮(3)、涡轮(4)、输出轮毂(6)、锁定活塞(7)以及壁部件(82b)。叶轮(3)固定于盖体(2)。涡轮(4)与叶轮(3)相对而配置。输出轮毂(6)输出来自涡轮(4)的扭矩。锁定活塞(7)配置于盖体(2)与涡轮(4)之间。锁定活塞(7)以能够在输出轮毂(6)上向轴向滑动的方式配置。锁定活塞(7)构成为与盖体(2)摩擦卡合。壁部件(82b)安装于输出轮毂(6)。壁部件(82b)与锁定活塞(7)协作而划分油压室(S)。(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接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接头。

技术介绍

[0002]流体接头具有叶轮以及涡轮,经由内部的工作油从叶轮向涡轮传递扭矩。叶轮固定于被输入扭矩的盖体。涡轮与叶轮相对而配置。叶轮旋转时,工作油从叶轮向涡轮流过,使涡轮旋转从而输出扭矩。
[0003]另外,流体接头具有锁定装置。锁定装置成为打开状态时,来自盖体的扭矩机械式传递到涡轮而输出到变速器的输入轴。
[0004]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扭矩变换器具有锁定活塞。在高速传动区域中锁定活塞与变换器盖体摩擦卡合,从而使动力传递效率提高。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

2963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在具有所述那样的锁定活塞的流体接头中,从能耗改善等观点考虑,优选使锁定活塞的响应性提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使锁定活塞的响应性提高。
[0007]本专利技术的某侧面所涉及的流体接头具备盖体、叶轮、涡轮、输出轮毂、锁定活塞以及壁部件。叶轮固定于盖体。涡轮与叶轮相对而配置。输出轮毂输出来自涡轮的扭矩。锁定活塞配置于盖体与涡轮之间。锁定活塞以能够在输出轮毂上向轴向滑动的方式配置。锁定活塞构成为与盖体摩擦卡合。壁部件安装于输出轮毂。壁部件与锁定活塞协作而划分油压室。
[0008]上述的流体接头具有用于与锁定活塞协作而划分油压室的壁部件。此外,向油压室内经由供给路供给工作油。由此,通过壁部件和锁定活塞形成有油压室,因此能够使锁定活塞的响应性提高。
[0009]优选的是,流体接头还具有阻尼装置。阻尼装置构成为从锁定活塞向输出轮毂传递扭矩。阻尼装置具有输入板、第一输出板及第二输出板、以及弹性部件。输入板构成为从锁定活塞传递扭矩。第一输出板及第二输出板配置为在轴向上夹着输入板。第一输出板及第二输出板安装于输出轮毂。弹性部件弹性地连结输入板与第一输出板及第二输出板。第一输出板及第二输出板中的至少一方构成壁部件。
[0010]优选的是,第一输出板在轴向上配置于锁定活塞与输入板之间。第二输出板在轴向上配置于涡轮与输入板之间。第二输出板构成壁部件。
[0011]优选的是,第一输出板具有沿弹性部件的形状向轴向鼓起的第一鼓起部。第二输出板具有沿弹性部件的形状向轴向鼓起的第二鼓起部。第一鼓起部的顶点部在轴向上开口。即,第一鼓起部在顶点部具有窗部。第二鼓起部的顶点部在轴向上封闭。即,第二鼓起部在顶点部不具有窗部。
[0012]优选的是,第一输出板在轴向上配置于锁定活塞与输入板之间。第二输出板在轴
向上配置于涡轮与输入板之间。第一输出板构成壁部件。
[0013]优选的是,第一输出板具有沿弹性部件的形状向轴向鼓起的第一鼓起部。第二输出板具有沿弹性部件的形状向轴向鼓起的第二鼓起部。第一鼓起部的顶点部轴向上封闭。即,第一鼓起部在顶点部不具有窗部。第二鼓起部的顶点部在轴向上开口。即,第二鼓起部在顶点部具有窗部。
[0014]优选的是,锁定活塞具有圆板部和从圆板部的外周端部向轴向延伸的圆筒部。壁部件从输出轮毂延伸到圆筒部。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使锁定活塞的响应性提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扭矩变换器的剖视图。
[0017]图2是阻尼装置的剖视图。
[0018]图3是第二输出板的主视图。
[0019]图4是变形例所涉及的阻尼装置的剖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2:盖体;3:叶轮;4:涡轮;6:输出轮毂;7:锁定活塞;71:圆板部;72:第二圆筒部;8:阻尼装置;81:输入板;82a:第一输出板;821a:第一鼓起部;822a:窗部;82b:第二输出板;821b:第二鼓起部;822b:窗部;83:第一扭簧;100:扭矩变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整体构成][0023]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扭矩变换器100(流体接头的一例)的剖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轴向”是指扭矩变换器100的旋转轴O所延伸的方向。另外,“半径方向”是指以旋转轴O为中心的圆的半径方向,“周向”是指以旋转轴O为中心的圆的周向。此外,虽然未图示,在图1的左侧配置有发动机,在图1的右侧配置有变速器。
[0024]扭矩变换器100能够以旋转轴O为中心而旋转。扭矩变换器100具备盖体2、叶轮3、涡轮4、定子5、输出轮毂6、锁定活塞7以及阻尼装置8。
[0025][盖体2][0026]盖体2被输入来自发动机的扭矩。盖体2具有圆板部21和第一圆筒部22。第一圆筒部22从圆板部21的外周端部向叶轮3侧沿轴向延伸。
[0027][叶轮3][0028]叶轮3固定于盖体2。叶轮3具有叶轮壳体31、多个叶轮叶片32以及叶轮轮毂33。叶轮壳体31例如通过焊接而固定于盖体2。
[0029]叶轮叶片32固定于叶轮壳体31的内侧面。叶轮轮毂33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叶轮壳体31的内周端部。
[0030][涡轮4][0031]涡轮4与叶轮3相对而配置。涡轮4具有涡轮壳体41以及多个涡轮叶片42。涡轮叶片42通过钎焊等固定于涡轮壳体41的内侧面。
[0032][定子5][0033]定子5构成为对从涡轮4向叶轮3返回的工作油进行整流。定子5能够绕旋转轴O旋转。详细而言,定子5经由单向离合器102支承于不能旋转的固定轴101。该定子5配置于叶轮3与涡轮4之间。
[0034]定子5具有圆板状的定子载架51和安装于其外周面的多个定子叶片52。此外,在定子5与叶轮3之间配置有第一推力轴承103,在定子5与输出轮毂6之间配置有第二推力轴承104。
[0035][输出轮毂][0036]输出轮毂6构成为将从涡轮4传递来的扭矩向变速器的输入轴105输出。涡轮4安装于该输出轮毂6。详细而言,涡轮壳体41经由铆钉等安装于输出轮毂6。输出轮毂6形成有花键孔611。输入轴105与该花键孔611花键嵌合。
[0037]输出轮毂6具有凸台部61和法兰部62。凸台部61是圆筒状,沿轴向延伸。凸台部61具有花键孔611。法兰部62从凸台部61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延伸。法兰部62是圆环状,沿周向延伸。涡轮壳体41安装于该法兰部62。
[0038][锁定活塞][0039]锁定活塞7被配置为在盖体2与涡轮4之间可沿轴向移动。详细而言,锁定活塞7被配置为在输出轮毂6上可沿轴向滑动。更详细而言,锁定活塞7被配置为在输出轮毂6的凸台部61的外周面上可沿轴向滑动。另外,锁定活塞7可与输出轮毂6相对旋转。
[0040]如图2所示,锁定活塞7构成为与盖体2摩擦卡合。详细而言,锁定活塞7构成为在外周端部与盖体2摩擦卡合。此外,在图2的状态下,锁定活塞7不与盖体2摩擦卡合。锁定活塞7从该图2的状态向左侧移动,从而锁定活塞7与盖体2摩擦卡合。锁定活塞7具有圆板部71、第二圆筒部72(圆筒部的一例)以及滑动部73。
[0041]在圆板部71的外周端部固定有摩擦材料9。圆板部71构成为经由摩擦材料9按压盖体2的圆板部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接头,其特征在于,具备:盖体;叶轮,固定于所述盖体;涡轮,与所述叶轮相对而配置;输出轮毂,构成为输出来自所述涡轮的扭矩;锁定活塞,配置于所述盖体与所述涡轮之间,以能够在所述输出轮毂上向轴向滑动的方式配置,且与所述盖体摩擦卡合;以及壁部件,安装于所述输出轮毂,且与所述锁定活塞协作而划分油压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接头还具备阻尼装置,所述阻尼装置构成为从所述锁定活塞向所述输出轮毂传递扭矩,所述阻尼装置具有:输入板,构成为从所述锁定活塞传递扭矩;第一输出板及第二输出板,配置为在轴向上夹着所述输入板,且安装于所述输出轮毂;以及弹性部件,弹性地连结所述输入板与所述第一输出板及第二输出板,所述第一输出板及所述第二输出板中的至少一方构成所述壁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板在轴向上配置于所述锁定活塞与所述输入板之间,所述第二输出板在轴向上配置于所述涡轮与所述输入板之间,所述第二输出板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幸三岸原启介田中智裕福井捷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