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技术标准管理体系指标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531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技术标准管理体系指标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关键性技术指标基准值,建立关键性技术指标评价标准;基于辅助性技术指标,建立辅助性技术指标评价标准;根据需求目标,确定评分标准中的技术指标,并将技术指标按照层次进行分解,在数据库中建立梯阶层次结构;对应于上一层次中同一技术指标,下一层次中的各技术指标分别进行重要性的两两比较,输出数据化的判断矩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技术指标的评价结果定量化,评价过程中结合关键性技术指标和辅助性工艺技术指标综合进行评价,能较为全面地体现油井的生产状态,同时,不再人为决定,通过将技术指标按照层次进行分解,大大减少了人为主观判断。大大减少了人为主观判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技术标准管理体系指标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指标评价
,尤其涉及一种技术标准管理体系指标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技术版块快速集成采用的评分标准主要涉及技术指标以及对应的权重。目前,管理者根据每一次的技术版块快速集成的需求目标,凭借自身的经验,人为地确定技术指标和对应的权重,然而,往往由人为决定,缺少理论性支持,主观程度高,现有的评分标准中,无法检验逻辑性,可能出现了逻辑错误也无法发觉,同时,采用的技术指标较少,不能细致、全面地展现技术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技术标准管理体系指标评价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技术标准管理体系指标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S1基于关键性技术指标基准值,建立关键性技术指标评价标准;
[0006]S2基于辅助性技术指标,建立辅助性技术指标评价标准;
[0007]S3根据需求目标,确定评分标准中的技术指标,并将技术指标按照层次进行分解,在数据库中建立梯阶层次结构;
[0008]S4对应于上一层次中同一技术指标,下一层次中的各技术指标分别进行重要性的两两比较,输出数据化的判断矩阵;
[0009]S5根据所述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的技术指标对于上一层技术指标的相对权重,并根据所述相对权重计算各层次的技术指标对目标的权重;
[0010]S6进行指标类型的一致化、无量纲化处理;其中包括:成本型指标一致化、区间型指标一致化、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指标权重的设定;
[0011]S7基于关键性技术指标评价标准和辅助性技术指标评价标准,建立技术指标综合评价模型;
[0012]S8利用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综合评价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得出技术指标的评价结果。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S8根据评价结果计算出评分,并将评分存储在数据库中。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S3按照层次进行分解,器具体步骤为:运用层次分析法,将根据需求目标确定的技术指标按照层次进行分解,在数据库中建立梯阶层次,其中从上而下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S3的梯阶层次结构包括目标层和指标层。
[0016]优选的,所述指标层包括对应于准则层中功能性要求的产品业务功能完整性、产品参数化程度、产品系统架构和国际化支持,对应于准则层中非功能性要求的技术先进性、性能和安全,以及对应于准则层中项目实施的实施案例、人员资质和技术转移。
[0017]优选的,所述目标层包括评分标准;所述准则层对应于目标层中评分标准的功能性要求、非功能性要求和项目实施。
[001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技术标准管理体系指标评价方法,通过技术指标的评价结果定量化,评价过程中结合关键性技术指标和辅助性工艺技术指标综合进行评价,能较为全面地体现油井的生产状态,同时,不再人为决定,通过将技术指标按照层次进行分解,大大减少了人为主观判断。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一种技术标准管理体系指标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S1基于关键性技术指标基准值,建立关键性技术指标评价标准;
[0022]S2基于辅助性技术指标,建立辅助性技术指标评价标准;
[0023]S3根据需求目标,确定评分标准中的技术指标,并将技术指标按照层次进行分解,在数据库中建立梯阶层次结构;
[0024]S4对应于上一层次中同一技术指标,下一层次中的各技术指标分别进行重要性的两两比较,输出数据化的判断矩阵;
[0025]S5根据所述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的技术指标对于上一层技术指标的相对权重,并根据所述相对权重计算各层次的技术指标对目标的权重;
[0026]S6进行指标类型的一致化、无量纲化处理;其中包括:成本型指标一致化、区间型指标一致化、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指标权重的设定;
[0027]S7基于关键性技术指标评价标准和辅助性技术指标评价标准,建立技术指标综合评价模型;
[0028]S8利用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综合评价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得出技术指标的评价结果。
[002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步骤S8根据评价结果计算出评分,并将评分存储在数据库中。
[003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步骤S3按照层次进行分解,器具体步骤为:运用层次分析法,将根据需求目标确定的技术指标按照层次进行分解,在数据库中建立梯阶层次,其中从上而下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003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步骤S3的梯阶层次结构包括目标层和指标层。
[003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指标层包括对应于准则层中功能性要求的产品业务功能完整性、产品参数化程度、产品系统架构和国际化支持,对应于准则层中非功能性要求的技术先进性、性能和安全,以及对应于准则层中项目实施的实施案例、人员资质和技术转移。
[003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目标层包括评分标准;所述准则层对应于目标层中评分标准的功能性要求、非功能性要求和项目实施。
[0034]本专利技术:基于关键性技术指标基准值,建立关键性技术指标评价标准;基于辅助性技术指标,建立辅助性技术指标评价标准;根据需求目标,确定评分标准中的技术指标,并将技术指标按照层次进行分解,在数据库中建立梯阶层次结构;对应于上一层次中同一技术指标,下一层次中的各技术指标分别进行重要性的两两比较,输出数据化的判断矩阵;根
据所述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的技术指标对于上一层技术指标的相对权重,并根据所述相对权重计算各层次的技术指标对目标的权重;进行指标类型的一致化、无量纲化处理;其中包括:成本型指标一致化、区间型指标一致化、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指标权重的设定;基于关键性技术指标评价标准和辅助性技术指标评价标准,建立技术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综合评价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得出技术指标的评价结果。
[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技术标准管理体系指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基于关键性技术指标基准值,建立关键性技术指标评价标准;S2基于辅助性技术指标,建立辅助性技术指标评价标准;S3根据需求目标,确定评分标准中的技术指标,并将技术指标按照层次进行分解,在数据库中建立梯阶层次结构;S4对应于上一层次中同一技术指标,下一层次中的各技术指标分别进行重要性的两两比较,输出数据化的判断矩阵;S5根据所述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的技术指标对于上一层技术指标的相对权重,并根据所述相对权重计算各层次的技术指标对目标的权重;S6进行指标类型的一致化、无量纲化处理;其中包括:成本型指标一致化、区间型指标一致化、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指标权重的设定;S7基于关键性技术指标评价标准和辅助性技术指标评价标准,建立技术指标综合评价模型;S8利用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综合评价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得出技术指标的评价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技术标准管理体系指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昂李柏晨刘东华万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