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农业用片栽植物授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465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慧农业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农业用片栽植物授粉装置,包括存放箱,存放箱前端面上安装有把手,并在前端面下设置有控制器,排料机构包括放置腔、锁固于放置腔内侧底部的密封板、安装于密封板顶部用于引导花粉流动的风机,风机进气端和排气端分别插接有进料管和排料管,用于花粉输送和排出,进料管穿过放置腔内侧顶端面后活动伸入于存放箱内侧底部,且进料管内侧设置有用于控制花粉排出量的挡料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风机配合进料管将存放箱内的花粉进行抽取,并且通过排料管、伸缩软管、连接管和喷嘴将花粉向外排出,达到了更加自动化的将花粉进行排出而对植物进行授粉,提高了在智慧农业中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在智慧农业中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在智慧农业中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农业用片栽植物授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农业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农业用片栽植物授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智慧农业是农业中的智慧经济,智慧经济形态在农业中的具体表现,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农业工作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植物进行授粉,授粉是被子植物结成果实必经的过程,花朵中通常都有一些黄色的粉,这叫做花粉,这些花粉需要被传给同类植物某些花朵,花粉的传递过程叫做授粉,现代农业种植大多数都为片栽方式种植,为进一步提高产量,有些片栽植物仍需人工授粉。
[0003]当对植物进行授粉时,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效率较低,而授粉装置喷嘴角度固定,同时部分植物由于种植位置差异,需要工人手臂呈弯曲状进行授粉,长时间工作容易形成手臂酸痛,同时存放花粉的存放箱在排出花粉后内壁依然容易残留花粉,容易形成授粉不完全的情况,以及在有风的天气里容易出现将花粉排出就被风吹走,形成花粉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慧农业用片栽植物授粉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农业用片栽植物授粉装置,包括存放箱,所述存放箱前端面上安装有把手,并在前端面下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排料机构包括放置腔、锁固于放置腔内侧底部的密封板、安装于密封板顶部用于引导花粉流动的风机,所述风机进气端和排气端分别插接有进料管和排料管,用于花粉输送和排出,所述进料管穿过放置腔内侧顶端面后活动伸入于存放箱内侧底部,且进料管内侧设置有用于控制花粉排出量的挡料机构,所述排料管贯穿于放置腔内侧端面,且排料管外侧设置有用于辅助排料的调节机构,所述放置腔开设于存放箱底端面中部。
[0006]优选的,所述存放箱侧表面相对立把手一端嵌入有用于导入花粉的入料斗,所述入料斗内侧顶部转动安装有端盖。
[0007]优选的,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挡板、轴杆、T型转杆、蜗杆和蜗轮,所述挡板通过轴杆与进料管内侧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轴杆设置有两个于挡板左右两端中部,且轴杆贯穿于进料管内侧端面,所述T型转杆穿过密封板底端面后焊接于蜗杆,所述蜗杆与放置腔内侧顶部转动连接,且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所述蜗轮内圈固定连接于轴杆外侧。
[0008]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伸缩软管、连接管、第一透孔罩、第二透明罩、喷嘴、固定架和固定螺栓,所述伸缩软管左右两端分别紧固于排料管外侧右端和连接管外侧左端,用于对花粉进行输送,所述连接管与固定架内侧活动连接,且连接管穿过第一透孔罩和第二透明罩左端面后与喷嘴内侧左端插接,所述第一透孔罩和第二透明罩相锁合,且第一透孔罩和第二透明罩分别连接于连接管外侧前后两端,所述喷嘴设置于第一透孔罩和第二透明罩内侧,所述固定架安装于存放箱外侧底部,所述固定螺栓与固定架外侧远离存放箱一
端开设的螺孔内侧螺纹配合,且固定螺栓紧贴于连接管外侧端面。
[0009]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导向杆、凹槽、齿条、自锁电机、齿轮、刮板、推料机构和U型架,所述导向杆穿过存放箱顶端面中部后锁固于U型架,所述凹槽开设于导向杆外侧端面,所述齿条安装于凹槽内侧,所述自锁电机锁固于存放箱内侧顶部,且自锁电机后端输出轴连接于齿轮内圈,所述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所述刮板安装于U型架底端面,且刮板沿着存放箱内侧上下滑动,用于将附着于存放箱内壁的花粉刮除,所述推料机构设置于刮板底部。
[0010]优选的,所述推料机构包括电动马达、主动齿轮、开口、从动齿轮、双向丝杆、滑槽、传动板、推料板、弹簧、连接槽和滑块,所述电动马达安装于刮板顶端面,且电动马达左侧输出轴相连接于主动齿轮内圈,所述主动齿轮穿过开口内侧后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内圈固定连接于双向丝杆外侧中部,所述双向丝杆与滑槽内侧转动连接,且双向丝杆与滑块侧表面开设的螺孔内侧螺纹配合,所述滑槽开设于刮板底端面中部,所述推料板通过弹簧连接于连接槽内侧顶端面,用于将存放箱内侧底部残留的花粉推动进入到排料管内,所述连接槽开设于传动板底端面,所述滑块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传动板顶端面,且滑块滑动安装有两个于滑槽内侧。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通过转轴与固定架内侧右端转动连接,且转轴与固定螺栓为同轴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进料管为L型结构,且进料管、排料管、伸缩软管和连接管内径一致。
[0013]优选的,所述凹槽内侧与导向杆外侧端面相平行,且凹槽内侧宽度大于齿轮厚度。
[0014]优选的,所述T型转杆为圆柱体状,且T型转杆底端面高于存放箱底端面。
[0015]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排料机构于存放箱内侧,通过风机配合进料管将存放箱内的花粉进行抽取,并且通过排料管、伸缩软管、连接管和喷嘴将花粉向外排出,达到了更加自动化的将花粉进行排出而对植物进行授粉,提高了在智慧农业中的工作效率。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连接管和带动喷嘴进行转动进行角度调节,并且可通过转动固定螺栓将连接管位置进行固定,使得便于将喷嘴角度进行调节,使得工人更加轻松的进行授粉工作,降低了工人工作强度。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刮板向下移动将存放箱内侧壁上附着的花粉向下刮除,而推料板向内移动时可将存放箱内侧底部的花粉推动进入到进料管内向外排出,使得更加完全的对花粉进行使用。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透明罩和第二透明罩配合将喷嘴进行覆盖保护,防止喷嘴所喷出的花粉还没接触到植物就被风吹走,减少花粉浪费。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排料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挡料机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调节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透明罩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辅助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图6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7]图中标号:把手

1、控制器

2、存放箱

3、入料斗

4、端盖

5、排料机构

6、辅助机构

7、放置腔

61、密封板

62、风机

63、进料管

64、排料管

65、挡板

661、轴杆

662、T型转杆

663、蜗杆

664、蜗轮

665、伸缩软管

671、连接管

672、第一透孔罩

673、第二透明罩

674、喷嘴

675、固定架

676、固定螺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农业用片栽植物授粉装置,包括存放箱(3),所述存放箱(3)前端面上安装有把手(1),并在前端面下设置有控制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料机构(6)和辅助机构(7),所述排料机构(6)和辅助机构(7)分别设置于存放箱(3)内侧底部和内侧顶部,所述排料机构(6)包括放置腔(61)、锁固于放置腔(61)内侧底部的密封板(62)、安装于密封板(62)顶部用于引导花粉流动的风机(63),所述风机(63)进气端和排气端分别插接有进料管(64)和排料管(65)用于花粉输送和排出,所述进料管(64)穿过放置腔(61)内侧顶端面后活动伸入于存放箱(3)内侧底部,且进料管(64)内侧设置有用于控制花粉排出量的挡料机构(66),所述排料管(65)贯穿于放置腔(61)内侧端面,且排料管(65)外侧设置有用于辅助排料的调节机构(67),所述放置腔(61)开设于存放箱(3)底端面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慧农业用片栽植物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箱(3)侧表面相对立把手(1)一端嵌入有用于导入花粉的入料斗(4),所述入料斗(4)内侧顶部转动安装有端盖(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慧农业用片栽植物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机构(66)包括挡板(661)、轴杆(662)、T型转杆(663)、蜗杆(664)和蜗轮(665),所述挡板(661)通过轴杆(662)与进料管(64)内侧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轴杆(662)设置有两个于挡板(661)左右两端中部,且轴杆(662)贯穿于进料管(64)内侧端面,所述T型转杆(663)穿过密封板(62)底端面后焊接于蜗杆(664),所述蜗杆(664)与放置腔(61)内侧顶部转动连接,且蜗杆(664)与蜗轮(665)相互啮合,所述蜗轮(665)内圈固定连接于轴杆(662)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慧农业用片栽植物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67)包括伸缩软管(671)、连接管(672)、第一透孔罩(673)、第二透明罩(674)、喷嘴(675)、固定架(676)和固定螺栓(677),所述伸缩软管(671)左右两端分别紧固于排料管(65)外侧右端和连接管(672)外侧左端,用于对花粉进行输送,所述连接管(672)与固定架(676)内侧活动连接,且连接管(672)穿过第一透孔罩(673)和第二透明罩(674)左端面后与喷嘴(675)内侧左端插接,所述第一透孔罩(673)和第二透明罩(674)相锁合,且第一透孔罩(673)和第二透明罩(674)分别连接于连接管(672)外侧前后两端,所述喷嘴(675)设置于第一透孔罩(673)和第二透明罩(674)内侧,所述固定架(676)安装于存放箱(3)外侧底部,所述固定螺栓(677)与固定架(676)外侧远离存放箱(3)一端开设的螺孔内侧螺纹配合,且固定螺栓(677)紧贴于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海波姜仲秋孙云龙周华乔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