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分叉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465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髓内分叉固定器,属于一种骨折内固定器械。它是由导钉一根和固定针2~3根所组成。导钉分头部针体和尖部等三部分。头部有螺帽固定。导钉上有2~3条供固定针穿插用的纵向导槽,导槽靠近尖部有一呈由内向外,逐渐弯曲的弧道,弧道末端有一开口。固定针分头部、针体和尖部等三部分。头部膨大,尖部微尖。当2~3根固定针沿导钉上导槽插入,在穿过弧道及开口后,固定针尖部向外伸展而形成分叉,并嵌插在骨髓腔内。(*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骨折内固定器械。现有的骨折内固定器械,如普通接骨钢板,加压接骨钢板,Ender钉、梅花形髓内钉以及自锁式髓内针等,对长骨骨折虽可达到固定作用,但有其缺点1.对长骨骨端骨折的固定不理想;2.手术中暴露广、损伤大,对骨质及其血供均有严重损害;3.由于手术操作会对关节功能造成很大影响。本专利技术利用内固定器械本身的特殊结构,结合长骨的解剖形态特点,以达到骨折断端的牢固固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组装方法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图1导钉结构图(1)头部(2)钉体(3)尖部(4)螺帽(5)导槽(6)弧道(7)弧道开口图2固定针示意图(8)头部(9)针体(10)尖部图3髓内分叉固定器总装图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是由一根导钉(见图1)和2~3根固定针(见图2)组成。导钉分头部(1)、钉体(2)和尖部(3)等三部分。头部(1)用螺帽(4)固定,导钉上有2~3条供固定针穿插用的纵向导槽(5)。导槽(5)靠近尖部(3)有一呈由内向外,逐渐弯曲的弧道(6),弧道末端有一开口(7)。固定针分头部(8)、针体(9)和尖部(10)等三部分。头部(8)膨大,尖部(10)微尖。当2~3根固定针(图2)沿导槽(5)穿过弧道(6)和开口(7)后,固定针(图2)尖部(10)逐渐叉开,向外伸展而形成分叉,嵌插在骨髓腔内。另外,导钉的头部(1)则利用螺帽(4)对导钉头部(1)固定。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可牢固地固定骨折断端,对靠近骨端骨折的固定作用更是优越,它能有效控制旋转,防止骨折断端分离。2.本髓内分叉固定器虽通过骨髓腔,但因体积小而细,故对骨质、骨髓腔以及髓腔内血管损伤甚小。而且手术操作主要不在骨折端进行,以及操作容易,因此对骨折断端的干扰亦少,故有利于骨折愈合。3.本髓内分叉固定器不通过关节,其头端虽留置在关节附近,但不影响关节活动,故保证完好的关节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髓内分叉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2~3根固定针和一根导钉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内分叉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导钉上有2~3条供固定针穿插用的纵向导槽,导槽靠近尖部有一呈由内向外逐渐弯曲的弧道,弧道末端有一开口。当2~3根固定针沿导钉上导槽插入,在穿过弧道及开口后,固定针尖部向外伸展而形成分叉,并嵌插在骨髓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髓内分叉固定器,其特征是其导钉头部有螺帽等固定部件。全文摘要髓内分叉固定器,属于一种骨折内固定器械。它是由导钉一根和固定针2~3根所组成。导钉分头部针体和尖部等三部分。头部有螺帽固定。导钉上有2~3条供固定针穿插用的纵向导槽,导槽靠近尖部有一呈由内向外,逐渐弯曲的弧道,弧道末端有一开口。固定针分头部、针体和尖部等三部分。头部膨大,尖部微尖。当2~3根固定针沿导钉上导槽插入,在穿过弧道及开口后,固定针尖部向外伸展而形成分叉,并嵌插在骨髓腔内。文档编号A61B17/58GK1036693SQ89105880公开日1989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23日专利技术者李怀先, 吴绍尧 申请人:重庆医科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髓内分叉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2~3根固定针和一根导钉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怀先吴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