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4327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4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婴儿车,一种婴儿车,其包括:车架;多个车轮,分别安装到所述车架下方;座板,固定到所述车架;背靠板,连接到所述车架且相对于所述座板呈一角度;以及提拉织带,固定到所述座板与所述背靠板的表面。本申请的婴儿车的背靠板稳定性较好,可防止婴儿车受压后翻。受压后翻。受压后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婴儿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尤其涉及一种能防止翻覆的婴儿车。

技术介绍

[0002]婴儿车是供婴儿或儿童(以下统称为婴儿)乘坐以便利地移动婴儿的工具。现有的婴儿车的背靠通常可以相对于坐垫调整角度,从而为婴儿或儿童提供合适的靠背角度。
[0003]但是,当靠背角度较大时,乘坐在婴儿车上的婴儿的重心可能位于座板的后方,从而导致婴儿车具有翻覆的风险。这是婴儿车的操作者所不希望的。
[0004]而且,由于婴儿车的靠背通常不是牢固固定的刚性部件(考虑到背靠角度调整以及舒适性),当婴儿倚靠在婴儿车的靠背上时,靠背可能发生向下的位移,这更加剧了婴儿重心的后移,增大了婴儿车翻覆的风险。
[0005]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可靠地防止翻覆发生的婴儿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翻覆的婴儿车。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车,其能够减轻或消除以上所述的缺陷中的至少一种。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婴儿车,其包括:车架;多个车轮,分别安装到所述车架下方;座板,固定到所述车架;背靠板,连接到所述车架且相对于所述座板呈一角度;以及提拉织带,连接所述座板的后端与所述背靠板的表面。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车还包括靠垫,所述靠垫固定到所述背靠框架和所述座板,且容纳所述背靠板。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靠垫包裹所述背靠板。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靠板的后表面形成有连接部,所述提拉织带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部,且固定有扣件,所述连接部使得所述扣件无法穿过所述连接部。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靠垫的下侧形成有开口,所述提拉织带穿过所述开口。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靠垫的后表面形成有贯穿部,第一固定织带穿过贯穿部而将所述靠垫水平地固定到所述背靠框架,所述靠垫的下端经由两根第二固定织带固定到所述座板,并且所述提拉织带位于所述两根第二固定织带之间。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靠垫的后表面形成有贯穿部,第一固定织带穿过贯穿部而将所述靠垫水平地固定到所述车架,所述靠垫的下端经由两根第二固定织带固定到所述座板。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靠垫具有翻折部,所述翻折部能翻折以暴露所述靠垫的内部,使得所述背靠板能放置到所述靠垫内。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拉织带连接所述座板与所述背靠板的前表面或后表面。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拉织带能在所述座板与所述背靠板之间施加拉力。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车还包括坐垫,所述坐垫覆盖所述座板,并且所述坐垫与所述靠垫一体地形成。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靠板由PE制成,所述扣件为日字形的扣件。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车还包括背靠框架,所述背靠框架固定到所述座板或所述车架,且定位在所述座板之上,所述背靠板通过连接到所述背靠框架而连接到所述车架。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拉织带在所述扣件与所述座板之间的距离是能调节的。
[0022]本申请的婴儿车的背靠板稳定性较好,可防止婴儿车受压后翻。在本申请中,提拉织带固定至背靠后方以及座板的孔内,可防止背靠受压后运动至座板下方,防止车台翻覆。
附图说明
[0023]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0024]图1是本申请的婴儿车的立体图;
[0025]图2是本申请的婴儿车的正视立体图;
[0026]图3是本申请的婴儿车的后视立体图;
[0027]图4是本申请的背靠板和座板以及相关的连接部件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申请的婴儿车的部分部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0029]图6是本申请的婴儿车的部分部件的示意图;
[0030]图7是婴儿车的背靠板和座板相对于彼此在一个位置时的示意图;
[0031]图8是婴儿车的背靠板和座板相对于彼此在另一个位置时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列表:
[0033]婴儿车 1
[0034]车架 10
[0035]车轮 20
[0036]前轮 210
[0037]后轮 220
[0038]座板 30
[0039]孔 310
[0040]背靠框架 40
[0041]背靠板 50
[0042]连接部 510
[0043]提拉织带 520
[0044]扣件 530
[0045]通孔 540
[0046]坐垫 60
[0047]靠垫 70
[0048]贯穿部 710
[0049]第一固定织带 721
[0050]第二固定织带 722
[0051]翻折部 730
[0052]开口 740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为了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所述实施例仅为提供说明与解释之用,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
[0054]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0055]图1是本申请的婴儿车1的立体图,图2是本申请的婴儿车1的正视立体图,图3是本申请的婴儿车1的后视立体图。在图1和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背靠板50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示出提拉织带520的连接关系,背靠板50被示出为与座板30分离一定距离。实际上,背靠板50可直接接触座板30的上表面。
[0056]如图1到图3所示,婴儿车1可包括:车架10;多个车轮20,分别安装到车架10下方;座板30,固定到车架10;背靠板50,可连接到车架10且相对于座板30呈一角度;以及提拉织带520,固定到座板30与背靠板50的后表面。可选地,提拉织带520亦可固定到座板30背靠板50的前表面,并不以此为限。背靠板50可由PE制成。可选地,背靠板50可由其他合适的材料,例如塑料、金属、木材等制成。
[0057]在本实施例中,婴儿车1还可包括背靠框架40,背靠框架40固定到座板30或车架10,且定位在座板30之上。背靠板50可通过连接到背靠框架40而最终连接到车架10。在其他实施例中(附图未示出),背靠板50可直接连接到车架10(即,不包括背靠框架40)。在一个实施例中,背靠框架40可相对于座板30旋转。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背靠框架40可相对于座板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包括:车架(10);多个车轮(20),分别安装到所述车架下方;座板(30),固定到所述车架;背靠板(50),连接到所述车架且相对于所述座板呈一角度;以及提拉织带(520),连接所述座板与所述背靠板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还包括靠垫(70),所述靠垫包裹所述背靠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板的后表面形成有连接部(510),所述提拉织带的一端穿过所述连接部,且固定有扣件(530),所述连接部使得所述扣件无法穿过所述连接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的下侧形成有开口(740),所述提拉织带穿过所述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的后表面形成有贯穿部(710),第一固定织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民于雄曾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