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管理装置及热管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424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48
本申请的流体管理装置及热管理系统,包括连接件、流体控制部和传感部,连接件具有容纳流体控制部的第一容纳腔,连接件具有容纳传感部的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的开口位于第一侧部,第二容纳腔的开口位于第二侧部,第一侧部的至少部分壁与第一面垂直位于连接件的子通道在第一面的投影不重叠,这样流体管理装置的体积相对较小,子通道位于连接件内,也有利于防止泄露。防止泄露。防止泄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管理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流体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体管理装置及一种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热管理系统包括流体控制部件、传感器等零部件,通常是通过多个管路将以上零部件进行连接,这样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零部件的数量增加,连接点增加,导致热管理系统在连接点的泄露风险增加,占用空间相对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管理装置及热管理系统,以有利于使流体管理装置及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紧凑,同时也有助减少连接处的泄露。
[0004]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体管理装置,包括连接件、流体控制部和传感部,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容纳部、第二容纳部,所述第一容纳部具有第一容纳腔,至少部分所述流体控制部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流体控制部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所述第二容纳部具有第二容纳腔,至少部分所述传感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传感部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
[0005]所述连接件具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壁具有口,所述传感部的传感元位于所述连通通道,或者所述流体管理装置具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传感部的传感元位于所述连通腔;
[0006]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容纳腔在所述第一侧部具有口,所述第二容纳腔在所述第二侧部具有口;定义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容纳部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侧部的至少部分壁与所述第一面垂直,所述连通通道包括若干子通道,所述子通道在所述第一面的投影不重叠。
[0007]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节流元件、第四换热器和流体管理装置,所述流体管理装置为上述的流体管理装置,所述流体管理装置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所述第四接口通过所述节流单元、所述第四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通。
[0008]本申请的流体管理装置及热管理系统,包括连接件、流体控制部和传感部,连接件具有容纳流体控制部的第一容纳腔,连接件具有容纳传感部的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的开口位于第一侧部,第二容纳腔的开口位于第二侧部,第一侧部的至少部分壁与第一面垂直位于连接件的子通道在第一面的投影不重叠,这样流体管理装置的体积相对较小,子通道位于连接件内,也有利于防止泄露。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申请的流体管理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图1中流体管理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图1的流体管理装置的一种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2]图4是图1的流体管理装置的另一种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3]图5是图1中连接件的第一板体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6是图1中连接件的第一板体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7是本申请的流体管理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8是图7中的流体管理装置的一个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9是图7中流体管理装置的透视示意图;
[0018]图10是一种热管理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申请的流体管理装置可以应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车辆包括新能源车,流体为制冷剂,包括R134a或者CO2或者其他形式的制冷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请参阅图1

图9,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流体管理装置10,流体管理装置10包括连接件11、流体控制部12和传感部13,连接件11包括第一容纳部1111、第二容纳部1112,第一容纳部1111具有第一容纳腔1111

,至少部分流体控制部12位于第一容纳腔1111

,流体控制部12与连接件11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第二容纳部1112具有第二容纳腔1112

,至少部分传感部13位于第二容纳腔1112

,传感部13与连接件11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连接件11具有连通通道1100,连通通道1100在第一容纳部1111的壁具有口1110,传感部13的传感元用于感测连通通道1100内流体的温度和/或压力或者其他参数,一种实施方式中,传感部13的传感元可以位于连通通道1100,另外,流体管理装置10也可以具有连通腔,连通腔与连通通道1100连通,传感部13的传感元位于连通腔,连通腔可以位于连接件11,也可以位于传感部13,不再详细描述。连接件11包括第一侧部1113和第二侧部1114,第一容纳腔1111

在第一侧部1113具有口,第二容纳腔1112

在第二侧部1114的壁具有口,定义第一面1001,第一面1001与第二容纳部1112的轴线垂直,第一侧部1113的至少部分壁与第一面1001垂直,连通通道1100包括若干子通道,沿第二容纳部1112的轴线方向,子通道在第一面1001的投影不重叠,或者说,子通道不存在交叉的情形,这样连接件11在与第二容纳部1112的轴线垂直的方向相对扁平,便于设计加工。在本实施方式,连接方式包括焊接、粘接或者螺栓连接或者其他连接方式;这里所述的垂直包括夹角范围在80
°
和100
°
之间,这里所述的平行包括夹角范围在

10
°
和10
°
之间。连接件11具有容纳流体控制部12的第一容纳腔1111

,连接件11具有容纳传感部13的第二容纳腔1112

,第一容纳腔1111

的开口位于第一侧部1113,第二容纳腔1112

的开口位于第二侧部1114,第一侧部1113的至少部分壁与第一面1001垂直,位于连接件11的子通道在第一面1001的投影不重叠,这样流体管理装置10的体积相对较小,子通道位于连接件11内,也有利于防止泄露。
[0021]请参阅图4

图8,连接件11包括至少两个板体,板体层叠设置,相邻的板体固定并密封连接,相邻的板体中的至少一个板体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通道部110,相邻的板体在连通通道部110处形成连通通道1100;在本实施方式,连接件11包括第一板体111和第二板体112,第一板体111和第二板体112为连接件11最外侧的两个板体,其中,第一侧部
1113和第二侧部1114位于第一板体111,可以知道,流体控制部12和传感部13与第一板体111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
[0022]传感部13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连接件11具有与每个传感部13对应的第二容纳腔1112

,在本实施方式,传感部13的数量为四个,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管理装置,包括连接件、流体控制部和传感部,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容纳部、第二容纳部,所述第一容纳部具有第一容纳腔,至少部分所述流体控制部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流体控制部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所述第二容纳部具有第二容纳腔,至少部分所述传感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传感部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所述连接件具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壁具有口,所述传感部的传感元位于所述连通通道,或者所述流体管理装置具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传感部的传感元位于所述连通腔;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容纳腔在所述第一侧部具有口,所述第二容纳腔在所述第二侧部具有口;定义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容纳部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侧部的至少部分壁与所述第一面垂直,所述连通通道包括若干子通道,所述子通道在所述第一面的投影不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部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所述连接件具有与每个所述传感部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流体管理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电路板和第一接插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电路板具有朝向所述第二侧部的面,每个所述传感部均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接插件的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或者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接插件的插针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部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所述连接件具有与每个流体控制部对应的一个第一容纳腔,所述流体管理装置包括第二壳体、第二电路板和第二接插件,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电路板具有朝向所述第一侧部的面,每个所述流体控制部均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接插件的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或者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接插件的插针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流体控制部包括阀单元和节流单元,与所述阀单元对应的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节流单元对应的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二子部;所述阀单元包括第一阀单元、第二阀单元、第三阀单元,所述节流单元包括第一节流单元和第二节流单元,在第一面定义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轴线方向垂直,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节流单元比所述第二节流单元靠近所述第一子部,所述第三阀单元位于所述第一阀单元和第二阀单元之间,所述第二阀单元比所述第三阀单元靠近所述第二子部。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流体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管理装置包括换热部,所述换热部与所述第二侧部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所述换热部包括流道,所述流道具有朝向所述第二侧部的口,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换热部包括若干层叠的板片,所述板片层叠方向与所述第一面垂直;
沿所述第一容纳部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二容纳部比所述换热部靠近所述第一容纳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流体控制部包括阀单元和节流单元,与所述阀单元对应的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节流单元对应的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二子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三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侧,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不同侧;沿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B六零H一零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