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次氯酸钠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422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次氯酸钠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液碱置于反应罐内,使液碱处于低温的状态下;S2:向反应罐内的溶液中通入氯气,氯化反应罐内的液碱,得到次氯酸钠;S3:将次氯酸钠溶液经过冷却器冷却,将冷凝后的产物通入填料吸收塔,在填料吸收塔内加入氯气,反应温度为10~30℃,得到反应产物有效氯在9%~10.5%的次氯酸钠溶液;S4:冷却后的次氯酸钠被置于若干次氯酸钠贮存罐内贮存,并被输送至各个次氯酸钠溶液使用点。该种新型次氯酸钠的生产工艺。减少了员工工作强度,提高了产量,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并且设置有流量减速装置能够实现在流速较快的情况下减缓其液体流动的速度,做到实时监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测的准确性。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次氯酸钠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次氯酸钠制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次氯酸钠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次氯酸钠是一种多用途、多功能的化工产品,可用于消毒、杀菌以及用作纺织和造纸工业的漂白剂,在有机化工产品生产中作为氯化剂氧化合成水合肼、偶氮二甲酰胺、氯代异氰尿酸。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城市供水系统越来越多的采用次氯酸钠消毒杀菌工艺替代氯气消毒杀菌工艺,对次氯酸钠生产大型化、优质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对次氯酸钠的需求量及其质量要求决定了次氯酸钠的生产技术必须具有低能耗、高效率、高质量、连续化功能。
[0003]随着技术的革新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次氯酸钠等化学生产原料的制备过程也逐渐变得更加合理,次氯酸钠是重要的生产原料,在造纸、纺织、轻工业、自来水处理等行业都是有广泛的应用,次氯酸钠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NaClO,是一种次氯酸盐,是最普通的家庭洗涤中的“氯”漂白剂。
[0004]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决定了次氯酸钠的制备技术必须满足低能耗、高效率、高质量的特点,并且产能能够满足各个行业的需求,由于次氯酸钠为强氧化剂,成品状态下的稳定性差,化学性质易分解,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新型次氯酸钠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次氯酸钠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将液碱置于反应罐内,使液碱处于低温的状态下;
[0008]S2:向反应罐内的溶液中通入氯气,氯化反应罐内的液碱,得到次氯酸钠;
[0009]S3:将次氯酸钠溶液经过冷却器冷却,将冷凝后的产物通入填料吸收塔,在填料吸收塔内加入氯气,反应温度为10~30℃,得到反应产物有效氯在9%~10.5%的次氯酸钠溶液;
[0010]S4:冷却后的次氯酸钠被置于若干次氯酸钠贮存罐内贮存,并被输送至各个次氯酸钠溶液使用点。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1中,液碱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其中的一种。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2中,反应罐中反应的温度应在20~30℃之间,最高反应温度不应超过35℃。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2中,在反应罐中进行氯化的时候,反应罐的压力应控制在2~2.67kPa,必要时可以再真空中进行,氯化反应过程中,次氯酸钠的浓度由在线ORP检测仪检测,电位仪控制在500~600mv。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2中,有效氯值控制在10.5以上;当次氯酸钠循环罐内液体液位超过规定液位,次氯酸钠循环泵旁路管道开启,往外输送合格次氯酸钠,次氯酸钠的反应液PH值应控制在11~13.5之间,反应效果最佳。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氯气管道与次氯酸钠反应塔之间设有氯气缓冲罐。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应罐上设置有液碱补充管,所述液碱补充管通过静态混合器分别与液碱管道、纯水管道相连通,所述液碱管道上设有液碱控制阀,纯水管道上设有纯水控制阀。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次氯酸钠的生产工艺,产品次氯酸钠是通过在线检测仪在线监测,不需要分析工实时分析监测。减少了员工工作强度,提高了产量,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并且设置有流量减速装置能够实现在流速较快的情况下减缓其液体流动的速度,做到实时监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保证系统产出的次氯酸钠符合产品质量要求,使次氯酸钠生产具有高产量、高质量、连续化等优点;
[0018]PH值为11~13.5,对大肠杆菌、金黄萄葡球菌和酵母菌杀菌效果明显,平均杀灭率在99%以上,制备工艺操作方便、简单,能保持产品的有效性、长久性,对产品的生产、销售及实际储存使用、操作具有实际意义,不仅可以实现次氯酸钠的连续稳定生产,而且可以使得尾气得到充分净化吸收,节能环保性好;
[0019]可以有效控制氯化温度,使得制备得到的次氯酸钠质量稳定,为连续化大产量生产符合一等品品质的次氯酸钠提供有效保障,遵循科学的要求,使得生产次氯酸钠更加稳定,满足各行业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次氯酸钠的生产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2]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次氯酸钠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将液碱置于反应罐内,使液碱处于低温的状态下;
[0024]S2:向反应罐内的溶液中通入氯气,氯化反应罐内的液碱,得到次氯酸钠;
[0025]S3:将次氯酸钠溶液经过冷却器冷却,将冷凝后的产物通入填料吸收塔,在填料吸收塔内加入氯气,反应温度为10~30℃,得到反应产物有效氯在9%~10.5%的次氯酸钠溶液;
[0026]S4:冷却后的次氯酸钠被置于若干次氯酸钠贮存罐内贮存,并被输送至各个次氯酸钠溶液使用点。
[0027]其中,S1中,液碱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其中的一种。
[0028]其中,S2中,反应罐中反应的温度应在20~30℃之间,最高反应温度不应超过35℃。
[0029]其中,S2中,在反应罐中进行氯化的时候,反应罐的压力应控制在2~2.67kPa,必
要时可以再真空中进行,氯化反应过程中,次氯酸钠的浓度由在线ORP检测仪检测,电位仪控制在500~600mv。
[0030]其中,S2中,有效氯值控制在10.5以上;当次氯酸钠循环罐内液体液位超过规定液位,次氯酸钠循环泵旁路管道开启,往外输送合格次氯酸钠,次氯酸钠的反应液PH值应控制在11~13.5之间,反应效果最佳。
[0031]其中,氯气管道与次氯酸钠反应塔之间设有氯气缓冲罐。
[0032]其中,反应罐上设置有液碱补充管,所述液碱补充管通过静态混合器分别与液碱管道、纯水管道相连通,所述液碱管道上设有液碱控制阀,纯水管道上设有纯水控制阀。
[0033]工作原理:产品次氯酸钠是通过在线检测仪在线监测,不需要分析工实时分析监测。减少了员工工作强度,提高了产量,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并且设置有流量减速装置能够实现在流速较快的情况下减缓其液体流动的速度,做到实时监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保证系统产出的次氯酸钠符合产品质量要求,使次氯酸钠生产具有高产量、高质量、连续化等优点;
[0034]PH值为11~13.5,对大肠杆菌、金黄萄葡球菌和酵母菌杀菌效果明显,平均杀灭率在99%以上,制备工艺操作方便、简单,能保持产品的有效性、长久性,对产品的生产、销售及实际储存使用、操作具有实际意义,不仅可以实现次氯酸钠的连续稳定生产,而且可以使得尾气得到充分净化吸收,节能环保性好;
[0035]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次氯酸钠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液碱置于反应罐内,使液碱处于低温的状态下;S2:向反应罐内的溶液中通入氯气,氯化反应罐内的液碱,得到次氯酸钠;S3:将次氯酸钠溶液经过冷却器冷却,将冷凝后的产物通入填料吸收塔,在填料吸收塔内加入氯气,反应温度为10~30℃,得到反应产物有效氯在9%~10.5%的次氯酸钠溶液;S4:冷却后的次氯酸钠被置于若干次氯酸钠贮存罐内贮存,并被输送至各个次氯酸钠溶液使用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次氯酸钠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液碱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其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次氯酸钠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反应罐中反应的温度应在20~30℃之间,最高反应温度不应超过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次氯酸钠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在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城孙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科创美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