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对焦的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52406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4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相机对焦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户佩戴第二电子设备(例如蓝牙耳机),第二电子设备向第一电子设备发送蓝牙信号,当用户打开相机程序进行人物拍照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蓝牙信号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而根据该位置信息对相机进行对焦。这样,无论在人脸被局部或完全被遮挡、光线条件欠佳的情况还是人脸无法被人脸识别器识别到的其他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总能根据上述位置信息确定到一个稳定的对焦点,然后根据该对焦点对相机进行对焦。进行对焦。进行对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机对焦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相机对焦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时下,智能手机用户使用手机拍照、拍摄视频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拍摄体验也有更高要求。为使得拍摄出的特定景物更加清晰,可以将该特定景物作为一个对焦点,通过智能手机的对焦模块根据该对焦点完成对焦。
[0003]其中,智能手机的自动对焦技术的实现方案大致有三类,分别是反差对焦(CDAF)、相位对焦(PDAF)以及激光辅助对焦。其中,反差对焦的原理是假设对焦成功后相邻像素点的对比度最大,基于这种假设,在聚焦过程中确定一个对焦点,再将该对焦点与相邻像素点的对比度进行判断,在反复移动对焦马达后得到一个局部梯度最大值时判定对焦成功;相位对焦的原理是在感光元件上预留出一些遮蔽像素点,专门用来进行相位检测,在对焦过程中确定一个对焦点,通过像素之间的距离及其变化等来决定对焦的偏移值从而实现对焦;激光辅助对焦的原理是在对焦过程中确定一个对焦点,从拍照设备向该点发出一组红外线激光,根据接收到返回激光的时间来计算距离。从上述叙述可知,在自动对焦技术中确定对焦点是所有自动对焦方案均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4]但是,受限于当前手机上的软硬件能力,上述技术在一些场景中无法准确确定对焦点。
[0005]例如,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拍摄的照片或视频时,人物是最高频的拍摄内容之一。在不同环境下准确地对焦到人脸,是使用智能手机的相机进行拍照与视频创作的基础需求。目前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首先通过手机的相机系统中的人脸检测功能检测到人脸,将该人脸作为一个对焦点,可以确定该对焦点的位置为以人脸特征中的关键点描绘的位置,进一步地将该对焦点的位置传递给手机的相机系统的对焦模块,由对焦模块完成对该人脸的对焦。
[0006]然而,在人脸较多的拍摄环境、特定人脸局部被遮挡或完全被遮挡的环境、光线条件欠佳的拍摄环境里,受限于当前手机上的软硬件能力,上述技术常常无法快速准确地识别出特定人脸的位置,从而无法确定一个稳定的对焦点,造成对相机无法准确对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相机对焦的方法及电子设备,在用户佩戴蓝牙设备时,用户使用电子设备进行拍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蓝牙定位的方式确定用户佩戴的蓝牙设备的位置,进而根据该位置对相机进行对焦。这样,解决了由于无法确定一个稳定的对焦点,电子设备无法对相机准确对焦的问题。
[0008]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相机对焦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相机和至少2根天线,该方法包括:通过所述至少2根天线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蓝牙信号;在所述相机开启的情况下,响应于针对蓝牙定位控件输入的用户操作,根
据所述至少2根天线的接收到的蓝牙信号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对所述相机进行对焦。
[0009]上述方法,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计算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的蓝牙信号确定出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进一步根据该位置信息对相机进行对焦。这样,无论在用户的人脸被局部或完全被遮挡、光线条件欠佳的情况还是人脸无法被人脸识别器识别到的其他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总能根据上述位置信息确定到一个稳定的对焦点,然后根据该对焦点对相机进行对焦,从而提高了对焦的成功率。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距所述相机所在平面的距离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方位信息;所述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对所述相机进行对焦的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方位信息对所述距离进行修正;第一电子设备通过修正后的距离对所述相机进行对焦。
[0011]用户佩戴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与用户的人脸位置相近,可以将用户的人脸的位置近似为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因此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相机进行对焦。由于相机的焦平面是一个曲面,因此,相比于根据第二电子设备到相机所在平面的距离对相机进行对焦,第一电子设备根据修正后的距离对相机对焦会得到更好的对焦结果,从而获得到第二电子设备所在位置处的更清楚的清晰图像。
[00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方位信息对所述距离进行修正的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方位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距离为所述修正后的距离。
[0013]由于第一电子设备根据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距离对焦能够获取到对第二电子设备所在位置处的更加清晰的图像,因此,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这种实现方式确定出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距离。
[001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距所述相机所在平面的距离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方位信息,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在相机开启的情况下,实时显示预览图像;
[0015]所述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对所述相机进行对焦的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方位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览图像上的位置;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览图像上的位置,在所述预览图像上确定人脸框;基于所述人脸框的位置和目标人脸距所述相机所在平面的距离对所述相机进行对焦,所述人脸框的位置为所述人脸框的几何中心在所述预览图像上的位置,所述目标人脸为所述预览图像中所述人脸框内的人脸,所述目标人脸距所述相机所在的平面距离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距所述相机所在平面的距离。
[0016]用户佩戴第二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与用户的人脸位置相近,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二电子设备在预览图像上的位置确定出人脸框,进一步地,再根据人脸框的位置和目标人脸距相机所在的平面距离的距离对相机对焦,这样可以对相机更加准确地进行对焦,从而获取到用户人脸位置处的清晰图像,提高用户的体验。
[001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览图像的所述人脸位置上显示所述人脸框。
[0018]在预览图像上显示该人脸框可以使得用户更加直观地看到图像中的对焦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根据用户对该人脸框输入的操作进行调整该人脸框的位置,如,触摸预览图像上需要对焦的位置。
[001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览图像上的位置,在所述预览图像上确定人脸框的一种实现方式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人脸距所述相机所在的平面距离和人脸模型的大小,确定所述人脸框的大小,所述人脸框的大小与所述目标人脸距所述相机所在的平面距离成反比;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览图像上的位置和所述人脸框的大小,在所述预览图像上确定所述人脸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机对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相机和至少2根天线,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至少2根天线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蓝牙信号;在所述相机开启的情况下,响应于针对蓝牙定位控件输入的用户操作,根据所述至少2根天线的接收到的蓝牙信号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对所述相机进行对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距所述相机所在平面的距离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方位信息;所述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对所述相机进行对焦,包括: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方位信息对所述距离进行修正;通过修正后的距离对所述相机进行对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方位信息对所述距离进行修正,包括: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方位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距离为所述修正后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距所述相机所在平面的距离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方位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相机开启的情况下,实时显示预览图像;所述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对所述相机进行对焦,包括: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方位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览图像上的位置;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览图像上的位置,在所述预览图像上确定人脸框;基于所述人脸框的位置和目标人脸距所述相机所在平面的距离对所述相机进行对焦,所述人脸框的位置为所述人脸框的几何中心在所述预览图像上的位置,所述目标人脸为所述预览图像中所述人脸框内的人脸,所述目标人脸距所述相机所在的平面距离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距所述相机所在平面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预览图像的所述人脸位置上显示所述人脸框。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览图像上的位置,在所述预览图像上确定人脸框,包括:根据所述目标人脸距所述相机所在的平面距离和人脸模型的大小,确定所述人脸框的大小,所述人脸框的大小与所述目标人脸距所述相机所在的平面距离成反比;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览图像上的位置和所述人脸框的大小,在所述预览图像上确定所述人脸框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览图像上确定所述人脸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人脸框内的图像输入到人脸识别器中,当人脸识别器识别到人脸特征时,输出识别结果为人脸;调整所述人脸框的大小为所述人脸的大小,所述人脸框的位置为所述人脸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一对蓝牙耳机,所述一对蓝牙耳机包括左耳机和右耳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左耳机和所述右耳机分别到所述相机平面的距离,和所述左耳机和所述右耳机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方位信息;所述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对所述相机进行对焦,包括:确定目标人脸距所述相机所在平面的距离为所述左耳机和所述右耳机分别到所述相机平面的距离的平均值,所述目标人脸为佩戴所述左耳机和所述右耳机的人脸;根据所述左耳机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方位信息,确定所述左耳机在所述预览图像上的位置;根据所述右耳机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方位信息,确定所述右耳机在所述预览图像上的位置;以所述左耳机在所述预览图像上的位置和所述右耳机在所述预览图像上的位置为边界,确定人脸框;基于所述人脸框的位置和所述目标人脸距所述相机所在平面的距离对所述相机进行对焦。9.根据权利要求4

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人脸框的位置和所述目标人脸距所述相机所在平面的距离对所述相机进行对焦,包括:根据所述人脸框的位置和所述目标人脸距所述相机所在平面的距离,确定所述相机与所述目标人脸的距离;通过所述相机与所述目标人脸的距离对所述相机进行对焦。10.根据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2根天线的接收到的蓝牙信号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包括:根据所述蓝牙信号的波长、通过所述至少2根天线中每2根天线接收到的蓝牙信号的相位差和每根天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位置,确定所述蓝牙信号到达每根天线的到达角;根据所述蓝牙信号到达每根天线的到达角、每根天线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上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相机和至少2根天线,所述相机、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分别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相机用于获取图像;所述至少2根天线用于接收蓝牙信号;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