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称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3979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称重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称重工位,所述称重工位内设有称重测量模块,且所述至少两个称重工位的称重环境不同,用于获取待称重工件在不同环境下的重量;还包括馈送机构,用于将待称重工件从起始位依次馈送至所述称重工位,再将所述待称重工位从所述称重工位馈送回到起始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称重环境的称重工位,实现了在同一装置内自动对待称重工件进行不同环境下称重,大大简化了称重程序,节省了人力、物力,且加快了测量效率。而且,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与称重工位一一对应的馈送机构,还实现了快速、自动测量的同时,也有利于保护每一称重工位对应的馈送机构以及提高检测精度。应的馈送机构以及提高检测精度。应的馈送机构以及提高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称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称重测量装置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全自动称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工艺中,有时需要将工件置于不同的测量环境下进行称重,但现有技术的不同测量环境一般是分开设置的,且一般是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将工件逐一放置于不同的测量环境中进行测量,因此程序比较麻烦,且耗时耗力,效率不高。
[0003]例如,固体工件的密度测量一般需要先经过干称重装置测量,再经过湿称重装置测量,最后根据所测量干称重结果和湿称重结果确定固体工件的密度值。但现有的干称重装置和湿称重装置一般是分开设置的,且需要人工将固体工件先搬运到干称重装置测量后,再搬运到湿称重装置测量,因此测量耗时耗力。对于重力较大的固体工件,有时还需要两个或多个人合力搬运进行称重,十分不便。更重要的是,由于人力搬运过程中,固体工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导致称量的误差较大,所计算得出的密度值误差更大,不符合用户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称重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称重装置称重不便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全自动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称重工位,所述称重工位内设有称重测量模块,且所述至少两个称重工位的称重环境不同,用于获取待称重工件在不同环境下的重量;
[0007]还包括馈送机构,用于将待称重工件从起始位依次馈送至所述称重工位,再将所述待称重工位从所述称重工位馈送回到起始位。
[0008]本技术方案的全自动称重装置,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称重工位,并在称重工位内设置称重测量模块,以对待称重工件进行称重;通过设置所述称重工位的称重环境不同,以获得待称重工件在不同称重环境下的重量,再通过获取的重量值,可以计算出待称重工件的其他性能参数,例如,通过所获取的待称重工件的干式重量和湿式重量,可以计算待称重工件的密度,进而判断待称重工件的质量优劣。而通过设置馈送机构,以将待称重工件从起始位馈送至不同的称重工位上称重,待称重完成后,再将称重后的工件馈送回到起始位,以便更换下一待称重工件进行称重,实现全自动称重测量,大大加快了称重的进程,减轻了人力劳动,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称重不便、效率不高、耗费人力过多的问题。
[0009]进一步地,包括至少两个馈送机构,所述至少两个馈送机构分别为第一馈送机构、第二馈送机构
……
第n馈送机构;所述第一馈送机构用于将待称重工件从起始位馈送至第一个称重工位,经称重后再将待称重工件从第一称重工位馈送至所述第二馈送机构;所述
第二馈送机构用于将待称重工件馈送至第二称重工位,经称重后再将待称重工件馈送到下一馈送机构/起始位,当将待称重工件馈送给下一馈送机构时,再通过下一馈送机构馈送到下一称重工位/起始位,直至完成所需环境下的称重。
[0010]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馈送机构,以便于通过不同的馈送机构将待称重工件馈送至不同的称重工位,以更好地实现将待称重工件馈送至不同的称重工位,也可以有效避免同一馈送机构在不同称重工位上出现交叉干扰的问题。具体地,所述馈送机构与所述称重工位一一对应设置,不同的馈送机构可以根据其所对应的称重工位进行设置,以便更好地馈送待称重工件。另外,称重完成后,可以具体位置的设置情况,设定位于最后称重程序的馈送机构将称重工件馈送回到起始位,也可以设定通过其他馈送机构,例如第一个馈送机构馈送回到起始位。
[0011]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称重工位包括干式称重工位和湿式称重工位,所述待称重工件为固体工件,所述干式称重工位用于对待称重工件进行干式称重,所述湿式称重工位用于对待称重工件进行湿式称重,且所述湿式称重工位设于一水槽内;
[0012]所述馈送机构包括第一馈送机构和第二馈送机构,所述第一馈送机构用于将待称重工件从起始位馈送至干式称重工位,经称重后再将待称重工件从干式称重工位馈送至所述第二馈送机构;所述第二馈送机构用于将待称重工件馈送至湿式称重工位,经称重后再将待称重工件馈送给第一馈送机构,再通过第一馈送机构馈送到起始位,完成干式和湿式环境下的称重。
[0013]本技术方案中,设置干式称重工位和湿式称重工位为两种比较常见的称重环境工位,主要用于对固体工件进行全自动干式和湿式称重,以便计算固体工件的密度。具体地,本技术方案的待称重工件为固体工件。
[0014]具体地,本技术方案中,当称重工位为两个,且为干式称重工位和湿式称重工位时,所述馈送机构也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馈送机构和第二馈送机构,所述待称重工件为固体工件。其中,所述干式称重工位用于对固体工件进行干式称重,所述湿式称重工位用于对固体工件进行湿式称重。所述第一馈送机构用于将待称重工件从起始位馈送至干式称重工位,经称重后再将待称重工件从干式称重工位馈送至所述第二馈送机构;所述第二馈送机构用于将待称重工件馈送至湿式称重工位,经称重后再将称重工件馈送到第一馈送机构,并通过第一馈送机构馈送到起始位,完成干式和湿式环境下的称重。
[0015]进一步地,所述称重测量模块在获取固体工件在干式和湿式环境下的重量后,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即可计算出固体工件的密度。其中,阿基米德原理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一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假设固体工件在空气中和在液体中的重量分别为W
a
和W
fl
,液体的密度为ρ
fl
,忽略空气的浮力,则该固体工件的密度为:
[0016]通过上述即可计算出固体工件的密度。
[0017]其中,所使用的液体一般为水。由于固体工件的实际密度还会受到液体温度、空气的浮力、气泡等影响,因此,还可以利用称重测量模块对所计算出的固体工件密度进行修正,以获得更精准的固体工件密度值。
[0018]另外,还可以通过称重测量模块对所获得的固体工件的密度值进行评估,以判断
固体工件的质量高低、是否具有夹杂物,是否达到预定的生产质量等。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馈送机构上设有导杆机构、滑块组件和托架,所述待称重工件放置在托架上,所述托架设在滑块组件上,所述滑块组件设在导杆机构上,所述导杆机构用于带动待称重工件移动至干式称重工位/第二馈送机构/起始位;
[0020]所述第二馈送机构上设有滑轨机构和支撑架,所述待称重工件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设有滑轨机构上,用于带动待称重工件移动至湿式称重工位/第一馈送机构。
[0021]本技术方案中,托架用于在起始位托住待称重工件,其中,可以利用外设的机械手抓取固体工件并放置于托架上,以进行称重测量;在称重测量结束后,再通过外设的机械手抓取固体工件,以进行下一固体工件测量。
[0022]通过设置第二馈送机构,以便于将固体工件搬运至湿式称重工位的水槽内,避免水槽内的水沾湿第一馈送机构,影响第一馈送机构的工作性能,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好地保证固体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称重工位,所述称重工位内设有称重测量模块,且所述至少两个称重工位的称重环境不同,用于获取待称重工件在不同环境下的重量;还包括馈送机构,用于将待称重工件从起始位依次馈送至所述称重工位,再将所述待称重工位从所述称重工位馈送回到起始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馈送机构,所述至少两个馈送机构分别为第一馈送机构、第二馈送机构
……
第n馈送机构;所述第一馈送机构用于将待称重工件从起始位馈送至第一个称重工位,经称重后再将待称重工件从第一称重工位馈送至所述第二馈送机构;所述第二馈送机构用于将待称重工件馈送至第二称重工位,经称重后再将待称重工件馈送到下一馈送机构/起始位,当将待称重工件馈送给下一馈送机构时,再通过下一馈送机构馈送到下一称重工位/起始位,直至完成所需环境下的称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称重工位包括干式称重工位和湿式称重工位,所述待称重工件为固体工件,所述干式称重工位用于对待称重工件进行干式称重,所述湿式称重工位用于对待称重工件进行湿式称重,且所述湿式称重工位设于一水槽内;所述馈送机构包括第一馈送机构和第二馈送机构,所述第一馈送机构用于将待称重工件从起始位馈送至干式称重工位,经称重后再将待称重工件从干式称重工位馈送至所述第二馈送机构;所述第二馈送机构用于将待称重工件馈送至湿式称重工位,经称重后再将待称重工件馈送给第一馈送机构,再通过第一馈送机构馈送到起始位,完成干式和湿式环境下的称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送机构上设有导杆机构、滑块组件和托架,所述待称重工件放置在托架上,所述托架设在滑块组件上,所述滑块组件设在导杆机构上,所述导杆机构用于带动待称重工件移动至干式称重工位/第二馈送机构/起始位;所述第二馈送机构上设有滑轨机构和支撑架,所述待称重工件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设有滑轨机构上,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菲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