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339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涉及路面的技术领域,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沥青层、支撑网层、第二沥青层、复合土工布层、碎石层、路基,支撑网层为钢丝网层。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沥青层和第二沥青层之间设置支撑网层,并且形成一个整体,增强整个路面的韧性,当路面出现坑洼时,坑洼的深度仅超过第一沥青层,不会超过支撑网层且破坏第二沥青层,减少修复沥青层的深度,减轻修复的工作量,同时能够减少沥青材料的使用,节约资源。节约资源。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路面


[0001]本申请涉及路面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沥青路面。

技术介绍

[0002]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差,容易出现坑洼的地方,需要经常进行修复,修复的工作量大,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沥青路面修复的工作量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沥青路面。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沥青路面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沥青路面,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沥青层、支撑网层、第二沥青层、复合土工布、碎石层、路基,所述支撑网层为钢丝网层。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沥青层和第二沥青层之间设置支撑网层,并且形成一个整体,增强整个路面的韧性,当路面出现坑洼时,坑洼的深度仅超过第一沥青层,不会超过支撑网层且破坏第二沥青层,减少修复沥青层的深度,减轻修复的工作量,同时能够减少沥青材料的使用,节约资源。
[0008]可选的,所述支撑网层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防水粘接层。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粘接层由SBS改性乳化沥青制成,提高支撑网层、第一沥青层和第二沥青层之间粘结的牢固性。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沥青层和第二沥青层均为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层。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层提高路面的抗滑、降噪和行车安全性能。
[0012]可选的,所述碎石层为水泥稳定碎石料层。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稳定碎石料层具有良好的水稳性和抗裂性,减少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
[0014]可选的,所述复合土工布由外至内依次为氯化聚乙烯膜层、棉纶层、编织网格布、金属丝网层、无纺布层。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氯化聚乙烯膜层提高复合土工布的防水性能,保证了复合土工布在未使用的时候表面的干燥,金属丝网层可以增强复合土工布的强度,不易被石渣戳破,在铺设的时候不容易损坏;同时对碎石层、路基起到保护作用。
[0016]可选的,所述支撑网层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板沿安装槽的延伸方向滑移的弹性件。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沥青层出现坑洼时,弹性件推动支撑板朝向第一
沥青层的方向滑移,对第一沥青层起到支撑的作用,能够减缓坑洼下陷的速度,起到缓冲效果。
[0018]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一端与安装槽的槽底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的下端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沥青层未出现坑洼时,支撑弹簧受力产生弹性形变且收缩,当第一沥青层出现坑洼时,支撑弹簧弹性复位,推动支撑板朝向第一沥青层的方向滑移。
[0020]可选的,所述支撑网层的上端设置有多个让位柱,所述第一沥青层的下端设置有与让位柱一一对应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供对应的让位柱容纳。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位柱减少第一沥青层的沥青用量,减少修复第一沥青层时沥青材料的使用量。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通过在第一沥青层和第二沥青层之间设置支撑网层,并且形成一个整体,增强整个路面的韧性,当路面出现坑洼时,坑洼的深度仅超过第一沥青层,不会超过支撑网层且破坏第二沥青层,减少修复沥青层的深度,减轻修复的工作量,同时能够减少沥青材料的使用,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剖视示意图;
[0025]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撑网层爆炸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沥青层;11、让位槽;2、支撑网层;21、防水粘接层;22、安装槽;23、让位柱;3、第二沥青层;4、复合土工布;41、氯化聚乙烯膜层;42、棉纶层;43、编织网格布;44、金属丝网层;45、无纺布层;5、碎石层;6、路基;7、支撑板;8、支撑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
[0029]参照图1、图2,一种沥青路面,包括由外至内依次铺设的第一沥青层1、支撑网层2、第二沥青层3、复合土工布4、碎石层5、路基6。
[0030]参照图1、图2,支撑网层2为钢丝网层,钢丝网层由钢丝网制成,支撑网层2上方为第一沥青层1、下方为第二沥青层3,支撑网层2与第一沥青层1之间、支撑网层2与第二沥青层3之间均连接有防水粘接层21,防水粘接层21由SBS改性乳化沥青制成,提高支撑网层2、第一沥青层1和第二沥青层3之间粘结的牢固性。
[0031]参照图1、图2,第一沥青层1和第二沥青层3均为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层,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层由加入石棉纤维的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制成,提高路面的抗滑、降噪和行车安全性能。
[0032]参照图1、图2,复合土工布4由外至内依次为氯化聚乙烯膜层41、棉纶层42、编织网格布43、金属丝网层44、无纺布层45,棉纶层42由棉纶制成,无纺布层45由无纺布制成,氯化聚乙烯膜层41提高复合土工布4的防水性能,保证了复合土工布4在未使用的时候表面的干
燥,金属丝网层44可以增强复合土工布4的强度,不易被石渣戳破,在铺设的时候不容易损坏,同时对碎石层5、路基6起到保护作用。
[0033]参照图1、图2,碎石层5为水泥稳定碎石料层,水泥稳定碎石料层具有良好的水稳性和抗裂性,减少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
[0034]参照图1、图2,支撑网层2的上端均匀开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安装槽22,安装槽22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选择,安装槽22内滑移连接有沿安装槽22的延伸方向滑移的支撑板7,安装槽22的槽底连接有用于驱动支撑板7沿安装槽22的延伸方向滑移的弹性件。
[0035]参照图1、图2,弹性件为排布于安装槽22内的支撑弹簧8,支撑弹簧8一端与安装槽22的槽底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7的下端固定连接。
[0036]参照图1、图2,支撑网层2的上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让位柱23,让位柱23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选择,第一沥青层1的下端一体成型有数量和位置与让位柱23一一对应的让位槽11,让位槽11供对应的让位柱23容纳。
[0037]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沥青路面的实施原理为:
[0038]通过在第一沥青层1和第二沥青层3之间设置支撑网层2,并且形成一个整体,增强整个路面的韧性,当路面出现坑洼时,坑洼的深度仅超过第一沥青层1,不会超过支撑网层2且破坏第二沥青层3,减少修复沥青层的深度,减轻修复的工作量,同时能够减少沥青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沥青层(1)、支撑网层(2)、第二沥青层(3)、复合土工布(4)、碎石层(5)、路基(6),所述支撑网层(2)为钢丝网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层(2)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防水粘接层(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沥青层(1)和第二沥青层(3)均为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5)为水泥稳定碎石料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土工布(4)由外至内依次为氯化聚乙烯膜层(41)、棉纶层(42)、编织网格布(43)、金属丝网层(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群群郑武刚卫峰尹益权戴志平姚燕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禹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