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引流术后防外渗的外压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260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引流术后防外渗的外压固定装置,包括有橡皮塞、防漏贴环和环状贴膜;橡皮塞包括有杆部和连接在杆部下端的塞头;塞头的底面为平面状;防漏贴环的顶面和底面均具有粘性,且防漏贴环的外径大于橡皮塞的最大宽度;防漏贴环套设在杆部上并粘贴在塞头的顶面上;环状贴膜的底面具有粘性;环状贴膜套设在杆部上并粘贴在防漏贴环的顶面上;环状贴膜的外径大于防漏贴环的外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一体式设计,使用方便,不需要多个步骤就能够完成使用,使用效率高,且其能够很好地防止腹腔引流术后患者穿刺口的腹水渗出,避免腹腔感染,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因其不需经常更换,也节约了医疗资源和减少了医护人员护理的工作量。理的工作量。理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引流术后防外渗的外压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是涉及一种腹腔引流术后防外渗的外压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常有大量腹水的患者需留置引流管在腹部,以方便不定期抽取腹水,其目的是进行腹水检测、缓解患者腹部胀痛的症状等。而拔出引流管后由于腹腔压力较高、腹腔残留腹水过多、引流管留置时间过长等原因,常有腹水从穿刺口持续外渗。现在,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在穿刺口处使用纱布敷料外加胶布以包扎固定,但是,这种方法有较多不足之处,例如:1、纱布敷料外加胶布固定的方式非常麻烦,由于纱布、敷料和胶布是各自分开的,导致使用过程中需要分开多个步骤进行操作,工作效率低下,且由于现有的这种方法需要频繁换药,从而会增加医疗成本和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2、因腹腔穿刺处持续有腹水渗出,这些渗液的PH值为7.6

8.4,碱性渗液会对患者皮肤造成刺激,加重患者痛苦,增加腹腔感染的机会,延迟愈合时间。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腹腔引流术后防外渗的外压固定装置,其结构简单,一体式设计,使用非常方便,不需要多个步骤就能够完成使用,使用效率高,且其能够很好地防止腹腔引流术后患者穿刺口的腹水渗出。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腹腔引流术后防外渗的外压固定装置,包括有橡皮塞、防漏贴环和环状贴膜;所述橡皮塞包括有杆部和连接在所述杆部下端的塞头;所述塞头的底面为平面状;所述防漏贴环的顶面和底面均具有粘性,且所述防漏贴环的外径大于所述橡皮塞的最大宽度;所述防漏贴环套设在所述杆部上并粘贴在所述塞头的顶面上;所述环状贴膜的底面具有粘性;所述环状贴膜套设在所述杆部上并粘贴在所述防漏贴环的顶面上;所述环状贴膜的外径大于所述防漏贴环的外径。
[0006]对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附加结构,还包括以下方案:
[0007]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杆部的顶面的四周均为由上向下且由内向外倾斜的斜面。
[0008]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杆部的顶面的中间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第一空腔。
[0009]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塞头的顶面的中间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第二空腔;所述杆部安装在所述第二空腔的底面上,且所述杆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二空腔的侧壁之间形成有一环形槽。
[0010]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塞头的底面的四周均为弧形过渡。
[0011]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塞头的顶面的四周均为弧形过渡。
[0012]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防漏贴环由丁烯共聚物、明胶、聚丙二醇和乙烯


酸乙烯酯共聚物制成。
[0013]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环状贴膜为敷贴。
[0014]进一步地,所述环状贴膜为透明的。
[0015]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防漏贴环外径的长度是所述环状贴膜外径的长度的一半。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技术的橡皮塞、防漏贴环与环状贴膜之间为一体式设计的,结构整体更简单,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不需要多个步骤就能够完成使用,使用效率高,且其不需经常更换,从而节约了医疗资源并且减少了医护人员护理的工作量;其能够很好地加压盖住患者腹腔的穿刺口,防止腹水外渗,同时,其还能够避免外源性腹腔感染和减轻患者的痛苦;其具体利用橡皮塞与腹腔穿刺口处接合,然后利用防漏贴环连接橡皮塞周围的皮肤并压紧橡皮塞,接着再利用环状贴膜连接防漏贴环周围的皮肤并压紧橡皮塞和防漏贴环,这样就可以对橡皮塞起到双重固定效果且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让橡皮塞与皮肤之间可以连接得更稳定,不易松动,亦即腹水也不易外渗;由于橡皮塞底面为平面且其整体具有一定的变形弹性,从而能够与不同形状的皮肤很好地贴合,进而可以更好地防止腹水渗出,而通过将橡皮塞分设为杆部和塞头,则可以方便防漏贴环稳定地套设在杆部上之后与塞头连接。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3是本技术的纵向截面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橡皮塞;11、杆部;111、斜面;112、第一空腔;12、塞头;13、环形槽;2、防漏贴环;3、环状贴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技术做进一步阐述,下述说明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5]如图1

图4所示,一种腹腔引流术后防外渗的外压固定装置,包括有橡皮塞1、防漏贴环2和环状贴膜3;橡皮塞1包括有杆部11和连接在杆部11下端的塞头12;塞头12的底面为平面状;防漏贴环2的顶面和底面均具有粘性,且防漏贴环2的外径大于橡皮塞1的最大宽度;防漏贴环2套设在杆部11上并粘贴在塞头12的顶面上;环状贴膜3的底面具有粘性;环状贴膜3套设在杆部11上并粘贴在防漏贴环2的顶面上;环状贴膜3的外径大于防漏贴环2的外径。通过以上设置能够让橡皮塞1、防漏贴环2与环状贴膜3之间形成一个整体,在使用时可以整个固定装置一起使用来将穿刺口加压盖住,且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使用,不需要分成多个步骤使用,从而让使用更方便快捷,提高效率。同时,其还具有有效防止腹水渗出等优点。
[0026]其中,如图3所示,杆部11的顶面的四周均为由上向下且由内向外倾斜的斜面111,
从而能够让防漏贴环2和环状贴膜3套设在杆部12的过程中,不容易被杆部11的四周卡住,使得套入防漏贴环2和环状贴膜3时可以更自然,亦即方便了防漏贴环2和环状贴膜3的组装。
[0027]在杆部11的顶面的中间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第一空腔112,从而能够方便杆部11弹性变形。
[0028]塞头12的顶面的中间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第二空腔;杆部11安装在第二空腔的底面上,且杆部11的外壁与第二空腔的侧壁之间形成有一环形槽113。通过以上设置能够让橡皮塞1的整体造型结构更合理,与防漏贴环2和环状贴膜3可以更好地配合,且能够让塞头12的四周可以方便地弹性变形。
[0029]塞头12的底面的四周均为弧形过渡,从而能够避免塞头12刮伤皮肤或对皮肤造成不舒适感。
[0030]塞头12的顶面的四周均为弧形过渡,从而能够让防漏贴环2在粘贴到塞头12之后其外侧向塞头12周围的皮肤延伸时更自然。
[0031]在本实施例中,防漏贴环2由丁烯共聚物、明胶、聚丙二醇和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制成,从而使防漏贴环2具有不少优点,例如:1、让防漏贴环2具有可塑形性,让其能够匹配地粘贴于塞头12及塞头12周围的皮肤上;2、因防漏贴环2紧密地贴合于穿刺口周围的皮肤,从而能够与穿刺口周围形成紧密塑封;3、可预防腹水外渗,保护穿刺口周围皮肤,亲肤性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引流术后防外渗的外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橡皮塞、防漏贴环和环状贴膜;所述橡皮塞包括有杆部和连接在所述杆部下端的塞头;所述塞头的底面为平面状;所述防漏贴环的顶面和底面均具有粘性,且所述防漏贴环的外径大于所述橡皮塞的最大宽度;所述防漏贴环套设在所述杆部上并粘贴在所述塞头的顶面上;所述环状贴膜的底面具有粘性;所述环状贴膜套设在所述杆部上并粘贴在所述防漏贴环的顶面上;所述环状贴膜的外径大于所述防漏贴环的外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引流术后防外渗的外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的顶面的四周均为由上向下且由内向外倾斜的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引流术后防外渗的外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部的顶面的中间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第一空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引流术后防外渗的外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头的顶面的中间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第二空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芳高莹文力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厚街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