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形排气摇臂固定夹具及叉形排气摇臂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2449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叉形排气摇臂固定夹具及叉形排气摇臂加工方法,包括底座、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压紧组件;底座顶面支撑摇臂本体;第一限位件固定于底座右端中部,第一限位件前侧壁为与摇臂本体右端前侧的第一悬臂内侧相适配的第一限位面,第一限位件后侧壁为与摇臂本体右端后侧的第二悬臂内侧相适配的第二限位面;压紧组件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布置于第一悬臂前方、第二悬臂后方和摇臂本体左端,以压紧固定第一悬臂、第二悬臂和摇臂本体左部;第二限位件与布置于摇臂本体左端的压紧组件固定连接,第二限位件靠近摇臂本体左端的侧壁为第三限位面。其能够实现叉形排气摇臂的夹持固定,减少装夹次数,提升加工效率,缩短加工周期。周期。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形排气摇臂固定夹具及叉形排气摇臂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叉形排气摇臂固定夹具及叉形排气摇臂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船用柴油机排气摇臂是排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主要用于控制汽缸内废气排放口的开启与关闭。排气摇臂是船用柴油机排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就是控制排气门适时的开启与关闭,使压缩空气或可燃混合气体在汽缸内燃烧后及时排除汽缸。
[0003]现有加工方法在加工叉形排气摇臂时,一般是首先在划线平台上借助各种辅助划线工具进行划线,划出各加工面及各孔加工位置,先在立式加工中心上加工:每件产品通过人工找正方式装夹,粗加工摇臂本体中部的凸缘定位面,然后以凸缘定位面为基准装夹,每件产品再次通过人工找正方式粗加工另一凸缘定位面和粗镗摇臂本体中部的转轴孔,为避免加工干涉,压板只能压在摇臂本体左端、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的悬空位置,然后再分两次相同装夹方法,精铣两个凸缘定位面,由于压板只能压在摇臂本体和悬臂的悬空位置,不可避免装夹变形,导致加工后两凸缘定位面具有少许变形量。然后以精铣凸缘定位面为基准装夹,每件产品通过人工找正方式精加工摇臂本体的转轴孔及转轴孔内的同心油槽和偏心油槽。
[0004]再在卧式加工中心上加工:以凸缘定位面为基准在水平面内装夹,为避免装夹变形,摇臂本体左端、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只能进行悬空加工,通过人工找正方式进行找正,然后铣削摇臂本体左部的安装销孔的下侧端面,镗削加工摇臂本体左部的安装销孔,铣削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自由端的调整螺杆安装孔的上侧端面,加工悬臂本体左部的第二油孔,由于悬空加工,刚性较差,加工部位由于振动大产生振纹,表面质量差,各线性尺寸及形位精度不能满足要求。
[0005]现有技术加工时需要将工件依次在划线平台、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上多次装夹轮流加工,不仅加工周期长、效率低、无法保证精度要求,又额外增加物流、增加管理和运行成本,并且需要的夹具数量种类多,占用设备种类及数量多,产品生产制造成本高。
[0006]CN212552834U公开了一种盾构机领域摇臂加工专用夹具,包括夹具体,所述夹具体上设置有第一夹装单元和第二夹装单元,第一夹装单元设有V字形限位块,V字形限位块顶部设有上压块;V字形限位块两侧设有侧第一压块和侧第二压块;对应V字形限位块,夹具基体上设有下定位座,下定位座上设有定位凸起;第二夹装单元设有上压紧组件、V形压紧器和下压紧组件。采用液压装置和V形块进行定位安装加工,无需换装,能够提高产品的几何精度,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该申请中的盾构机领域摇臂不具有叉形结构、摇臂本身刚性好,加工时不需要考虑叉形结构装夹时的自对中性,不需要考虑叉形结构排气摇臂加工时由于刚性差而引起的发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叉形排气摇臂固定夹具及叉形排气摇臂加工方法,其能够实现叉形排气摇臂的夹持固定,减少装夹次数,提升加工效率,缩短加工周期。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叉形排气摇臂固定夹具,其包括底座、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压紧组件;所述底座顶面支撑摇臂本体,底座顶面设有至少一个基准面,所述基准面与摇臂本体中部的转轴孔的轴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限位件固定于底座右端中部,第一限位件前侧壁为与摇臂本体右端前侧的第一悬臂内侧相适配的第一限位面,第一限位件后侧壁为与摇臂本体右端后侧的第二悬臂内侧相适配的第二限位面;所述压紧组件与底座可拆卸连接,压紧组件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布置于第一悬臂前方、第二悬臂后方和摇臂本体左端,以压紧固定第一悬臂、第二悬臂和摇臂本体左部;所述第二限位件与布置于摇臂本体左端的压紧组件固定连接,第二限位件靠近摇臂本体左端的侧壁为第三限位面。
[0009]进一步,单个压紧组件包括支撑件、压板和双头螺柱,所述压板中部设有第一过孔,所述支撑件下端和双头螺柱下端均与底座螺纹连接,双头螺柱上端穿过压板上的第一过孔且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压板两端分别压在支撑件上端和摇臂本体上。
[0010]进一步,所述支撑件右部设有下沉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设有容第一安装螺栓穿过且贯穿安装台上、下侧面的第二过孔,所述底座上设有与第一安装螺栓相适配的第一安装孔。
[0011]进一步,所述支撑件底面与底座顶面随形设计,支撑件顶面与具有该支撑件的压紧组件对应摇臂本体位置的上表面齐平。
[0012]进一步,所述压板中部的第一过孔为条形孔。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件与底座一体成型,所述基准面位于第一限位件左侧。
[0014]进一步,所述底座中部设有多个贯穿底座上、下侧面的第二安装孔,采用第二安装螺栓穿过第二安装孔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实现底座的水平固定;所述底座侧面设有多个贯穿底座前、后侧面的第三安装孔,采用第三安装螺栓穿过第三安装孔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实现底座的竖向固定。
[0015]一种叉形排气摇臂加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上述的叉形排气摇臂固定夹具水平安装到卧式加工机床的工作台,然后将叉形排气摇臂毛坯夹持压紧固定于底座上;S2,调整卧式加工机床的主轴中心与基准面等高且主轴中心与底座的纵向中心线在同一垂直面上,铣削摇臂本体的转轴孔的前、后侧的凸缘定位面,铣削摇臂本体的颈部的前、后侧端面,镗削加工摇臂本体的转轴孔及转轴孔内的同心油槽和偏心油槽,加工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内的第一油孔;S3,将带有叉形排气摇臂毛坯的底座从工作台上拆下,再将底座竖向安装到卧式加工机床的工作台,铣削摇臂本体左部的安装销孔的下侧端面,镗削加工摇臂本体左部的安装销孔,铣削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自由端的调整螺杆安装孔的上侧端面,加工摇臂本体左部的第二油孔。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利用所述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对叉形排气摇臂进行自对中定位,并通过布置于第一悬臂前方、第二悬臂后方和摇臂本体左端的压紧组件形成三股斜向压紧力
对叉形排气摇臂装夹固定,实现了叉形排气摇臂的自对中定位压紧。采用三处实体支撑装夹方案,弥补了工件结构决定的加工刚性不足,既可加强对叉形排气摇臂的夹持力度,又可防止叉形排气摇臂装夹变形。
[0018]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叉形排气摇臂加工方法,夹具按底平面和侧平面两次与卧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相连进行安装,实现在夹具上一次装夹、两道工序完成全部机加工,使得产品定位基准和产品的加工基准相统一,消除了装夹误差、变形误差,加工精度高,保证了叉形排气摇臂各空间几何尺寸和各形位公差精度满足要求。同时该加工方法减少了划线工序及每件产品在机床上进行人工找正环节,减少了设备种类数量,减少了装夹次数,提升了加工效率,缩短了加工周期,减少了流传次数,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叉形排气摇臂水平放置示意图;图2是叉形排气摇臂竖向放置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底座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底座的俯视图;图5是布置于摇臂本体左端的压紧组件的侧视图;图6是布置于摇臂本体左端的压紧组件的俯视图;图7是布置于第一悬臂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形排气摇臂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限位件(2)、第二限位件(3)、压紧组件(4);所述底座(1)顶面支撑摇臂本体(5),底座(1)顶面设有至少一个基准面(15),所述基准面(15)与摇臂本体(5)中部的转轴孔(51)的轴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限位件(2)固定于底座(1)右端中部,第一限位件(2)前侧壁为与摇臂本体(5)右端前侧的第一悬臂(52)内侧相适配的第一限位面(21),第一限位件(2)后侧壁为与摇臂本体(5)右端后侧的第二悬臂(53)内侧相适配的第二限位面(22);所述压紧组件(4)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压紧组件(4)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布置于第一悬臂(52)前方、第二悬臂(53)后方和摇臂本体(5)左端,以压紧固定第一悬臂(52)、第二悬臂(53)和摇臂本体(5)左部;所述第二限位件(3)与布置于摇臂本体(5)左端的压紧组件(4)固定连接,第二限位件(3)靠近摇臂本体(5)左端的侧壁为第三限位面(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形排气摇臂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单个压紧组件(4)包括支撑件(41)、压板(42)和双头螺柱(43),所述压板(42)中部设有第一过孔(421),所述支撑件(41)下端和双头螺柱(43)下端均与底座(1)螺纹连接,双头螺柱(43)上端穿过压板(42)上的第一过孔(421)且连接有紧固螺母(44),所述压板(42)两端分别压在支撑件(41)上端和摇臂本体(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形排气摇臂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1)右部设有下沉的安装台(411),所述安装台(411)上设有容第一安装螺栓(6)穿过且贯穿安装台(411)上、下侧面的第二过孔(412),所述底座(1)上设有与第一安装螺栓(6)相适配的第一安装孔(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形排气摇臂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1)底面与底座(1)顶面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锐刘玉奎赵祥斌向龙辉王勇周小林冯润猷陈枫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跃进机械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