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着剂、粘着片及层叠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94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形成良率佳、高温经时后再剥离性不易下降的粘着层的粘着剂、粘着片及层叠体。粘着剂包含:作为多元醇(a)与聚异氰酸酯(b)的反应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10万~50万的氨基甲酸酯多元醇(A)、异氰酸酯硬化剂(B)、抗氧化剂(D)、抗静电剂(E)以及多官能多元醇(F)。再者,所述多官能多元醇(F)的一分子中的羟基数优选为3以上。羟基数优选为3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粘着剂、粘着片及层叠体
[0001]本专利技术是2018年12月13日所提出的申请号为201811523267.3、专利技术名称为《粘着剂、粘着片及层叠体》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抗静电性的粘着剂。另外,涉及一种使用所述粘着剂的粘着片及层叠体。

技术介绍

[0003]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等平板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FPD)、将FPD与触摸屏(touch pannel)组合而成的触摸屏显示器(touch screen panel,TSP)等显示装置广泛用于电视(television,TV)、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便携式信息终端等中。
[0004]一直以来,为了保护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光学构件免受刮伤或尘埃附着等的影响,广泛使用表面保护片。
[0005]包含氨基甲酸酯树脂的粘着剂(以下,称为氨基甲酸酯粘着剂)对于以玻璃为代表的各种被粘合体而言,适度的粘着力和再剥离性优异,因此被用于表面保护片的粘着层中。关于这种表面保护片,为了防止自被粘合体上剥离时产生的静电所引起的FPD或TSP内部的电子机器的破坏,有时需要抗静电性能。
[0006]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氨基甲酸酯系粘着剂组合物,包含含有羟基的聚氨基甲酸酯树脂(A)、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不含羟基及异氰酸酯基的分子量为250~1000的化合物(C)以及离子化合物(D),且相对于(A)成分~(C)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而含有0.05重量份~5重量份的(D)成分。
[0007]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氨基甲酸酯系粘着剂,其包含聚氨基甲酸酯系树脂,所述聚氨基甲酸酯树脂是使包含多元醇(A)与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的组合物硬化而得的聚氨基甲酸酯系树脂,所述多元醇(A)与所述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中的NCO基与OH基的当量比以NCO基/OH基计超过1.0且为5.0以下,所述氨基甲酸酯系粘着剂包含含有氟有机阴离子的离子性液体。
[0008][现有技术文献][0009][专利文献][0010][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

105866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5

09850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13]然而,以往的粘着剂虽然通过包含抗静电剂而获得了所需的抗静电性,但粘着剂
中的金属催化剂与抗静电剂配位,并使异氰酸酯硬化剂的反应速度下降,因此硬化速度下降。另外,若并非逐片而是以辊对辊(roll

to

roll)的方式制造表面保护片,则将表面保护片的前头贴附至涂敷装置的卷绕辊时所产生的阶差通过卷绕压力而施加至粘着层,并进行卷绕,因此所述阶差的影响以压痕的形式残留在粘着层。因此,需要将表面保护片废弃直至所述压痕消失。进而,由调配抗静电剂引起的硬化速度的下降会使刚刚涂敷后的粘着层的凝聚力下降,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直至所述压痕消失为止的片长度增加,从而表面保护片的良率下降。另外,所述硬化速度的下降存在如下问题:引起粘着层的交联密度的降低,高温经时后的粘着力变高,从而再剥离性降低。进而,专利文献2的粘着剂是利用不使用氨基甲酸酯多元醇的所谓一步法(one

shot method)而制造,因此,刚刚涂敷后的粘着层的凝聚力低,良率差。
[001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形成良率佳、高温经时后再剥离性不易下降的粘着层的粘着剂、粘着片及层叠体。
[0015][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6]本专利技术人等人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反复进行努力研究,结果发现,利用以下所示的形态可解决所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7][1]一种粘着剂,其包含:作为多元醇(a)与聚异氰酸酯(b)的反应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10万~50万的氨基甲酸酯多元醇(A)、异氰酸酯硬化剂(B)、抗氧化剂(D)、抗静电剂(E)以及多官能多元醇(F)。
[0018][2]根据[1]所述的粘着剂,其中所述多官能多元醇(F)的一分子中的羟基数为3以上。
[0019][3]根据[1]或[2]所述的粘着剂,其还包含塑化剂(C)。
[0020][4]根据[3]所述的粘着剂,其中相对于所述氨基甲酸酯多元醇(A)100质量份而包含0.1质量份~100质量份的所述塑化剂(C)。
[0021][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着剂,其中相对于所述氨基甲酸酯多元醇(A)100质量份而包含2质量份~50质量份的所述多官能多元醇(F)。
[0022][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着剂,其中所述多官能多元醇(F)在末端具有一级羟基。
[0023][7]一种粘着片,其包括:基材、以及作为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粘着剂的硬化物的粘着层。
[0024][8]一种层叠体,其包括:选自由透明导电膜、玻璃、亚克力板、聚碳酸酯板、烯烃板及无机阻挡层所组成的群组中的构件;以及根据[7]所述的粘着片。
[0025][专利技术的效果][0026]根据所述的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可形成良率佳、高温经时后再剥离性不易下降的粘着层的粘着剂、粘着片及层叠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前对用语进行定义。本说明书中,所谓被粘合体是指贴附粘着胶带的对象。另外,所谓粘着片包括:基材、及包含本说明书的粘着剂的硬化物的粘着层。另外,“胶带”、“膜”及“片”具有相同含义。进而,主成分是指多种调配的成分中调配量最多的
成分。
[0028]本说明书中,只要未特别注明,则“分子量”是指数量平均分子量(Mn)。再者,“Mn”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测定所求出的聚苯乙烯换算的数量平均分子量。
[0029]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剂包含:作为多元醇(a)与聚异氰酸酯(b)的反应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10万~50万的氨基甲酸酯多元醇(A)、异氰酸酯硬化剂(B)、抗氧化剂(D)、抗静电剂(E)以及多官能多元醇(F)。
[0030]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剂优选通过涂敷而形成粘着层,并作为粘着片来使用。所述粘着片优选包括基材。
[0031]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剂通过将氨基甲酸酯多元醇(A)的重量平均分子量设定得高,并与多官能多元醇(F)组合,可消除由调配抗静电剂(E)引起的硬化速度下降的缺点,从而改善良率的下降。进而,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剂通过包含抗氧化剂(D)而获得高温经时后再剥离性不易下降的粘着层。
[0032]本实施方式的粘着剂例如可用于具有平坦部或曲面部的LCD、OLED等显示器、使用了所述显示器的触摸屏中。另外,可广泛地用于搭载了这种显示器或触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着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作为多元醇(a)与聚异氰酸酯(b)的反应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为10万~50万的氨基甲酸酯多元醇(A)、异氰酸酯硬化剂(B)、抗氧化剂(D)、抗静电剂(E)以及多官能多元醇(F),相对于所述氨基甲酸酯多元醇(A)100质量份而包含0.5质量份~10质量份的所述抗氧化剂(D),所述多官能多元醇(F)在末端具有二级羟基,其数量平均分子量为500~6,000,且一分子中的羟基数为3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剂,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塑化剂(C)。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着剂,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氨基甲酸酯多元醇(A)100质量份而包含0.1质量份~100质量份的所述塑化剂(C)。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着剂,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氨基甲酸酯多元醇(A)100质量份而包含2质量份~50质量份的所述多官能多元醇(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邉慎吾戸根嘉孝斋藤秀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科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