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难达部位微裂纹荧光渗透智能探测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178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混凝土结构难达部位微裂纹荧光渗透智能探测装置与方法,包括喷液无人机、拍摄无人机和地面遥控平台,喷液无人机采用喷液单元在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待检测区域喷洒荧光溶液,采用第一摄像机在喷液过程中采集待检测区域的图像;拍摄无人机采用信息交互单元获取喷液无人机的飞行参数,采用第二摄像机采集所述检测区域在所述紫外光源照射下的荧光图像;地面遥控平台,采用无人机控制单元控制喷液无人机和拍摄无人机的工作参数,采用数据处理单元规划喷液无人机的喷液点和智能识别获取的检测区域图像中的微裂纹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混凝土难达部位的裂纹检测,无需人工携带设备,无需复杂的数据处理,实施过程简单,所需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结构难达部位微裂纹荧光渗透智能探测装置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微裂纹检测
,特别涉及混凝土结构难达部位微裂纹荧光渗透智能探测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结构最主要的病害,裂缝检测是工程安全评价主要的工作内容。裂缝检测的最关键内容是发现裂缝,然后根据裂缝所处的部位对裂缝的进行宽度、深度等参数的检测和对裂缝发展方向进行预测。
[0003]现有的混凝土裂纹无损检测方法例如人工探视法、超声检测法、雷达法、热辐射激励红外热像法等,或存在需要人工携带探测设备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检查,导致工作量大、时间长和费用高等问题;或存对裂纹的探测尺度不够,对于张口宽度0.2mm以下的微裂纹难以发现和定位等问题,同时现有的混凝土裂纹无损检测方法无法满足对混凝土结构上人员难以到达的位置进行微裂纹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混凝土结构难达部位微裂纹荧光渗透智能探测装置与方法,通过喷液无人机在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待检测区域喷洒荧光溶液,然后采集待检测区域在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结构难达部位微裂纹荧光渗透智能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喷液无人机(2),包括喷液单元、第一摄像机、RTK空间定位系统,所述喷液单元用于在混凝土结构(1)表面的待检测区域喷洒荧光溶液,所述第一摄像机用于采集混凝土结构(1)图像和在喷液无人机(2)喷液过程中采集所述待检测区域的图像,所述RTK空间定位系统为喷液无人机(2)飞行提供空间坐标;拍摄无人机(3),包括紫外光源、第二摄像机、信息交互单元,所述信息交互单元用于获取喷液无人机(2)的飞行参数,所述第二摄像机用于采集所述待检测区域在所述紫外光源照射下的荧光图像;地面遥控平台(4),包括无人机控制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所述无人机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喷液无人机(2)和拍摄无人机(3)的工作参数,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实现基于所述第一摄像机采集的图像和RTK空间定位系统采集的坐标参数,建立混凝土结构(1)待检测区域的空间模型,用于规划喷液无人机(2)的喷液点,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实现基于深度学习的微裂纹荧光图像智能识别功能,对基于所述第二摄像机采集的荧光图像中的微裂纹信息进行自动识别与标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无人机(2)和所述拍摄无人机(3)还包括红外测距单元,所述红外测距单元用于调整无人机与混凝土结构(1)表面之间的夹角和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单元安装有扇形喷口及环形喷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溶液根据混凝土结构(1)表面粗糙度进行配置,其中所述荧光溶液中荧光粉的质量分数为0.05%

0.1%。5.混凝土结构难达部位微裂纹荧光渗透智能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混凝土结构难达部位微裂纹荧光渗透智能探测装置实现,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所述待检测区域的图像与位置信息规划喷液无人机(2)的喷液点;采用喷液无人机(2)在所述喷液点向混凝土结构(1)表面的待检测区域喷洒荧光溶液;基于喷液无人机(2)飞行参数设置拍摄无人机(3)的飞行参数,所述飞行参数包括飞行路径、飞行速度和悬停时间;采用拍摄无人机(3)采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雷王宇琨贾宇李皓温嘉琦占其兵张盛行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