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管材及套筒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669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材介质检测领域,具体为智能管材及套筒连接件。其包括传感器、波纹管和套筒;传感器共设置有多个;波纹管外周具有沿轴向交替分布的多个波峰部和多个波谷部;套筒上设置有卡扣在波谷部处的卡扣部,套筒内壁并排设置有两个定位件和两个胶圈,两个定位件和两个胶圈分别卡扣在四个波谷部处,两个定位件均位于两个胶圈之间,套筒上设置有供传感器插入的安装孔,套筒与传感器在安装孔处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对内侧流通介质进行智能化监测。测。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管材及套筒连接件


[0001]本技术涉及管材介质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智能管材及套筒连接件。

技术介绍

[0002]波纹管材广泛应用于各场景下的排水,比如山坡地开发边坡水土保持;市政工程、净水厂、污水厂、垃圾场等给排水;隧道、地下道排水等等。波纹管也可用于物料输送,比如气体或油料等介质。但是,现有波纹管仅具有输送介质的功能,智能化程度不高,不便于对介质进行监测,不能掌握内侧流通介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能对内侧流通介质进行智能化监测的智能管材及套筒连接件。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智能管材及套筒连接件,包括传感器、波纹管和套筒;
[0005]传感器共设置有多个;
[0006]波纹管外周具有沿轴向交替分布的多个波峰部和多个波谷部;
[0007]套筒上设置有卡扣在波谷部处的卡扣部,套筒内壁并排设置有两个定位件和两个胶圈,两个定位件和两个胶圈分别卡扣在四个波谷部处,两个定位件均位于两个胶圈之间,套筒上设置有供传感器插入的安装孔,套筒与传感器在安装孔处密封连接。
[0008]优选的,传感器为水质检测传感器或流量传感器。
[0009]优选的,套筒外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
[0010]优选的,波纹管的波峰部上沿轴向设置有卡槽a,加强筋上设置有卡槽b,卡槽a和卡槽b均为圆弧形槽,且圆弧形槽的开口处尺寸小于圆弧形槽的最大直径,卡槽a和卡槽b处卡设有线缆保护管,线缆保护管内包套有与传感器电性连接的线缆。r/>[0011]优选的,套筒为等径套筒,等径套筒上设置有多个开口a,卡扣部连接在开口a处,卡扣部为直板部a或弯板部a,直板部a沿远离与开口a连接方向逐渐向等径套筒内侧倾斜,弯板部a沿远离与开口a连接方向逐渐向等径套筒内侧弯曲。
[0012]优选的,套筒为等径套筒,卡扣部为内折板部a,内折板部a在等径套筒端部呈环形分布多个,内折板部a逐渐向等径套筒内侧倾斜,相邻两个内折板部a之间具有缺口a。
[0013]优选的,套筒为等径套筒,卡扣部为外折板部a,外折板部a在等径套筒端部呈环形分布多个,外折板部a逐渐向等径套筒外侧倾斜,相邻两个外折板部a之间具有缺口b。
[0014]优选的,套筒为变径套筒,变径套筒两端均具有外凸环部a,外凸环部a内径大于变径套筒内径,外凸环部a上设置有开口b,卡扣部连接在开口b处,卡扣部为直板部b或弯板部b,直板部b沿远离与开口b连接方向逐渐向变径套筒内侧倾斜,弯板部b沿远离与开口b连接方向逐渐向变径套筒内侧弯曲。
[0015]优选的,套筒为变径套筒,变径套筒两端均具有外凸环部b,外凸环部b内径大于变径套筒内径,卡扣部为内折板部b,内折板部b位于外凸环部b外端,且内折板部b逐渐向外凸
环部b内侧倾斜,内折板部b呈环形共设置多个,相邻两个内折板部b之间具有缺口c,缺口c向内延伸至外凸环部b上。
[0016]优选的,套筒为变径套筒,变径套筒两端均具有外凸环部b,外凸环部b内径大于变径套筒内径,卡扣部为外折板部b,外折板部b位于外凸环部b外端,且外折板部b逐渐向外凸环部b外侧倾斜,外折板部b呈环形共设置多个,相邻两个外折板部b之间具有缺口d,缺口d向内延伸至外凸环部b上。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8]本技术能对内侧流通介质进行智能化监测。定位件外侧的胶圈能与波纹管进行密封连接;两个定位件能对波纹管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定位件会卡在波纹管的波谷部,使得套筒连接的两个波纹管的端部不抵接,即存在流入介质的通道,介质能流通至安装孔处,能被传感器检测到,从而能利用传感器来检测波纹管内侧介质的情况。卡扣部能在定位件基础上对波纹管进行进一步限位,卡扣部卡在波谷部处,有效保障波纹管连接后的位置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等径套筒时的结构剖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变径套筒时的第一种结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变径套筒时的第二种结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变径套筒时的第三种结构剖视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变径套筒时的第四种结构剖视图。
[0024]附图标记:100、波纹管;1001、卡槽a;11、等径套筒;111、开口a;112、直板部a;12、变径套筒;120、外凸环部a;121、开口b;122、直板部b;123、弯板部b;124、外凸环部b;125、内折板部b;1251、缺口c;126、外折板部b;1261、缺口d;2、传感器;3、定位件;4、胶圈;5、加强筋;501、卡槽b。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智能管材及套筒连接件,包括传感器2、波纹管100和套筒;传感器2共设置有多个;波纹管100外周具有沿轴向交替分布的多个波峰部和多个波谷部;套筒上设置有卡扣在波谷部处的卡扣部,套筒内壁并排设置有两个定位件3和两个胶圈4,两个定位件3和两个胶圈4分别卡扣在四个波谷部处,两个定位件3均位于两个胶圈4之间,定位件3可为环状或块状结构,套筒上设置有供传感器2插入的安装孔,套筒与传感器2在安装孔处密封连接;套筒为等径套筒11,等径套筒11上设置有多个开口a111,卡扣部连接在开口a111处,卡扣部为直板部a112或弯板部a(图1仅示出直板部a112),直板部a112沿远离与开口a111连接方向逐渐向等径套筒11内侧倾斜,在连接波纹管100时,直板部a112被波纹管100挤开,在波纹管100卡在定位件3处时,直板部a112反弹并卡在另一处的波谷部处,从而实现对波纹管100的限位;弯板部a沿远离与开口a111连接方向逐渐向等径套筒11内侧弯曲,同理,弯板部a也能被波纹管100挤开,并最终卡在波谷部处,实现对波纹管100的限位。
[0027]套筒为等径套筒11,卡扣部也可为内折板部a,内折板部a在等径套筒11端部呈环形分布多个,内折板部a逐渐向等径套筒11内侧倾斜,相邻两个内折板部a之间具有缺口a,缺口a方便内折板部a发生形变,从而方便穿插波纹管100,在波纹管100穿插完成后,内折板部a卡在波纹管100的波谷部处。卡扣部也可为外折板部a,此时,外折板部a在等径套筒11端部呈环形分布多个,外折板部a逐渐向等径套筒11外侧倾斜,相邻两个外折板部a之间具有缺口b,同理,外折板部a也可卡在波纹管100的波谷部处。
[0028]本实施例能对内侧流通介质进行智能化监测。定位件3外侧的胶圈4能与波纹管100进行密封连接;两个定位件3能对波纹管100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定位件3会卡在波纹管100的波谷部,使得套筒连接的两个波纹管100的端部不抵接,即存在流入介质的通道,介质能流通至安装孔处,能被传感器2检测到,从而能利用传感器2来检测波纹管100内侧介质的情况。卡扣部能在定位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管材及套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2),其共设置有多个;波纹管(100),其外周具有沿轴向交替分布的多个波峰部和多个波谷部;套筒,其上设置有卡扣在波谷部处的卡扣部,其内壁并排设置有两个定位件(3)和两个胶圈(4),两个定位件(3)和两个胶圈(4)分别卡扣在四个波谷部处,两个定位件(3)均位于两个胶圈(4)之间,套筒上设置有供传感器(2)插入的安装孔,套筒与传感器(2)在安装孔处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管材及套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传感器(2)为水质检测传感器或流量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管材及套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套筒外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管材及套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波纹管(100)的波峰部上沿轴向设置有卡槽a(1001),加强筋(5)上设置有卡槽b(501),卡槽a(1001)和卡槽b(501)均为圆弧形槽,且圆弧形槽的开口处尺寸小于圆弧形槽的最大直径,卡槽a(1001)和卡槽b(501)处卡设有线缆保护管,线缆保护管内包套有与传感器(2)电性连接的线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管材及套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套筒为等径套筒(11),等径套筒(11)上设置有多个开口a(111),卡扣部连接在开口a(111)处,卡扣部为直板部a(112)或弯板部a,直板部a(112)沿远离与开口a(111)连接方向逐渐向等径套筒(11)内侧倾斜,弯板部a沿远离与开口a(111)连接方向逐渐向等径套筒(11)内侧弯曲。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管材及套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套筒为等径套筒(11),卡扣部为内折板部a,内折板部a在等径套筒(11)端部呈环形分布多个,内折板部a逐渐向等径套筒(11)内侧倾斜,相邻两个内折板部a之间具有缺口a。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管材及套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清清何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源锂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