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超声应力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472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超声应力传感器,包括应力传感单元、锚头、超声传感单元及温度传感单元等。在测试时,通过超声传感单元采集记录混凝土受力前后超声波速来确定混凝土的应力,实现混凝土应力的测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金属传感单元,在埋入混凝土时不需要预张紧,从而避免了使用时间长而出现松弛的现象,具有使用寿命长、稳定可靠等优点,并且采用超声技术检测,不仅可测试混凝土结构应变增量,而且可以测试结构绝对应力,通过设置的锚头保证金属传感单元能够充分与其周围的混凝土结构共同变形,提升数据测试的准确性。提升数据测试的准确性。提升数据测试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超声应力传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超声应力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联网监测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因此如今的传感器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对于土木工程结构应力监测或检测,主要采用电阻式、振弦式或光纤光栅式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都仅对应变增量进行采集,即对于既有结构,仅可感知测试外荷载作用于其上时产生的增量,而不能测试结构内部实际的应力状态。不仅如此,目前这些类型的传感器使用寿命均较短,且部分传感器在使用时间长后内部传感单元容易出现松弛等问题,影响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混凝土超声应力传感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超声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传感单元(1),所述金属传感单元(1)的两端设有锚头(2),所述锚头(2)内设有安装腔(210),一个所述锚头(2)的安装腔(210)内设有第一超声传感单元(3)和温度传感单元(4),另一个所述锚头(2)的安装腔(210)内设有第二超声传感单元(5),所述第一超声传感单元(3)、温度传感单元(4)以及第二超声传感单元(5)上的数据线(6)集成为线束并从其中一个锚头(2)的端部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超声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头(2)和金属传感单元(1)为一体成型,且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超声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传感单元(1)为圆柱体,所述金属传感单元(1)的长度为60mm,直径为6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超声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头(2)为圆柱体,且内部为空心形成安装腔(210),所述锚头(2)的直径大于金属传感单元(1)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超声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头(2)上设有线孔(220),所述线孔(220)为倾斜设置,且所述线孔(220)的一端设于锚头(2)与金属传感单元(1)形成的台阶面上,所述线孔(220)的另一端延伸至与安装腔(210)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超声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单元(4)所在的锚头(2)为第一锚头(2a),所述第一锚头(2a)远离金属传感单元(1)的端面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超声传感单元(5)所在的锚头(2)为第二锚头(2b),所述第二超声传感单元(5)的数据线(6)依次穿过第二锚头(2b)的线孔(220)、第一锚头(2a)的线孔(220)以及通孔,所述第一超声传感单元(3)和温度传感单元(4)的数据线(6)均从通孔穿出并与第二超声传感单元(5)的数据线(6)集成为线束。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超声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套管(7),所述第二超声传感单元(5)的数据线(6)设于防护套管(7)的内部,所述防护套管(7)的两端均与对应的线孔(220)密封插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超声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孔(220)靠近台阶面的一端设有密封孔(221),所述密封孔(221)远离台阶面的一端设有螺纹孔(222),所述密封孔(221)和螺纹孔(222)均与线孔(220)同轴线设置,所述密封孔(221)的内径大于螺纹孔(222)的内径;所述防护套管(7)包括套管主体(710),所述套管主体(710)的两端设有与螺纹孔(222)对应的螺纹管(720),所述螺纹管(72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管主体(710)的内部,所述螺纹管(720)的另一端延伸至套管主体(710)的外侧,所述螺纹管(720)的外侧套设有与密封孔(221)对应的密封管(7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平张劲泉程寿山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