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沥液防渗、收集、监测和计量系统以及飞灰填埋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143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飞灰填埋场的渗沥液防渗、收集、监测和计量系统以及包括该系统的飞灰填埋场。飞灰填埋场包括渗沥液防渗系统、渗沥液收集系统、渗沥液监测和计量系统,其中,渗沥液收集系统中的主干花管和分支花管设置在渗沥液防渗系统的保护层B中,保护层B能够保护花管不被飞灰堵塞,其中,提升泵井与主干花管相连接,且提升泵井的底部低于主干花管底部。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飞灰填埋场可对渗沥液进行防渗、收集、监测和计量,以及时处理渗沥液,避免污染环境。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渗沥液防渗、收集、监测和计量系统以及飞灰填埋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飞灰填埋场的渗沥液防渗、收集、监测和计量系统以及包括该系统的飞灰填埋场。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处理方式一般可以分为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几种方式。
[0003]实际应用中,生活垃圾焚烧产生飞灰,飞灰通过螯合剂螯合可大大减少生活垃圾体积,减少垃圾占用的空间。然而,飞灰渗沥液如果流入自然环境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0004]因此,亟需一种能够严格管控飞灰填埋场渗沥液的系统,对渗沥液进行防渗、收集、监测和计量,以便及时处理渗沥液,避免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监测和计量飞灰填埋场的渗沥液。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渗沥液防渗系统,渗沥液防渗系统用于飞灰填埋场的渗沥液防渗,飞灰填埋场设置于底面洼地中,渗沥液防渗系统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基层,基层为基岩,用于使填埋场保持整体稳定;地下水导排层,地下水导排层为碎石层,用于在短时间内排出上升的地下水,从而防止过高的地下水压力破坏防渗层和影响飞灰填埋场整体稳定性;隔离层,用于飞灰填埋场所在区域起到整体加固作用,并均匀分配区域承载负荷;保护层A,保护层A为粘土层,隔离层同时能有效隔离保护层A粘土不被地下水长期冲刷导致流失;防渗层,保护层A用于保护防渗层不被破坏,防渗层用于防止飞灰填埋场中的飞灰渗沥液下渗到保护层A;保护层B,为长丝无纺土工布,透水性好,用于保护防渗层不被尖锐物刺穿;渗沥液收集层,渗沥液收集层为碎石,用于隔离飞灰与保护层B,避免飞灰与保护层B或防渗层直接接触。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防渗层可包括:次防渗层,为双毛面HDPE高分子聚乙烯土工膜,用于隔离地下水上渗;辅助防渗层,为GCL膨润土防水毯,具有抗拉强度和延伸性,耐侵蚀性,不怕酸、碱、盐类的侵蚀,具有永久的防水性能,辅助防渗层与次防渗层结合使用,提升了次防渗层抗拉强度,且到防穿刺作用;主防渗层,为双毛面HDPE高分子聚乙烯土工膜,用于隔离渗沥液防止飞灰渗沥液下渗,辅助防渗层表面粗糙,能够增大次防渗层和主防渗层与辅助防渗层之间的摩擦系数,更有利于保持防渗层整体稳定。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地下水导排层可为150mm厚碎石层,隔离层可为200g/m2聚丙烯有纺土工布,保护层A可为750mm厚粘土层,次防渗层可为1.5mm双毛面HDPE高分子聚乙烯土工膜,辅助防渗层可为6.4mmGCL膨润土防水毯,主防渗层可为1.5mm双毛面HDPE高分子聚乙烯土工膜,保护层B可为800g/m2长丝无纺土工布,渗沥液收集层可为500mm碎石。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渗沥液收集系统,渗沥液收集系统用于飞灰填埋场渗沥液收集,渗沥液收集系统包括:多个分支花管,花管为管壁上具有多个通孔的中空管道,用于接收飞灰填埋场渗沥出来的渗沥液;至少一个主干花管,花管为管壁上具有多
个通孔的中空管道,用于接收飞灰填埋场渗沥出来的渗沥液和由分支花管输送的渗沥液,其中,一个主干花管连接多个分支花管,主干花管和分支花管成鱼骨状分布;人工监测竖井,人工监测竖井为中控管道,人工监测竖井设置在分支花管上,用于从飞灰之上的位置观察和监测花管是否堵塞,人工监测竖井具有两端,一端连接分支花管,另一端向上延伸至飞灰填埋场的飞灰上表面之上,其中,分支花管上具有至少一个人工监测竖井。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人工监测竖井位于上部的另一端,可随着飞灰填埋的高度可调节,当飞灰填埋高度增加时,人工监测竖井通的上端过向上延伸、连接或焊接管道的方式上升。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分支花管水平高度可高于主干花管。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渗沥液监测和计量系统,渗沥液监测系统用于飞灰填埋场渗沥液监测和计量,飞灰填埋场具有提升泵井,渗沥液监测和计量系统包括:渗沥液监测系统,渗沥液监测系统包括液位自动监测系统,液位自动监测系统包括液位计和PLC控制系统,液位计设置在提升泵井的底部,用于监测渗沥液的液位高度,从而监测飞灰填埋场的底部渗沥液已收集量;渗沥液计量系统,渗沥液计量系统包括提升泵、水管和流量计,提升泵设置于提升泵井底部,用于将飞灰填埋场的渗沥液抽出提升泵井,水管一端连接提升泵,一端延伸到提升泵井外,流量计设置在水管上,流量计用于对飞灰填埋场的渗沥液进行计量。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渗沥液监测系统还可包括人工监测竖井和标尺垂线,其中,标尺垂线包括线体部和垂体部,线体部具有长度刻度,垂体部与线体部相连接,在垂体部重力作用下线体部可保持在竖直方向上,其中,人工监测竖井垂直设置,且具有两端,一端连接飞灰填埋场的底部渗沥液收集系统,另一端位于飞灰填埋场填埋的飞灰上表面水平高度之上,人工监测竖井用于人工释放标尺垂线方式进行监测和对液位自动监测系统进行校准、比对。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液位计可为压差式液位计,流量计可为电磁脉冲流量计。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可包括WINCC视窗控制中心,电磁脉冲流量计通过脉冲信号和4

20ma电流将流量计瞬时流量和累计量数据传输至PLC控制系统,并在WINCC视窗控制中心上进行显示。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飞灰填埋场,包括:上述的渗沥液防渗系统、渗沥液收集系统、渗沥液监测和计量系统,其中,渗沥液收集系统中的主干花管和分支花管设置在渗沥液防渗系统的保护层B中,保护层B能够保护花管不被飞灰堵塞,其中,提升泵井与主干花管相连接,且提升泵井的底部低于主干花管底部。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渗沥液收集层可为碎石,具有缝隙,便于飞灰中的渗沥液快速析出由收集渗沥液的花管导排到提升泵井。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0019](1).通过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渗沥液防渗系统,基岩层使保持填埋场整体稳定;地下水导排层可以在很短的时间排出上升的地下水,防止过高的地下水压力破坏防渗层和影响飞灰填埋场整体稳定性;隔离层能有效隔离保护层粘土不被地下水长期冲刷导致流失,也可以使对填埋库区起到整体加固作用,并均匀分配库区承载负荷。
[0020](2).通过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渗沥液防渗系统,防渗层由上下层HDPE(高分子聚乙
烯)土工膜,中间夹GCL(膨润土防水毯),具有优良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能抗酸、抗碱、耐腐蚀性能,永久的防水,使用寿命长。
[0021](3).通过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渗沥液监测系统具有人工监测竖井,能够及时判断花管是否堵塞,如果堵塞可得到及时清理,防止渗沥液溢出飞灰填埋场;并且可以判断液位计是否准确,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0022](4).通过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飞灰填埋场花管设置在飞灰填埋场的底部,便于收集渗沥液,花管设置人工监测竖井,便于监测和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渗沥液防渗系统,所述渗沥液防渗系统用于飞灰填埋场的渗沥液防渗,所述飞灰填埋场设置于底面洼地中,所述渗沥液防渗系统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基层,所述基层为基岩,用于保持所述填埋场整体稳定;地下水导排层,地下水导排层为碎石层,用于在短时间内排出上升的地下水,从而防止过高的地下水压力破坏防渗层和影响飞灰填埋场整体稳定性;隔离层,用于飞灰填埋场所在区域起到整体加固作用,并均匀分配所述区域承载负荷;保护层A,所述保护层A为粘土层,所述隔离层同时能有效隔离保护层A粘土不被地下水长期冲刷导致流失;防渗层,所述保护层A用于保护防渗层不被破坏,所述防渗层用于防止飞灰填埋场中的飞灰渗沥液下渗到所述保护层A;保护层B,为长丝无纺土工布,透水性好,用于保护防渗层不被尖锐物刺穿;渗沥液收集层,所述渗沥液收集层为碎石,用于隔离飞灰与所述保护层B,避免飞灰与所述保护层B或防渗层直接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沥液防渗系统,其中,所述防渗层包括:次防渗层,为双毛面HDPE高分子聚乙烯土工膜,用于隔离地下水上渗;辅助防渗层,为GCL膨润土防水毯,具有抗拉强度和延伸性,耐侵蚀性,不怕酸、碱、盐类的侵蚀,具有永久的防水性能,所述辅助防渗层与所述次防渗层结合使用,提升了所述次防渗层抗拉强度,且到防穿刺作用;主防渗层,为双毛面HDPE高分子聚乙烯土工膜,用于隔离渗沥液防止飞灰渗沥液下渗,所述辅助防渗层表面粗糙,能够增大所述次防渗层和所述主防渗层与所述辅助防渗层之间的摩擦系数,更有利于保持所述防渗层整体稳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渗沥液防渗系统,其中,所述地下水导排层为150mm厚碎石层,所述隔离层为200g/m2聚丙烯有纺土工布,所述保护层A为750mm厚粘土层,所述次防渗层为1.5mm双毛面HDPE高分子聚乙烯土工膜,所述辅助防渗层为6.4mmGCL膨润土防水毯,所述主防渗层为1.5mm双毛面HDPE高分子聚乙烯土工膜,所述保护层B为800g/m2长丝无纺土工布,所述渗沥液收集层为500mm碎石。4.一种渗沥液收集系统,所述渗沥液收集系统用于飞灰填埋场渗沥液收集,所述渗沥液收集系统包括:多个分支花管,所述花管为管壁上具有多个通孔的中空管道,用于接收所述飞灰填埋场渗沥出来的渗沥液;至少一个主干花管,所述花管为管壁上具有多个通孔的中空管道,用于接收飞灰填埋场渗沥出来的渗沥液和由所述分支花管输送的渗沥液,其中,一个所述主干花管连接多个所述分支花管,所述主干花管和所述分支花管成鱼骨状分布;人工监测竖井,所述人工监测竖井为中控管道,所述人工监测竖井设置在所述分支花管上,用于从飞灰之上的位置观察和监测花管是否堵塞,所述人工监测竖井具有两端,一端连接所述分支花管,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飞灰填埋场的飞灰上表面之上,其中,所述分支花管上具有至少一个所述人工监测竖井。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渗沥液收集系统,其中,所述人工监测竖井位于上部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远潘汉广季杨勇李德裕林忠仁黄孙进谢昌张卢孝张志杰陈际邵志浩吴险奇腾正统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