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药膏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122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轴药膏搅拌装置,包括机座,在所述机座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一搅拌轴和可转动的第二搅拌轴,在第一搅拌轴上设有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轴上设有第二搅拌杆,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均偏心设置在旋转座上,所述旋转座与第一驱动装置转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转座旋转,所述第一搅拌杆外边缘和第二搅拌杆外边缘与盛放药膏的容器内边缘相匹配。该搅拌装置适用范围广,无搅拌死角,搅拌过程中会迫使药膏进行排气,搅拌后的药膏混合充分、均匀、气孔少,搅拌轴受力小,使用寿命长,搅拌杆易清洗。搅拌杆易清洗。搅拌杆易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轴药膏搅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膏药制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双轴药膏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药膏制备是膏药制作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道工序,其中药膏搅拌是否充分、均匀直接决定着载药量即载药剂量的稳定性,这是治疗上对药物剂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医药监管部门关注的内容。传统的药膏搅拌装置通常为单轴搅拌结构,为加大单轴搅拌杆的搅拌程度,可以在单轴搅拌杆上设置多个搅拌齿或者伸出多个分支搅拌杆,这种搅拌结构在搅拌流动性极好的药膏时,搅拌不均匀问题不明显,在搅拌流动性稍差或者黏性稍大的药膏时,因搅拌齿或分支搅拌杆边缘与盛放药膏的容器(以下简称容器)内壁不存在配合关系,因此药膏极易黏附在容器内壁上,形成搅拌死角,造成药膏搅拌不均匀,因此传统的药膏搅拌装置适用范围极窄。即使将搅拌齿或搅拌杆边缘设置成与容器内壁配合,搅拌效果也不明显,因其上、下搅拌齿或上、下分支搅拌杆不是连贯结构,旋转后近似于平行推移、混合搅拌的模式,导致药膏仅在搅拌齿和搅拌杆可触及的平行区域范围及附近得到混合搅拌,其他竖向区域药膏混合力度明显减弱。与此同时,该种搅拌结构根本无法搅动凝胶药膏、蜂蜜药膏、橡胶药膏等黏性较大的药膏,即使传统的搅拌装置能勉强搅动黏性较大的药膏,通过在搅拌轴上设置数量极多的搅拌齿实现整个容器内的药膏搅动,可想而知此时搅拌轴所承受的扭矩和单一搅拌轴因不平衡力作用下的整机大幅度振动,严重影响搅拌电机的使用寿命,并且需要极长时间才有可能将黏性较大的药膏搅拌均匀,不仅耗时还影响药效。即使传统的搅拌装置能将黏性较大的药膏搅拌均匀,因其在搅拌过程中会混入大量空气,产生气孔进而影响膏药贴剂质量和载药量,而传统的搅拌装置根本无法对药膏进行排气。此外,传统的搅拌装置在搅拌黏性较大的药膏时还普遍存在药膏易顺着搅拌杆向上爬升的现象,进一步影响药膏搅拌的均匀性,还给搅拌装置的后期清洁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轴药膏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适用范围广,无搅拌死角,搅拌过程中会迫使药膏进行排气,搅拌后的药膏混合充分、均匀、气孔少,搅拌轴受力小,使用寿命长,搅拌杆易清洗。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轴药膏搅拌装置,包括机座,在所述机座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一搅拌轴和可转动的第二搅拌轴,在第一搅拌轴上设有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轴上设有第二搅拌杆,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均偏心设置在旋转座上,所述旋转座与第一驱动装置转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转座旋转,所述第一搅拌杆外边缘和第二搅拌杆外边缘与盛放药膏的容器内边缘相匹配。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杆外边缘和第二搅拌杆外边缘与盛放药膏的容器内边缘基本相切,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对称设置,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均基本呈S型或弧钩
形。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均与第二驱动装置转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轴与第一驱动齿轮转动连接,第二搅拌轴与第二驱动齿轮转动连接,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均与第二传动轴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与第二驱动装置转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通过驱动第二传动轴进而驱动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转动,进而驱动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转动,进而实现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转动。
[0008]优选的,所述旋转座与具有中空结构的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与第一驱动装置转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通过驱动第一传动轴进而驱动旋转座旋转,进而带动旋转座上的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做绕轴旋转运动;所述第二传动轴穿设在第一传动轴内并且第二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轴同轴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均与公共齿轮相啮合,所述公共齿轮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
[0010]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上均设有顺着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延展方向延伸的切棱。
[0011]优选的,在所述机座上还设有可升降的平台,所述平台设置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下方。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通过第一轴承固定在旋转座上,在第二传动轴上穿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外圈固定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二传动轴和第一传动轴通过第二轴承实现相对转动。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轴经传动机构与第一驱动装置相连,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装置为第二驱动电机。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旋转座上偏心对称设置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使得第一搅拌杆在第一搅拌轴带动下绕自身轴线旋转形成基本与容器内边缘相切的近似圆柱形的第一搅拌区,第一搅拌杆对第一搅拌区及附近的药膏搅拌混合,第二搅拌杆在第二搅拌轴带动下绕自身轴线旋转形成基本与容器内边缘相切的近似圆柱形的第二搅拌区,第二搅拌杆对第二搅拌区及附近的药膏搅拌混合。旋转座带动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旋转,进而使第一搅拌区和第二搅拌区沿容器内边缘做圆周运动,使第一搅拌区和第二搅拌区经过容器内边缘所有区域;或者仅带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沿容器内边缘做圆周运动,进而实现容器内所有药膏的搅拌混合,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呈S型或弧钩形的上下一体贯穿设计,使得其绕自身轴线旋转时可以顾及各自搅拌区内的任意竖向区域,并对容器内边缘的药膏进行刮切,无搅拌死角。通过将第二传动轴穿设在第一传动轴内,实现第二传动轴和第一传动轴的相对转动,从而实现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的单独转动控制以及旋转座的单独转动控制,进而实现第一搅拌区和第二搅拌区沿容器内边缘做圆周运动;或者仅带动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沿容器内边缘做圆周运动,以及仅涉及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绕自身轴线旋转三种模式的转换。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沿容器内边缘做圆周运动时,对药膏有一个牵拉作用,类似于生活场景中,和面团时为使面团更快速的达到均匀光滑状态,不断对一侧面团进行牵拉至另一侧的操作,从而使药膏混合的更为快速、均匀。基本呈S型或弧钩形的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配合自身的切棱还使得其绕自身轴线旋转时有一个近似螺旋导向的输送力,区别于常规搅拌齿的平行搅拌,使得该结构在其绕自身轴
线旋转和沿容器内边缘做圆周运动时产生一个由上而下的近似螺旋导向的输送力和旋切力,迫使药膏排气同时避免药膏顺着搅拌杆由下而上爬升,因此药膏气孔数量大大减少,药膏混合更为均匀,搅拌杆也更易清洁。此外,第一搅拌杆在第一搅拌轴带动下绕自身轴线旋转时,第一搅拌杆仅对第一搅拌区内以及第一搅拌区附近的药膏搅拌混合,第二搅拌杆仅对第二搅拌区内以及第二搅拌区附近的药膏搅拌混合,而不是以往的利用一个搅拌轴对容器内的所有药膏同时搅拌,因此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受力大大降低,同时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形成相互平衡效应,振动大大减小,因此该搅拌装置不仅适用于流动性好的药膏搅拌,还适用于流动性差、黏性大的药膏搅拌。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双轴药膏搅拌装置整体(旋转座及第一传动轴剖视结构,平台处于高位)示意图;图2为本双轴药膏搅拌装置整体(旋转座及第一传动轴剖视结构,平台处于低位)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轴药膏搅拌装置,包括机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座上设有可转动的第一搅拌轴和可转动的第二搅拌轴,在第一搅拌轴上设有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轴上设有第二搅拌杆,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均偏心设置在旋转座上,所述旋转座与第一驱动装置转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转座旋转,所述第一搅拌杆外边缘和第二搅拌杆外边缘与盛放药膏的容器内边缘相匹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药膏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杆外边缘和第二搅拌杆外边缘与盛放药膏的容器内边缘基本相切,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对称设置,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均基本呈S型或弧钩形。3.如权利要求1或2 所述的双轴药膏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均与第二驱动装置转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 所述的双轴药膏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与第一驱动齿轮转动连接,第二搅拌轴与第二驱动齿轮转动连接,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均与第二传动轴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与第二驱动装置转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通过驱动第二传动轴进而驱动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转动,进而驱动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转动,进而实现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转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轴药膏搅拌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克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华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