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GE模型的区际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107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CGE模型的区际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包括:通过CGE模型的生产模块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合并为化石能源部门,计算各部门化石能源投入使用量;计算各区域污染物排放量;通过大气污染生态补偿将各部门化石能源投入使用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负外部成本内部化,得出大气污染区域内部隐含转移责任生态补偿额度;基于颗粒物来源追踪方法模拟污染源和环境受体间的响应关系,建立区域大气污染源与环境受体间的空间传输矩阵,得出大气污染跨区域外部输送补偿责任;测算大气污染区域生态补偿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突破了大气污染治理跨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设计的关键瓶颈。理跨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设计的关键瓶颈。理跨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设计的关键瓶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CGE模型的区际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气污染治理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基于CGE模型的区际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WHO提供的暴露

反应系数为PM2.5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居民死亡风险增加6%。大气污染影响了公众健康,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0003]由于生态补偿涉及到区域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调整,协同治理的跨区域横向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还存在着补偿标准缺失等瓶颈亟待突破。
[0004]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研究不足是当前区际大气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机制缺乏内生激励、没有取得实质性推进的重要障碍。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基于CGE模型的区际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CGE模型的区际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在大气污染治理和经济增长共赢模式下建立生态补偿机理模拟模型,将大气污染负外部性成本内部化,模拟补偿额度区间,测算补偿标准。使生态补偿机制具有倒逼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内生激励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下的大气治理和经济增长共赢之道。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基于CGE模型的区际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包括:
[0009]通过CGE模型的生产模块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合并为化石能源部门,计算各部门化石能源投入使用量;
[0010]计算各区域污染物排放量;
[0011]通过大气污染生态补偿将各部门化石能源投入使用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负外部成本内部化,得出大气污染区域内部隐含转移责任生态补偿额度;
[0012]基于颗粒物来源追踪方法模拟污染源和环境受体间的响应关系,建立区域大气污染源与环境受体间的空间传输矩阵,得出大气污染跨区域外部输送补偿责任;
[0013]通过大气污染区域内部隐含转移责任生态补偿额度和大气污染跨区域外部输送补偿责任测算大气污染区域生态补偿标准。
[0014]优选的,各部门化石能源投入使用量计算公式为:
[0015][0016]其中,QEI
i
表示第i部门的化石能源投入,Q
ni
为能源n在i部门的投入量,n分别代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δ
ni
表示份额参数,A
ni
为技术参数,ρ
i
是与替代弹性σ
i
有关的参数,两者
的关系为ρ
i
=1

1/σ
i

[0017]优选的,各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包括SO2和PM2.5,其计算公式为:
[0018]QES
n,i
=Q
n,i
×
ESF
n
×
C
i
[0019]QES
i
=∑
n
QES
n,i
[0020]EST
x
=∑
ix
QES
ix
+CES
x
[0021]PM2.5
x
=EST
x
×
Coe
x
+∑(EST
y
+SW
xy
)
[0022]其中,QES
n,i
为由化石能源n导致的i部门的SO2排放量,Q
n,i
为i部门化石能源n消费量,ESF
n
为化石能源n的SO2排放因子,C
i
为i部门的清洁技术参数,QES
i
为i部门所有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总SO2排放量,∑
ix
QES
ix
为x区域生产过程中总SO2排放量,CES
x
为x区域居民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SO2排放量,PM2.5x表示x区域PM2.5浓度,EST
x
为x区域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SO2总排放量,Coe
x
表示x区域SO2排放量与PM2.5之间的转换系数,EST
y
表示y区域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SO2总排放量,SW
xy
表示x和y两个区际之间PM2.5及其化学组成跨区域传输的空间权重系数,∑(EST
y
+SW
xy
)表示区域外其它区域对本区域传输的PM2.5之和。
[0023]优选的,大气污染生态补偿后各能源单位利用成本、各部门能源消费总价格和各部门能源消费函数为:
[0024]C
n
=Pe
n,i
+Pc
×
(1+PC
n,i
)
[0025]PEC
i
=(∑Q
n,i
×
Pe
n,i
+Pc
×
(1+PC
n,i
)
×

n
QES
n,i
)/E
i
[0026][0027]其中,Pe
n,i
表示i部门第n种能源的购买价格,Pc表示SO2排放成本,PC
n,i
表示排放SO2的补偿系数,C
n
表示能源n消费的总价格,(∑Q
n,i
×
Pe
n,i
)/E
i
为i部门的合成能源价格,(Pc
×
(1+PC
n,i
)
×

n
QES
n,i
)/E
i
为i部门的合成能源的SO2总排放成本,PEC
i
表示第i部门能源消费的总价格,QEn,i表示第i部门第n种能源的化石能源投入,第i部门的第n种能源消费量Q
n,i
对应第n种能源价格Pe
n,i
,E
i
是第i部门合成能源消费量,σ
E
表示能源间替代弹性,λ
e,i
表示第i部门能源总合成品下各种能源的转换因子,α
n,i
表示i部门n种能源的份额参数。
[0028]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CGE模型的区际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大气污染区际生态补偿标准测算,厘清区际之间的补偿责任及利益关系,为平衡、协调区际利益关系提供依据,提高区域主体合作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积极性,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效果。
[0029]通过该技术可以测算区际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标准,从而使各区域在大气污染生态补偿利益驱动下,选择产业转型升级、改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CGE模型的区际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CGE模型的生产模块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合并为化石能源部门,计算各部门化石能源投入使用量;计算各区域污染物排放量;通过大气污染生态补偿将各部门化石能源投入使用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负外部成本内部化,得出大气污染区域内部隐含转移责任生态补偿额度;基于颗粒物来源追踪方法模拟污染源和环境受体间的响应关系,建立区域大气污染源与环境受体间的空间传输矩阵,得出大气污染跨区域外部输送补偿责任;通过大气污染区域内部隐含转移责任生态补偿额度和大气污染跨区域外部输送补偿责任测算大气污染区域生态补偿标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GE模型的区际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各部门化石能源投入使用量计算公式为:其中,QEI
i
表示第i部门的化石能源投入,Q
ni
为能源n在i部门的投入量,n分别代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δ
ni
表示份额参数,A
ni
为技术参数,ρ
i
是与替代弹性σ
i
有关的参数,ρ
i
=1

1/σ
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CGE模型的区际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包括SO2和PM2.5,其计算公式为:QES
n,i
=Q
n,i
×
ESF
n
×
C
i
QES
i
=∑
n
QES
n,i
EST
x
=∑
ix
QES
ix
+CES
x
PM2.5
x
=EST
x
×
Coe
x
+∑(EST
y
+SW
xy
)其中,QES
n,i
为由化石能源n导致的i部门的SO2排放量,Q
n,i
为i部门化石能源n消费量,ESF
n
为化石能源n的SO2排放因子,C
i
为i部门的清洁技术参数,QES
i
为i部门所有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总SO2排放量,∑
ix
QES
ix
为x区域生产过程中总SO2排放量,CES
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媛王建民王禺昊倪先杰仰玲玲戴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